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潼南區

鎖定
潼南區,隸屬 重慶市,位於重慶西北部、 渝西地區,是成渝新型工業基地、渝西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國西部綠色菜都,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板塊,是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衞生城區和 重慶主城都市區“橋頭堡”城市 [22]   。東鄰合川區、銅梁區,南接大足區,西連四川安嶽縣、安居區、船山區,北與蓬溪縣、武勝縣相鄰,涪江、瓊江兩江橫貫。 [45]   潼南屬盆地淺丘地貌,地勢平坦,海拔高度300—450米;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面積158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潼南區常住人口68.11萬人。 [42]   截至2023年6月,潼南區轄3個街道、20個鎮, [27]   區人民政府駐桂林街道興潼大道120號。
潼南區地域,公元373年(東晉寧康元年)建制設縣,1912年設東安縣,1914年,因地處 潼川府之南更名為潼南縣,1958年,潼南屬綿陽專區。1976年1月,潼南改隸江津地區,1997年,潼南隸屬重慶直轄市。2015年6月27日,潼南撤縣設區,誕生了 楊闇公、 楊尚昆、 楊白冰等時代偉人,孕育了 陳摶、 呂大器、 廖靜秋等歷史文化名人。
潼南區有 大佛寺景區、 雙江古鎮、陳摶故里景區等人文景點。擁有4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潼南是川渝地區重要交通樞紐,有 渝遂鐵路、 渝遂高速公路、 潼榮高速公路和 合川—安嶽高速公路, 246國道、319國道、 351國道線穿境而過。2017年7月14日,潼南區被命名 國家衞生城市。 [20]   2022年10月14日,入選 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 [21]  
2022年,潼南區地區生產總值558.51億元,增長3% [26]   。
中文名
潼南區
外文名
Tongnan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50015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地理位置
長江上游地區
重慶西北部
渝西地區
面    積
1583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20個鎮
政府駐地
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興潼大道108號
電話區號
023(+86)
郵政編碼
40266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68.11 萬(2022年末常住人口) [42]  
著名景點
潼南大佛寺
雙江古鎮
楊闇公故里景區 [19]  
火車站
潼南站
車牌代碼
渝C
地區生產總值
558.51 億元(2022年) [26]  

目錄

  1. 1 建制沿革
  2. 2 行政區劃
  3. 區劃沿革
  4. 區劃詳情
  5. 3 地理環境
  6. 位置境域
  7. 地形地貌
  8. 氣候
  9. 土壤
  10. 水文
  1. 4 自然資源
  2. 生物資源
  3. 礦產資源
  4. 5 人口
  5. 人口數量
  6. 民族構成
  7. 6 經濟
  8. 綜述
  9. 第一產業
  10. 第二產業
  1. 第三產業
  2. 7 交通運輸
  3. 8 政治
  4. 9 社會事業
  5. 教育事業
  6. 科學技術
  7. 文化體育
  8. 醫療衞生
  9. 社會保障
  10. 10 歷史文化
  1. 文物
  2. 非遺
  3. 11 風景名勝
  4. 12 地方特產
  5. 13 著名人物
  6. 古代人物
  7. 近代人物
  8. 14 城市榮譽

