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速度对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双层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摩擦模型, 研究了不同速度下PTFE的摩擦过程. 通过分析不同速度下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键角、分子形状的变化及接触过程中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变化, 从微观角度研究了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速度的增加, 接触区内PTFE粒子间的键长变短, 键角变小, 分子链沿x方向的变形量增加. 变形后的PTFE分子产生的回弹力导致上、下层PTFE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 从而增加了摩擦力. 当速度进一步增大时, 接触区内下层PTFE粒子间的键长和键角多处于平衡位置, 分子链沿x方向的变形量减小. 这很可能是由于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沿速度方向倾斜, 使上、下层PTFE分子趋于平行滑动, 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不同速度下正压力几乎保持不变. 因此, 当上层PTFE所受外载荷固定时, 摩擦系数随着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临界速度为1.2 m/s, 这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摩擦/
速度/
分子动力学

English Abstract


--> --> -->
摩擦系数是衡量材料减摩性能的主要参数. 速度作为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参数一直受到****们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 接触界面的势垒可以影响摩擦力进而影响摩擦系数[ 1- 3]. 摩擦速度增加引起的温升有助于界面上的原子翻越势垒从而降低摩擦系数[ 4]. 若在适当的摩擦速度下生成了起润作用的物质[ 5]也会降低摩擦系数. 此外, 摩擦速度增加引起的温升还可改变高分子材料的黏-弹性, 从而改变高分子材料与其对磨副的相互作用力, 最终影响摩擦系数[ 6- 8]. 然而, 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润滑高分子材料, 在低速摩擦时接触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9], 但其摩擦系数随着速度的增加会先上升后下降[ 10]. 针对该现象, 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接触区内PTFE分子形状的变化, 从而揭示了速度对其摩擦系数的影响.
PTFE因具有摩擦系数低、耐高温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11]. ****们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 低速滑动时, PTFE可在对偶副的表面形成分子定向排列的转移膜, 该转移膜可起固体润滑剂作用[ 12]; 而高速滑动时PTFE转移膜破裂, 磨削呈块状和片状, 因此表现出较高的摩擦系数[ 13]. 黄传辉[ 14]还发现速度较高时材料回弹不充分, 从而导致摩擦系数升高. 尽管实验研究在宏观上对PTFE的摩擦机理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但受实验仪器精度及功能的限制, 仅用实验方法难以深入地揭示PTFE材料在实际摩擦过程中的微观作用机理. 因此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对PTFE的摩擦行为进行研究.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从原子及分子水平上模拟材料的宏观性质, 从而揭示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细节[ 15- 17]. Dong等[ 18]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弹性变形能对石墨烯摩擦力的影响时发现摩擦力随着石墨烯弹性变形能的增加而增大. Barry等[ 9, 19, 20]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规则分布的双层PTFE摩擦模型, 研究了移动方向、速度和环境温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 他们将上层PTFE分子沿着下层PTFE分子碳链排列方向的滑动称为平行滑动, 将垂直于下层PTFE分子碳链排列方向的滑动称为垂直滑动. 垂直滑动时的摩擦力大于平行滑动时的摩擦力, 因此垂直滑动时的摩擦系数比平行滑动时的大. 当速度小于20 m/s时, 摩擦导致的温升并不明显; 当速度大于20 m/s时, 速度越高温升越大, 且垂直移动时的温升较平行移动时的温升明显. 当环境温度在25—300 K变化时, 摩擦系数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hiu等[ 21]发现下层PTFE的交联密度越大, PTFE-PTFE摩擦系数越大.
由于PTFE是一种半晶体高分子材料, 既包含规则分布的PTFE分子, 也包含不规则分布的PTFE分子. 上述PTFE摩擦模型已对规则分布的PTFE的摩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不规则分布的PTFE的摩擦行为尚未提及. 此外, 在上述分子动力学模拟中, 需在PTFE摩擦模型中将PTFE分子中的全部原子表示出来, 从而增加了模拟所需时间, 降低了计算效率. 为提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效率, 可采用粗粒化方法分析PTFE的摩擦过程. 粗粒化是指将全原子体系中的多个原子或原子团按照一定的映射关系转化成粗粒化粒子. 由于粗粒化过程忽略了粒子内部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提高了模拟效率, 因此常用于分析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 22- 24]. 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规则分布的PTFE-PTFE摩擦过程, 分析不同速度下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键角分布、分子形状变化及接触过程中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变化, 得出了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 由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时并未考虑空气中的分子与PTFE材料的相互作用, 因此本文参考真空条件下PTFE的摩擦实验工况[ 10]设置模拟参数, 如环境温度、外载荷及速度等.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改善PTFE及其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2
2.1.粒子间作用势
-->PTFE是由多个重复单元组成的链状高分子材料, 其分子结构如 图1(a)所示. 当重复单元数n取10时[ 25], 其分子模型如 图1(b)所示. 为增加计算效率, 本文将一个重复单元简化成一个粒子, 简化原理如 图1(c)所示. 由于分子链两端的单体较中间单体多一个氟原子, 因此两端的单体被简化成2个端部粒子. 中间的8个单体被简化成8个中间粒子. 简化后的分子链如 图1(d)所示.
图 1 (a) 化学式; (b) 全原子模型; (c) 映射原理; (d) 粗粒化模型
Figure1. (a) Chemical structure; (b) all-atom model; (c) mapping scheme; (d) coarse-grained model.

