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被京圈排挤的农村地摊歌手,13年前被驱逐,今日王者归来

刀郎:被京圈排挤的农村地摊歌手,13年前被驱逐,今日王者归来
2023年07月24日 20:32 美人丰盛娱评人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2010年4月11日,深圳大剧院。光线传媒主办的“第10届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上,刀郎的新作《冲动的惩罚》冲上“十大中文金曲奖”,同时,个人入围“十年华语乐坛影响力歌手奖”

“十大中文金曲奖”的评选是投票选出的:网友投票占40%、音乐风云榜榜单综合表现占60%。而“十年华语乐坛影响力歌手奖”是由评委会评审产生的:第一轮不记名投票,第二轮现场评审。

当时的候选歌手有韩红、小柯、崔健、刘欢、刀郎、田震、朴树等人。刀郎因是新人,又连续数年唱片销量第一,格外引发评委会的关注。

身为评委会主席的那英率先发言:

“这个十年影响力歌手,第一必须以音乐性为先,然后是乐坛贡献力,最后才是唱片销量”。

事后电视台采访那英,她的言辞更加极端:

“刀郎的歌不具备审美观点,刀郎的这个销量,我们的确谁都没卖过他,可是咱们不能光靠销量。”

“只有农民才会在 KTV里点刀郎的歌!如果他上了春节联欢晚会,我就把电视机给砸了。”

当时,那英的“判定”并未引起太多争议。因为那些年,刀郎的确就是“低俗歌手”的代名词、被京圈乐坛集体排挤的存在……

01 刀郎谁呀?高中没毕业的“地摊主唱”

刀郎本名罗林,是个高中还没毕业的农村青年。

17岁时在歌厅打工时爱上了键盘弹奏和唱歌,并在成都、重庆、西藏、西安等地摆地摊儿演唱,过了4年“流浪歌手”的生活。

一直到22岁,刀郎才在成都安定下来,和朋友一起组建了一个名为“手术刀”的乐队(他不是当主唱,只是键盘手)。

那一年是1998年,那英已经第6次参加春晚。

高晓松已经游历过欧美各国,并导演完周迅、朴树主演的电影……

这两个“大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11年后,他们会跟一个叫刀郎的小伙子较上劲。

更不会想到,24年后,他们还会因为这高中没毕业的“地摊野小子”挨骂。

一个人若真有才华,老天也不想雪藏。

1995年,刀郎第一次接触到了“新疆民乐”,就为他的音乐灵感插上天使的翅膀。

以一介“地摊主唱”的身份,刀郎纯纯靠才华当上了一家音像公司的音乐总监、一家音乐创作室的首席制作人。

9年间,他一心一意写歌唱歌,在本地声名鹊起。连乌鲁木齐电视台也请他创作主题音乐,他的这些“主流音乐作品”,还获得了共青团中央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4年,京圈的主流音乐人们,突然发现了一个“挑战他们底线”的现象——

不知哪里来的野小子,出了一本叫《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专辑,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攻入北京市场的各大音像商店上柜,并很快席卷全国。这个人的专辑一卖就是270万张,等于他们10个人的专辑销量!而他们,竟然完全不知道这“野小子”是谁。

天哪!一个无名之辈,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夺走了他们奋斗数年、十几年的劳动成果?这怎么成?

要知道,2004年、2005年是华语乐坛最难的几年。它一方面先天发育不足、青黄不接(很多唱片公司根本不敢签新人,只是一味捧老人“保饭碗”),一方面被盗版猖獗、数字音乐所冲击。

唱片公司拼命给这些歌手接商演、拍广告来维系人气,可是即使这样,唱片公司的利润仍然不高,人红歌不红的怪现象比比皆是。

在这种情况下,名气基本就等于利润。

所以,那些年的华语乐坛呈现出两个怪现象:

第一,大多数公司都按一个模式打造歌手,新出歌手无论是形象还是歌舞味道都差不多。

第二,主要的音乐奖项都被几位音乐大佬垄断着,他们联手垄断目的很简单:为了维护自己或所在圈层的利益。

02 成为“乐坛京圈”的公敌,他为了“纯爱”逃走

那英之所以敢在2010年大放厥词,是因为,刀郎在2004年就已成为“乐坛京圈”的公敌。

2004年,京圈新锐杨坤在接受河南报业采访时,讽刺道:

“他那是音乐吗?我觉得刀郎走红很奇怪,我们这么多年努力地做品质音乐,可在他的唱片里什么都听不到,听到的只有苍白无力。”

汪峰说:

“刀郎的存在使中国的流行歌曲倒退了将近15年,这对流行歌曲来说,是一种遗憾。”

和汪峰关系不错的乐评人郝舫说:

“听刀郎的歌从生理上感到不适,就算给我十万块钱,我也不会写这样的歌,如果在餐厅里听到这首歌,我要么告诉老板把它关了,要么换个地方吃饭。”

高晓松说:

“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人说他的音乐很感人,我感到好笑,如果有选手唱刀郎的歌,我很难让他通过比赛。”