潼南區建制沿革

潼南區
潼南區(4張)
潼南區域在周秦之際屬 巴國和 蜀國。 [43]  
周代,今川渝地區分別為巴、蜀兩國,潼南涪江一帶屬蜀國,瓊江一帶屬巴國。
秦朝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潼南分隸巴、蜀二郡。
西漢,漢高帝時,潼南涪江一帶屬廣漢郡廣漢縣。武帝時,潼南瓊江一帶屬犍為郡。
蜀漢,潼南涪江一帶屬廣漢郡德陽縣,瓊江一帶仍屬犍為郡。
西晉,李特據蜀,設德陽郡,領德陽一縣。東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置遂寧郡(郡治在今重慶市潼南縣境原大佛鄉下縣壩),領德陽縣。孝武帝時,分德陽縣設晉興縣,為潼南境內置縣之始。
南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晉興縣更名始興縣,隸懷化郡。北周,始興縣隸石山郡,領潼南涪江一帶;另置安居郡,潼南瓊江一帶隸安居郡柔剛縣。 [43]  
隋朝,廢郡置州,始興縣隸遂州,柔剛縣隸普州,另置隆龕鎮。文帝開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剛縣名安居縣。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始興縣名青石縣,潼南分隸安居、青石兩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年),遂州改稱遂寧郡,青石縣隸之。煬帝大業十二年(616年),升隆龕鎮為隆龕縣(縣治在今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瓦子堡),轄潼南瓊江一帶,隸資陽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遂寧郡復置遂州,仍領青石縣。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普州,隆龕縣隸普州。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分青石縣置遂寧縣(縣治在今重慶市潼南縣原大佛鄉下縣壩)。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龕縣名崇龕縣。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移縣治於東流溪壩。
宋代,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降崇龕縣為鎮,併入安居縣,隸普州安嶽郡。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青石縣併入 遂寧縣,次年,復置青石縣。
潼南區夜景
潼南區夜景(11張)
元朝,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縣治自戴場壩遷巴川鎮,戴場壩一帶劃歸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遂寧縣。至元十九年(1282年),並遂寧、青石二縣入小溪縣,隸遂寧州。至此,縣境不再設縣治。 [43]  
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寧州為遂寧縣,並小溪縣入遂寧縣,隸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潼川州。潼南全境為 遂寧轄地。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並蓬溪縣入遂寧縣。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分置蓬溪縣。遂、蓬分縣,涪江左岸地域屬蓬溪,涪江右岸地域留遂寧。
清代,順治十年(1653年),並遂寧縣入蓬溪縣,順治十七年(1660年),復分置遂寧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為府,領三台、 射洪、 鹽亭、 中江、 蓬溪、 遂寧、 安嶽、 樂至等八縣,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年),新建 東安縣,由四川省直轄。民國二年廢省改道,東安縣隸川北道潼川府。民國三年(1914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東安縣更名 潼南縣(潼南正式得名)。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道府建制,潼南縣由省直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實行行政督察區制,潼南縣隸 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50年,潼南縣隸川北行署遂寧專區。 [43]  
1952年9月,潼南縣隸四川省 遂寧專區。
1958年,遂寧專區併入綿陽專區,潼南隸屬綿陽專區。
1976年1月,潼南縣由綿陽地區改隸江津地區。
1981年,江津地區改名永川地區,潼南隸屬永川地區。 [43]  
1983年4月,永川地區併入重慶市,潼南縣亦隸屬重慶市。
2015年6月27日,重慶市潼南區正式掛牌。 [1]  
2022年11月25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區縣文旅創意產業聯盟”成立,潼南區加入聯盟。 [25]  
潼南區全景圖

潼南區行政區劃

潼南區區劃沿革

潼南區行政區劃圖
潼南區行政區劃圖(5張)
1953年,將合川縣(現合川區)別口鄉、萬壽區甑子場、安嶽縣白水鄉第八村曾家小灣及龍橋溝等處劃歸潼南縣。
1994年1月撤區並鄉建鎮後,潼南縣轄梓潼、雙江、塘壩、柏梓、光輝、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桂林、寶龍、龍形、新勝、玉溪、花巖、飛躍、米心、羣力、五桂、新華、永勝22個鎮;田家、永安、文明、安興、龍項、檬子、別口、紅花、壽橋9個鄉。
1999年7月9日,重慶市政府批覆同意潼南縣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駐地由梓潼鎮正興街27號、23號、34號、59號遷至梓潼鎮蓮花村擬新建的行政中心內。
2000年7月,光輝鎮更名為崇龕鎮。
2002年末,潼南縣轄22個鎮、9個鄉,21個居委會、283個行政村。
2006年6月16日,重慶市政府批覆同意潼南縣將31個鄉鎮調整為22個鄉鎮和街道。其中,撤銷5個鎮、6個鄉,設立2個街道,調整6個鎮、2個鄉行政區域範圍,保留11個鎮、1個鄉行政區域政府和駐地不變。具體為:撤銷梓潼鎮、桂林鎮,設立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撤銷新華鎮,併入米心鎮;撤銷飛躍鎮、紅花鄉,併入古溪鎮;撤銷永勝鎮,併入田家鄉;撤銷文明鄉、永安鄉,併入 柏梓鎮;撤銷龍項鄉,併入田家鄉、別口鄉;撤銷檬子鄉,併入龍形鎮;撤銷安興鄉,併入雙江鎮、玉溪鎮。
2011年4月29日,重慶市政府批覆同意撤銷田家鄉、別口鄉、壽橋鄉,設立田家鎮、別口鎮、壽橋鎮。調整後,全縣轄2個街道、20個鎮:梓潼街道、桂林街道、上和鎮、龍形鎮、古溪鎮、寶龍鎮、玉溪鎮、米心鎮、羣力鎮、雙江鎮、花巖鎮、柏梓鎮、崇龕鎮、塘壩鎮、新勝鎮、太安鎮、小渡鎮、卧佛鎮、五桂鎮、田家鎮、別口鎮、壽橋鎮。
2020年7月23日,調整梓潼街道管轄範圍,增設大佛街道。調整後,梓潼街道轄接龍橋社區、碉樓坡社區、紀念碑社區、巖灣社區、大橋社區、哨樓社區、石盤社區、高梯社區、雲谷社區、祁佛社區10個社區,大坪村、五郎村、李台村、羅家村、青巖村、奇龍村6個村,街道辦事處駐大橋社區建設東路183號(原址);大佛街道轄原梓潼街道的李家祠社區、石碾社區、勝利社區、衞星社區、豆芽灣社區、八里社區6個社區,豐產村、前進村、新生村、火盆村、文家村5個村,街道辦事處駐石碾社區涪江路458號(原潼南區大佛寺景區管委會駐地)。