粒子间相互作用势包括非成键相互作用势和成键相互作用势( 图2). 非成键相互作用势包括分子间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同一分子链上不相邻2个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非成键相互作用势由Lennard-Jones (L-J)表示, 其表达式为
图 2 粒子间相互作用势
Figure2. Schematic of interaction among beads.

$U(r) \!=\! 4\varepsilon \left[ {{{\left(\!{\frac{\sigma }{r}}\!\right)}^{12}} \!-\! {{\left(\!{\frac{\sigma }{r}}\!\right)}^6} \!-\! {{\left(\!{\frac{\sigma }{{{r_{\rm{c}}}}}}\!\right)}^{12}} \!+\! {{\left(\!{\frac{\sigma }{{{r_{\rm{c}}}}}}\!\right)}^6}} \right],\; r < {r_{\rm{c}}},$
其中, $\varepsilon $为势阱深度, σ为势能为零时2个粒子间的距离, r为粒子之间的距离, rc(~20 ?)为截断半径.
为了确定(1)式中Ur的关系, 本文采用逆玻尔兹曼法(iterative Boltzmann inversion, IBI)[ 26]确定$\varepsilon $ σ的值. IBI法利用径向分布函数g(r)与目标径向分布函数gtarget(r)之差来优化并最终确定$\varepsilon $σ的值. 迭代修正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U_{i + 1}}(r) = {U_i}(r) + {k_{\rm{B}}}T\ln \left( {\frac{{{g_i}(r)}}{{{g_{{\rm{target}}}}(r)}}} \right).$
经过迭代后最终得到$\varepsilon $σ的值分别为0.3 kcal/mol和5 ?.
粒子间成键相互作用势包括键伸缩势Ubond和键角弯曲势Uangle (
图2). 基于 图1所示的全原子模型与粗粒化模型间的映射关系, 粒子间的成键相互作用势可能包含多个峰值. 为了提高计算精度, 本文采用multicentered Gaussian-based势[ 27]来描述粒子间的成键相互作用势. 键伸缩势及其相应的力表达式如下:
${U_{{\rm{bond}}}}\left( l \right) = - {k_{\rm{B}}}T\ln \sum\limits_{i = 1}^{{n_{\rm{b}}}} {\frac{{{A_{{\rm{b}}i}}}}{{{w_{{\rm{b}}i}}\sqrt {{\text{π}}/2} }}{{\rm e}^{ - 2\frac{{\left( {l - {l_{{\rm{bc}}i}}} \right)^2}}{{w_{{\rm{b}}i}^2}}}}},$
${F_{{\rm{bond}}}}\left( l \right) = - 4{k_{\rm{B}}}T\frac{1}{l}\frac{{\displaystyle\sum\limits_{i = 1}^{{n_{\rm{b}}}} {\dfrac{{{A_{{\rm{b}}i}}}}{{{w_{{\rm{b}}i}}\sqrt {{\text{π}}/2} }}{{\rm e }^{ - 2\frac{{(l - {l_{{\rm{bc}}i}})^2}}{{w_{{\rm{b}}i}^2}}}}} \frac{{\left( {l - {l_{{\rm{bc}}i}}} \right)}}{{w_{{\rm{b}}i}^2}}}}{{\displaystyle\sum\limits_{i = 1}^{{n_{\rm{b}}}} {\displaystyle\dfrac{{{A_{{\rm{b}}i}}}}{{{w_{{\rm{b}}i}}\sqrt {{\text{π}}/2} }}{{\rm e }^{ - 2\frac{{(l - {l_{{\rm{bc}}i}})^2}}{{w_{{\rm{b}}i}^2}}}}} }},$
其中, l为成键的两个粒子间的距离; nb为高斯函数数量; lbci, Abiwbi分别为第i个高斯函数的中心、面积及宽度. 各参数如
表1所列. 键角弯曲势Uangle及其相应的力表达式如下:
Bond typenbiAbiwbi/?lbci/?
B-B/B-E210.30.152.7
20.030.22.5