对于刀郎来讲,也许他并没有想过自己到底要“跟主流走”还是“写流行歌曲”。他大概也没想到过,自己的音乐有一天能卖遍大江南北,超越所有人,也得罪了所有人。

他只是想写歌、唱歌而已。

可是,恰恰因为他唱得太纯粹、专注,反而动了别人的奶酪,所以路被堵死了。

这让人想到一句民间俗话:记住了,凡是给你下绊子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你的强大。

03 逃出歌坛,留下纯爱

或是难以承受乐坛主流的恶意,或许是要给说“春晚要有刀郎就砸电视机”的前辈留点面子……2010年后,刀郎便停止了出品流行音乐。

他收了个徒弟叫云朵,出了一本叫《全宇宙》的专辑。

他在歌词中写道:

为了闪耀理想

那个无知的傻傻男孩

就这样放开 踌躇着未来 哦

身后 留下一个纯爱

身后留下一个纯爱

世界总是那么多变

总是把握不住一点两点

理想仿佛在逃……

是的,为了让理想在“宇宙”尚存一息,刀郎逃了。

但他的徒弟云朵延续了他的风格,唱响一首流行13年而无人能超越的歌,叫《我的楼兰》。

刀晚远离“春晚”和“京圈”,还有西北圈、云南圈、山歌圈认可他。

2011年,刀郎受邀参加了”安徽卫视“豫约十年”中秋晚会、和云南瑞丽的跨年晚会。也是在同年,央视马东在《文化访谈录》中采访了刀郎,这是刀郎第一次不遂大佬之意,走上央视。

2012年,央视《中国文艺》节目为刀郎制作了“西域浪子”专题,为刀郎正名。

刀郎上身微倾,保持着20年前的谦卑和沉默,依然不具备娱乐精神。

主持人:“十年前,他的歌没任何宣传就达到了270万的销量,这样的销量象征着什么呢?”

沐阳:“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天大的数字!可能隔个十年二十年,才可能出现这种销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已经能够销几万张都不容易了。这是一个传奇,唱片业的传奇。

同时,沐阳客观评价了刀郎的音乐:

“刀郎的音乐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冲动的惩罚》,刀郎把生活沧桑写在了里面,那时他的歌是浪子的歌。

《2002年的第一场雪》时,他是一个旅人,他在路上。

《喀什格尔的胡杨》,他是一个诗人。他的歌里面有一种来自根源深处的诗意在里面,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电台主持人滕冰则回忆了,当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未经打榜就冲上音乐榜顶峰的不可思议:

“当年我们很惊讶,我们意识到,糟了!现在不是你打榜播什么、向我介绍什么,观众就接受什么,他们现在有更多的方式挑选他们所喜爱的,以后的传播方式要变了。”

这期节目,简直是刀郎的“正名”专辑,哈哈,可是没有人觉得不妥!

业内嘉宾尽情地夸赞着刀郎,观众畅快地听着这些赞扬,大家都觉得:这是刀郎应得的。

04 罗刹海市:歌词如刀,初心未变

2023年7月19日,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出炉,仅上线5天就大火。特别是其中一曲《罗刹海市》,因“被指内涵4位明星”迅速登上热搜。

《罗刹海市》无论曲、词、调都颇有“聊斋风”,网友不仅从中解读出了对娱乐圈的暗讽,还看出对四位“音乐大佬”的影射。

特别是结局的一句: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暗喻人类是否真能分出美与丑、真与假?如果分不清,就和《聊斋》里的颠倒黑白的“罗刹国”没有区别。

在一些视频平台上,这首歌被超过上百万人点赞、数十万人评论。

评论完刀郎的歌以后,网友们还会跳到“音乐大佬”的号逛一圈,被戏称“罗刹国一圈游”。

网友说:

“这一剑不是开了天门,是直劈脑门!

”“本以为刀郎已经封刀,没想到是一直在磨刀。

还有人格外关注刀郎再“出山”后的“写词文学功底”,认为这个词写得比一些作家都好。

如果延用沐阳对刀郎风格的评价,那么,《罗刹海市》代表了刀郎的第四个阶段,此时的他不再是忧郁的诗人,而是一个以笔为剑的文艺家!

可是,刀郎的新歌真的是为了报当年“被恶意排挤之仇”吗?还是在暗讽近二十年来娱乐圈怪象?每个人的见解不同,但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粉丝来讲,我们已因再听到刀郎的歌而满足,为其风格的转变而惊喜和欣慰了!

13年前,他为纯爱逃出歌坛,今日,以高出“大佬”们N个维度的作品“王者归来”。

哈哈,果然,刀郎还是那个一出手,就掀起乐坛“巨浪”的男人。

  • 头脑特工队2:当所有情绪都“闹翻了”,快乐仍然是“统帅”

  • 《哈尔的移动城堡》“四元素”:苏菲是光,哈尔是风

  • 《乘风2024》文化出海,韩雪“乘风破浪”:英文歌唱双业务俱佳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