潼南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潼南區轄3個街道、20個鎮,分別為: 桂林街道、 梓潼街道、 大佛街道、 上和鎮、 龍形鎮、 古溪鎮、 寶龍鎮、 玉溪鎮、 米心鎮、 羣力鎮、 雙江鎮、 花巖鎮、 柏梓鎮、 崇龕鎮、 塘壩鎮、 新勝鎮、 太安鎮、 小渡鎮、 卧佛鎮、 五桂鎮、 田家鎮、 別口鎮、 壽橋鎮。 [27]   潼南區人民政府駐桂林街道興潼大道120號。

潼南區地理環境

潼南區位置境域

潼南區位於重慶西北部,地處涪江、瓊江中下游,東鄰 合川區、 銅梁區,南接 大足區,西連四川省 安嶽縣、 安居區、 船山區,北與四川省 蓬溪縣、 武勝縣相鄰,與四川省 嘉陵區相望。地跨東經105°31′41″至106°00′20″、北緯29°47′33″至30°26′28″之間。東西闊47千米,南北距72千米,幅員面積1583平方千米。 [28]  

潼南區地形地貌

潼南區屬盆地淺丘地區,海拔在300-450米之間;其中丘陵面積達1256.11平方千米,佔幅員面積的79.4%,河谷面積122.67平方千米,佔幅員面積的7.8%,台地面積74.87平方千米,佔幅員面積的4.7%。 [29]  

潼南區氣候

潼南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條件較好,具有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季氣温回升快,夏季日照多,冬無嚴寒,霜雪少見等特點。縣境內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為17.5℃,最低年份為17.1℃,最高與最低年温差0.7℃,氣候的變化較為穩定。多年最高月平均氣温為30℃,最低月平均氣温為6.9℃。全年最熱是8月,平均氣温28℃;最冷是1月,平均氣温6.9℃。極端最高氣温41.4℃,極端最低氣温-3.8℃。全年無霜期335天,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10℃的有264天,積温5673℃。夏季光照充足,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熱量條件。境內降水來自天空的雨水,雪與雹固態水少,降水量地區差異較小,季節變化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969.2毫米,年際變化差為780~1280毫米。一般春季(2~4月)降水為130.8毫米,佔全年的13%;夏季(5~8月)為539毫米,佔全年的56%;秋季(9~11月)為267毫米,佔全年的27%;冬季(12~1月)為32.4毫米,佔全年的4%。 [29]  

潼南區土壤

潼南區出露的土壤主要由遂寧組、沙溪廟組、蓬萊鎮組母質發育而成,遂寧組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佔耕地的62.1%,沙溪廟組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佔耕地的25.34%,蓬萊鎮組母質發育形成的土壤佔耕地的1.69%,新沖積土壤佔耕地的3.99%。 [29]  

潼南區水文

青雲湖
青雲湖(5張)
潼南區有 涪江、 瓊江貫穿區境,流程達194千米,涪江年徑流總量達145.2億立方米,瓊江年徑流總量為8.4億立方米。另有大小溪河73條,呈樹枝狀排列,總長1022千米。 [29]  