表1键伸缩势参数[ 28]
Table1.Parameters of the bond strength potential[ 28]

${U_{{\rm{angle}}}}\left( \theta \right) = - {k_{\rm{B}}}T\ln \sum\limits_{i = 1}^{{n_{\rm{a}}}} {\frac{{{A_{{\rm{a}}i}}}}{{{w_{{\rm{a}}i}}\sqrt {{\text{π}}/2} }}{{\rm e }^{ - 2\frac{{\left( {\theta - {\theta _{{\rm{ac}}i}}} \right)^2}}{{w_{{\rm{a}}i}^2}}}}},$
${F_{{\rm{angle}}}}\left( \theta \right) = - 4{k_{\rm{B}}}T\frac{{\displaystyle\sum\limits_{i = 1}^{{n_{\rm{a}}}} {\dfrac{{{A_{{\rm{a}}i}}}}{{{w_{{\rm{a}}i}}\sqrt {{\text{π}}/2} }}{{\rm e }^{ - 2\frac{{(\theta - {\theta _{{\rm{ac}}i}})^2}}{{w_{{\rm{a}}i}^2}}}}} \frac{{\left( {\theta - {\theta _{{\rm{ac}}i}}} \right)}}{{w_{{\rm{a}}i}^2}}}}{{\displaystyle\sum\limits_{i = 1}^{{n_{\rm a}}} {\dfrac{{{A_{{\rm a}i}}}}{{{w_{{\rm{a}}i}}\sqrt {{\text{π}}/2} }}{{\rm e}^{ - 2\frac{{(\theta - {\theta _{{\rm{ac}}i}})^2}}{{w_{{\rm{a}}i}^2}}}}} }},$
其中, θ为键角; na为高斯函数数量; θaci, Aaiwai分别为第i个高斯函数的中心、面积和宽度. 各参数如
表2所示.
Angle typenaiAaiwai/(°)θaci/(°)
B-B-B/B-B-E311.4430180
21.6612180
30.1229145


表2键角弯曲势参数[ 28]
Table2.Parameters of the bond angle potential[ 28].

2
2.2.PTFE摩擦模型
-->当PTFE与其对偶副摩擦时, PTFE会转移到其对偶副表面, 使PTFE与其对偶副的摩擦变成PTFE-PTFE摩擦[ 29]. 因此, 本文采用LAMMPS软件[ 30], 基于 2.1节中所示的粗粒化过程及参数, 构建了用于分析PTFE-PTFE摩擦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模型构建过程如 图3所示. 图3(a)为上、下层PTFE分子的初始分布. 上层PTFE包含120条分子链, 下层PTFE包含1000条分子链. 在摩擦磨损实验中, 下试件在xoy平面内的尺寸通常比上试件大. 为了使所构建的PTFE摩擦模型更接近真实的摩擦实验, 在本文所构建的PTFE摩擦模型中, 下层PTFE在xoy平面内的尺寸(135 ? × 65 ?)较上层PTFE (55 ? × 27.5 ?)大. 上、下层PTFE的高度分别为142和135 ?. 此外, 在 图3(a) 中, 上、下层PTFE均为规则分布. 为了避免规则分布的分子链影响最终的模拟结果, 本文通过调整L-J势中截断半径rc的值, 使上、下层PTFE分子链呈无规则分布. 由于上层PTFE在xy方向上的尺寸较下层PTFE小, 为避免无规则化过程中上层PTFE的尺寸发生明显变化, 本文将上层PTFE分子置于固定粒子中. 固定粒子与PTFE中间粒子及端部粒子的相互作用势均由L-J势表示. 此外, 为避免下层PTFE分子在无规则化过程中沿z方向的尺寸发生明显变化, 采用“fix wall/reflect”命令限制下层PTFE分子在z方向的运动范围(z < 140 ?). 模拟时沿着x, y方向取周期边界, 沿z方向取非周期边界. 模拟过程基于微正则系综(NVE), 时间步长为1 fs. 经过60 ps后, 上、下层PTFE呈无规则分布( 图3(b)).
图 3 PTFE-PTFE摩擦的粗粒化模型 (a)初始分布; (b)随机分布; (c)平衡态分布; (d)最终分布
Figure3. The coarse-grained PTFE-PTFE friction model: (a) Initial distribution; (b) random distribution; (c)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d) final distribution.