潼南區自然資源

潼南區生物資源

潼南菜花節
潼南菜花節(5張)
潼南區經濟林木類有700餘個品種,其中果樹有6個科,23種,693個品種,桑樹7個品種。經濟作物15種253個品種,以蔬菜、桑、果、油料為主;潼南縣林木資源種類有57科111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潼南區漁類資源有96種之多,有 胭脂魚、江團、鯿魚、鱖魚、青龍棒、赤根鱒等名貴魚種。 [2]   全年森林擁有面積達29494.85公頃,當年造林3333公頃(含社會投資造林),森林覆蓋率達到45%。
潼南區涪江南岸全貌 潼南區涪江南岸全貌

潼南區礦產資源

潼南區新城圖
潼南區新城圖(13張)
潼南區境內天然氣儲量豐富,礦權面積約1580平方千米,探明可採儲量超過3000億方。 [30]  

潼南區人口

潼南區人口數量

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68.11萬人,比上年減少0.9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1.21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51%,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年末户籍總人口94.18萬人,比上年減少0.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84萬人,佔户籍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2.7%,比上年末提高0.1個百分點。户籍人口出生率為6.4%%,死亡率為7.8%0,自然增長率為-1.4%0。户籍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10.8%,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7.4%。 [42]  

潼南區民族構成

潼南有 漢族、 回族、 藏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布依族、 滿族、 侗族、 瑤族等29個民族。
潼南區夜晚全景圖

潼南區經濟

潼南區綜述

2022年,潼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8.51億元,比上年增長3%。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91.05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233.16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234.29億元,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6.3:41.7:42.0。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1445元,比上年增加3244元。 [42]  
潼南區山水

潼南區第一產業

潼南區種植業品種資源繁多,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桑、果、油料為主;是重慶市“菜籃子”重要基地、第一大鮮銷蔬菜保障供應基地。畜牧業以養豬為主,小家禽為輔。主要有豬、羊、牛、兔、雞、鴨、鵝、蜂八大類40餘個品種。 [2]  
潼南區農業
2022年,潼南區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131.46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業91.04億元,增長5.1%;林業8.39億元,增長7.9%;畜牧業22.56億元,增長4.4%;漁業8.05億元,增長4.2%;農林牧漁服務業1.43億元,增長2.7%。
2022年,潼南區糧食播種面積85.12萬畝,比上年增長0.6%;糧食產量36.81萬噸,比上年下降2.2%。穀物播種面積59.23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穀物產量28.14萬噸,下降0.4%。其中,稻穀、小麥、玉米播種面積與上年基本持平,稻穀產量20.84萬噸,下降0.5%;小麥產量0.31萬噸,增長0.2%;玉米產量6.84萬噸,下降0.2%。蔬菜產量228.24萬噸,增長4.1%。 [42]  

潼南區第二產業

潼南規劃建設25平方千米工業“一園三區”,形成清潔能源、電子信息、機械製造、精細化工和消費品工業“4+1”產業集羣。
潼南區工業
2022年,潼南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61.66億元,比上年增長4.3%,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8.9%。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7.8%,製造業增長3.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 [42]  
2022年,潼南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8.4%;分規模看,大中型企業增長6.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9%,股份制企業增長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32.7%,其他經濟企業下降32.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5.1%,重工業增長10.2%;分產業看,節能環保產業增長25.0%,綠色建築建材產業增長17.5%,特色消費品產業增長18.8%,化工新材料產業增長18.3%,智能製造產業下降6.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8.8%,利潤總額增長2.0%。 [42]  
2022年,潼南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1.50億元,比上年增長3.7%,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2.8%。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總產值291.62億元,增長12.0%。 [42]  

潼南區第三產業

潼南區城建
2022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5.31億元,比上年增長2.2%,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8.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3.80億元,增長0.2%,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5%。 [42]  
2022年,潼南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2.18億元,比上年下降2.2%,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0%。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營業收入5.93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2022年,潼南區郵政業務總量3.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3%;郵政業務收入3.15億元,增長16.8%;快遞業務量1174.06萬件,增長41.5%;快遞業務收入1.38億元,增長33.3%。 [42]  
2022年,潼南區共有各類金融機構34家,其中:銀行12家、保險公司11家、擔保公司2家、證券1家、基金公司5家。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9.79億元,比上年增長8.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5%。
截至2022年末,潼南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883.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3%;其中:存款餘額479.60億元,增長13.8%;貸款餘額403.41億元,增長19.4%;存貸比為84.1%,比上年末提高4個百分點。 [42]  
潼南區遠眺

潼南區交通運輸

公路
潼南區地圖 潼南區地圖
潼南距重慶93千米,距成都190千米, 渝遂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潼榮高速和規劃建設的合安高速公路暢通南北,國道246、319、351線穿境而過,是渝川重要交通樞紐。
2021年,潼南區全區公路線里程5532千米,高速公路通車裏程151千米、在建里程9千米,鐵路里程(含複線)57.3千米,客運汽車236輛,公共汽車142輛,出租車200輛。
鐵路
潼南區有 渝遂鐵路橫貫,有年吞吐34萬噸的鐵路貨站和年吞18萬噸的化危品專線,有至上海、廣東、深圳的客、貨運列車,貫通了西南與華東、華南物資進出“大通道”。
水運
潼南有500噸級的船舶可直達重慶 朝天門碼頭。

潼南區政治

潼南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區委書記
文天平
區委副書記、區長
秦啓光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周德勳
區政協主席
張彬
僅列黨政主要領導,截至2024年3月 [44]  

潼南區社會事業

潼南區教育事業

2022年,潼南區共有各類學校214所,其中:普通中學21所(含普通高中3所、普通初中18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小學75所、幼兒園115所、特殊學校1所。普通高中招收學生4744人,在校學生14396人,畢業學生4617人;普通初中招收學生7702人,在校學生23841人,畢業學生8393人;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學生921人,在校學生2170人,畢業學生616人;小學招收學生7117人,在校學生44794人,畢業學生7779人。學前教育在校學生21523人,特殊學校在校學生100人。 [42]  
主要中學一覽
簡介
圖片
備註
重慶市潼南中學校
重慶市潼南中學校,始創於1924年,原名鑑亭書院。
潼南中學 潼南中學
重慶市級首批重點中學、實施初中和高中教育 [40]  
重慶市潼南第一中學校
重慶市潼南第一中學校,創建於1957年。
慶市潼南第一中學校 慶市潼南第一中學校
重慶市級重點中學、實施初中和高中教育 [39]  
重慶市潼南實驗中學校
重慶市潼南實驗中學校,創建於2016年。
重慶市潼南實驗中學校 重慶市潼南實驗中學校
實施初中和高中教育 [23]  

潼南區科學技術

2022年,潼南區專利授權63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3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59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145件。新增科研平台31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7家、科技型企業122家。 [42]  

潼南區文化體育

潼南區文體
潼南區文體(7張)
2022年,潼南區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0.91億元,比上年增長60.2%。升級建設鎮街、村社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個;新建圖書流通點2個、社會分館1個。 [42]  
潼南區建成江北體育場,體育公園成為全國户外活動基地,榮獲全國羣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21年,潼南區舉辦菜花節、龍舟賽、國際檸檬節、大佛寺迎春廟會、大佛寺養心音樂會等節會賽事20餘個,以節會“盛宴”釋放文旅消費市場新活力。塘壩鎮天印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崇龕明月社區獲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涪江龍舟賽被授予“2021年度川渝體育旅遊精品賽事”。“潼南區古鎮民居觀光農業二日遊”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文化旅遊部納入全國300條旅遊精品線路。繡球系列獲得2021年重慶好禮旅遊商品(文創產品)大賽銅獎,入選2021重慶好禮外事禮品。成功舉辦“唱支山歌給黨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家唱羣眾歌詠活動,“巴渝兒女歌唱黨”萬人同唱一首歌潼南分會場活動,“感恩新時代·邁向新徵程”我們的小康生活——重慶市潼南區鄉村村晚活動。組織開展“百年同舟·翰墨華章”潼南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美術、書法、攝影作品聯展。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發佈,該區被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規劃範圍。 [18]  

潼南區醫療衞生

2022年,潼南區衞生健康支出5.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1%。年末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36個,設置牀位3691張,衞生技術人員440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935人、註冊護士2007人。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8.4%,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2.49個。 [42]  

潼南區社會保障

定明山—運河風景名勝區
定明山—運河風景名勝區(2張)
2022年,潼南區共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28萬人,比上年增長10.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9.36萬人,增長0.3%。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26萬人,增長4.3%;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8.03萬人,下降2.9%。工傷保險參保人數9.76萬人,下降2.4%。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66萬人,增長5.6%。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59萬人,下降0.1%。 [42]  
2022年,潼南區共有1938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904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717元/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581元/月。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233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4796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為932元/月。社區養老服務站94個,村級互助養老點144個。 [42]  

潼南區歷史文化

潼南區文物

2021年,潼南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4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6處,全國曆史文化名鎮1處,市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國家級傳統村落3處,登記不可移動文物606處、可移動文物456件(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
簡介
圖片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始建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初名“定明院”,又名“南禪寺”。後因宋朝在寺內依山鑿一大佛,改稱“大佛寺”。2006年,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6]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楊氏民宅
楊氏民宅位於潼南區雙江鎮正街北端,始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楊氏民宅採用了抬樑式與穿鬥式結合建造手法,其建築排列規範,佈局嚴謹,規模宏大,雕刻精美。佔地面積54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間51間,108扇門,漏窗300餘堵。曾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教授讚譽為“民族的瑰寶”,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最具規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築。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8]  
楊氏民宅 楊氏民宅
獨柏寺
獨柏寺始建於唐鹹通三年(862年),經過唐、宋、元等各代的維修改建,目前只保存了正殿和後殿。獨柏寺正殿為元代建築,是西南地區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是重慶市目前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建築,也是重慶市目前僅存的一座元代木結構建築。2000年被列為重慶市級保護單位,2013年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5]  
獨柏寺 獨柏寺
千佛寺摩崖石刻
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因崖壁上開鑿有很多佛像而得名,共有43龕,各類造像311身,題記31則,開鑿年代到可從元明追溯到中唐,以晚唐、北宋時期造像為主。千佛寺摩崖石刻已於2013年3月5日,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37]  
千佛寺摩崖石刻 千佛寺摩崖石刻



潼南區非遺

2021年,潼南區市級非遺項目3類9項10個,區級非遺項目8類32項35個。

潼南區風景名勝

潼南區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其中一級景區有大佛寺,雙江古鎮,東昇茶山3處;二級景區有人工運河,太安—瓊江,青雲湖3處;三級景區有馬龍山卧佛,馬鞍山,龍多山3處。
潼南油菜花景區全景圖
2021年,潼南區人文與自然景觀共129處,對外開放旅遊景區32處,其中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4處,國家級農業觀光旅遊示範點3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1處,市級旅遊度假區1處,市級智慧旅遊示範景區4處,市級鄉村文化樂園1處,市級鄉村旅遊重點村1處,區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16處。
景區一覽表
景區名稱
景區簡介
圖片
大佛寺景區
大佛寺景區位於重慶潼南區城西北1.5千米的定明山下,主要景觀有:玉皇殿、觀音殿、大佛殿、石磴琴聲、鑑亭、頂天佛字、關羽像、救苦天尊、翠屏秋月、海潮音等。1999年評為重慶市風景名勝區,2006年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8月創國家AAA級景區。 [3]   2014年被評為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1]  
大佛寺景區
大佛寺景區(2張)
陳摶故里(菜花)景區
陳摶故里景區,為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潼南區崇龕鎮,距潼南城區30千米,景區總幅員面積約2.3平方千米。有太極古鎮、太極塔、高36.9米的陳摶塑像、佛教聖地玉佛寺、千佛巖、萬佛巖、明月山、遇仙橋、八角井等自然景觀。
景區既是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和道教詩人陳摶的故鄉,又是“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油菜花核心區種植面積達3萬餘畝,其中以油菜為主要背景、小麥為配景種植的中國最大油菜花太極圖案,直徑達236米。花海泛舟,春風佛面,清澈的瓊江穿境而過,形成了“十里菜花、黃金鋪地”的壯美景觀。2008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二屆菜花節,2009年,潼南油菜花景區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之一,2010年被評為“重慶十大春季旅遊目的地”之一。 [33-34]  
陳摶故里(菜花)景區
陳摶故里(菜花)景區(12張)
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距離潼南城區8千米,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是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古鎮北枕銀龍山、南屏金龍坡、東臨滔滔涪江,猴溪河繞山轉,似玉帶纏腰,溪水和山巒對古鎮形成了兩個層次的環抱,極具山水特色,素有“小重慶”之稱。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級重點中心鎮。古鎮保存有長灘子大院、田壩大院、郵政局大院、源泰和大院、興隆街大院、禹王宮、惠民宮等20餘座四合院式的清代民居建築,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 [32]  
雙江古鎮
雙江古鎮(8張)
楊闇公故里景區
楊闇公故里景區,位於重慶市潼南城西北10千米的雙江鎮,是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及其胞兄革命先烈楊闇公的出生地。由楊闇公舊居、陵園,楊尚昆舊居、陵園,楊氏民居,禹王宮六個景點組成。楊闇公舊居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四知堂為全國廉政教育基地,是重慶六個紅色景區暨十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2011年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1]  
楊間公故里 楊間公故里

潼南區地方特產

潼南區有 潼南太安魚、 潼南陳涼粉、 涪江大麴、 潼南黃桃、 潼南 東昇銀芽、 雙江 五香花生米、潼南黃桃罐頭、 潼南桂花蒜等特產美食。

潼南區著名人物

潼南區古代人物

陳摶(871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潼南縣崇龕鎮人。(出生地有爭議)他的主要貢獻在於對宋代理學具有開源之功;開創了宋明易學研究的規模與傳統;為宋元道教內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理論基礎。
張鵬翮(1649年-1725年),字運青,一字寬宇,清代名臣。歷任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撫、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要職。為官重民生疾苦,深受百姓愛戴。

潼南區近代人物

楊闇公(1898年-1927年),重慶潼南人,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書記。1913年入南京軍官教導團學習,1918年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192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2月,被選為中共重慶地方委員會(即中共四川省委)書記。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發生後,於4月6日深夜,四川軍閥將他押至浮圖關秘密處死。
楊尚昆故居內院 楊尚昆故居內院
楊尚昆(1907年-1998年),重慶潼南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楊白冰(1920年-2013年),重慶潼南人,原名楊尚正,楊尚昆弟弟,上將。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譚世良(1905年-1930年),原中共潼南支部書記。1925年入潼川(今三台縣)聯立中學就讀。後以潼南書店為掩護,成立了中共潼南書店支部。1930年8月17日,譚世良從容就義,時年25歲。
江濤(1898—1932),本名汪興武,原中共潼南赤衞隊支部書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8月,江濤被國民黨殺害。
嚴詩金(1943年-1962年),革命烈士。出生貧農家庭。1960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7887部隊,後參加過中印邊界自衞反擊戰。
蔡琨(1924年-1949年),又名夢慰、德明,革命先烈。194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曾聯絡一批革命志士到廣安與民革合作,從事地下活動。1948年,發行的進步刊物-《挺進報》被查抄,蔡琨被捕。在渣滓洞獄中,他倍受折磨,身患嚴重腫病,雖被嚴刑拷打,卻始終不屈。
鍾凌雲(?-1949年)又名鍾宣樹,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烈士。他初中畢業後,曾在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十運輸處保養場工作。1949年10月1日在重慶被捕,關押於“新世界”看守所,獄中堅貞不屈。1949年11月29日被押至重慶郊外歌樂山上松林坡刑場殺害,殉難時年僅26歲。
張洪友(1959年-1982年),革命烈士。1979年1月參軍入伍。入伍3年多,5次受嘉獎。被評為學雷鋒積極分子,優秀共青團員,“擁政愛國”先進個人。
鄭朝元,戰鬥英雄、特等功臣,定居於 滁州市。1950年參軍入伍,1951年1月赴朝參戰。1953年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一級國旗勳章。回國後被授予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1953年12月,被保送到南京步兵學校深造學習。作為戰鬥英雄,兩次到北京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4年9月,被確定轉業到地方。

潼南區城市榮譽

潼南區菜花風景
潼南區菜花風景(9張)
2003年1月,農業部向潼南區分別頒發了“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生產示範基地縣達標單位”、“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生產示範基地縣先進單位”證書。 [4]  
2007年11月,潼南區被重慶市確定為“對外勞務合作基地縣”。
2012年12月,重慶潼南等區縣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2016年12月7日,潼南區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5]  
2016年12月,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12]   [24]  
2017年7月14日,潼南區被命名 國家衞生城市。 [20]  
2018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6]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7]   ;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0]   ;12月19日,潼南區入選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9]   ;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8]   。
2020年11月,被評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1]  
2021年7月30日,入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 [13]   ;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14]  
2022年2月,入選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15]   ;4月,入選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名單 [16]   ; [17]   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10月8日,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
參考資料
  • 1.    重慶市部分區劃調整:潼南、榮昌撤縣設區獲國務院批覆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5-12]
  • 2.    潼南縣農業概況  .潼南區農業委員會[引用日期2015-07-19]
  • 3.    大佛寺景區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3-04-24]
  • 4.    潼南縣榮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先進單位”稱號  .璧山畜牧信息網[引用日期2014-03-13]
  • 5.    第三批城鎮化試點地區公佈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6-12-07]
  • 6.    關於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第二批)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19-01-28]
  • 7.    2016-2018創建週期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名單  .中醫藥網[引用日期2019-06-28]
  • 8.    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名單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1-09]
  • 9.    關於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引用日期2019-12-30]
  • 10.    關於印發緊密型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省和試點縣名單的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引用日期2019-10-07]
  • 11.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的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引用日期2020-12-02]
  • 12.    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4-18]
  • 13.    關於公佈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8-27]
  • 14.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公佈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  .國家能源局[引用日期2021-09-18]
  • 15.    全國愛衞會關於2021年度國家衞生城鎮複審結果的通報-寧國市人民政府  .寧國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22]
  • 16.    202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擬獎公示(公示期已結束)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九派新聞[引用日期2022-04-14]
  • 17.    農業農村部關於公佈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結果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2-04-27]
  • 18.    《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規劃》發佈到2035年建成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28]
  • 19.    喚醒鄉愁記憶 體驗鄉村文化(十三) | 四季皆風景 潼南區鄉村遊給你不一樣的樂趣-原創-  .華龍網.2021-12-14[引用日期2022-08-31]
  • 20.    精雕細琢守護一城芳華——潼南鞏固和提升國家衞生城市成果紀實  .上游新聞.2021-06-28[引用日期2022-10-11]
  • 21.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公佈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2022-10-14[引用日期2022-10-20]
  • 22.    讀圖丨官宣!重慶主城都市區擴至21區 你想了解的在這裏-抓稿稿庫-華龍網  .華龍網[引用日期2022-11-14]
  • 23.    我區城區七所學校更名-  .潼南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2-11-14]
  • 24.    農業部命名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2016-12-21[引用日期2022-11-16]
  • 25.    “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六大榜單揭曉  .新華網.2022-11-27
  • 26.    2022年重慶各區縣GDP出爐 11個區縣超1000億元  .金台資訊[引用日期2023-02-09]
  • 27.    2023年潼南區行政區劃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4-03-03]
  • 28.    潼南府辦發〔2022〕69號 關於印發《重慶市潼南區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24]
  • 29.    重慶市潼南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總體規劃(2010~201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3-04-24]
  • 30.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於市政協五屆五次會議第0209號提案辦理情況的覆函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4-24]
  • 31.    潼南大佛寺景區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年度複核  .潼南報數字報[引用日期2023-04-24]
  • 32.    雙江古鎮  .文旅潼南[引用日期2023-04-24]
  • 33.    陳摶故里景區  .文旅潼南[引用日期2023-04-24]
  • 34.    潼南陳摶故里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上游新聞[引用日期2023-04-24]
  • 35.    七一視角|元代古建築獨柏寺|楊毅專欄  .七一網[引用日期2023-04-24]
  • 36.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4-25]
  • 37.    潼南千佛寺摩崖造像保護工程順利通過驗收  .潼南網[引用日期2023-04-25]
  • 38.    楊氏民宅  .楊尚昆故里景區[引用日期2023-04-25]
  • 39.    重慶市潼南潼南第一中學校 2021 年單位預算情況説明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25]
  • 40.    重慶市潼南中學校 2021 年預算情況説明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4-25]
  • 41.    楊闇公故里  .文旅潼南[引用日期2023-04-25]
  • 42.    2022年潼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9-23]
  • 43.    歷史沿革  .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3-03]
  • 44.    潼南區“三攻堅一盤活”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把握節點抓住關鍵攻克難點 蹄疾步穩走出改革突破新路子  .潼南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3-03]
  • 45.    潼南自然地理概況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2023-08-28[引用日期2024-04-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