为了获得PTFE的平衡态分布, 将rc的值设为20 ?, 基于( 1)—( 6)式求解粒子的分布. 考虑到PTFE分子中各粒子间的摩擦作用, 本文基于Langevin热浴, 采用“fix langevin”命令将上、下层PTFE的温度控制在300 K. 经过150 ps后, 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图3(c)). 最终删去固定粒子得到双层PTFE的摩擦模型( 图3(d)). 上层PTFE的尺寸为34 ? × 20 ? × 142 ?, 比固定粒子形成的框架尺寸小. 这是因为PTFE粒子间的成键及非键相互作用减小了粒子间的初始分布距离( 图3(a)). 上、下层PTFE间的距离约为35 ?, 下层PTFE的底部固定不动(z = 0—15 ?). 模拟PTFE-PTFE摩擦时, 对上层PTFE分子沿–z方向施加外载荷, 并使其以固定的速度沿x方向移动. 通过调节上层PTFE的线速度从微观角度分析速度对PTF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PTFE的摩擦学性能通常用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表示. 鉴于分子动力学模型与实际摩擦试件在尺度上有较大差异, 本文重点研究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
2
3.1.计算摩擦系数
-->在模拟PTFE-PTFE摩擦时, 上层PTFE沿–z方向受外载荷后将与下层PTFE接触, 并以一定的速度沿x方向移动. 本文将接触过程中下层PTFE分子对上层PTFE分子沿x方向及z方向的作用力分别定义为摩擦力和正压力. 在接触的任一时刻t, 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如( 7)式和( 8)式所示. 摩擦系数为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 如( 9)式所示.
$F_x^t = \sum\limits_{i = 1}^N {F_{ix}^t},$
其中, $F_x^t$为摩擦力, N为下层PTFE所含粒子数, $F_{ix}^t$t时刻粒子i与上层PTFE沿x方向的相互作用力.
$F_z^t = \sum\limits_{i = 1}^N {F_{iz}^t},$
其中, $F_z^t$为正压力, $F_{iz}^t$t时刻粒子i与上层PTFE沿z方向的相互作用力.
${\mu ^t} = \frac{{F_x^t}}{{F_z^t}},$
其中${\mu ^t}$t时刻的摩擦系数.
由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并未考虑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与PTFE的相互作用, 本文所选取的模拟工况均基于真空条件下钢球与PTFE膜的摩擦实验工况[
10].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 10)式), 当半径为5 mm的钢球与PTFE膜在真空条件下接触时, 其平均接触应力P约为31 MPa. 因此本文将上层PTFE所受外载荷设为31 MPa.
$P = \frac{F}{{{\text{π}}{{\left( {\dfrac{3}{4}{R_0}\left( {\dfrac{{1 - \mu _1^2}}{{{E_1}}} + \dfrac{{1 - \mu _2^2}}{{{E_2}}}} \right)F} \right)}^{\frac{2}{3}}}}},$
其中, F (6 N)为钢球所受外载荷, R0 (5 mm)为钢球直径, μ1 (0.4)与E1 (1.14—1.42 GPa)分别为PTFE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μ2 (0.3)与E2 (210 GPa)分别为钢球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当上层PTFE所受载荷为31 MPa, 速度为0.3 m/s时, 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系数随模拟时间的变化如
图4所示. 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 摩擦力先缓慢增加后趋于平稳( 图4(a)). 当上层PTFE与下层PTFE刚开始接触时, PTFE分子间的吸引力起主导作用. 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 上层PTFE浸入到下层PTFE中, 上、下层PTFE的吸引力逐渐减小, 排斥力逐渐增加. 因此正压力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先短暂下降后急剧上升( 图4(b)). 上、下层PTFE接触过程中, 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变化如 图4(c)所示. 当模拟时间小于90 ps时, 摩擦系数略有波动; 当模拟时间超过90 ps时, 摩擦系数趋于平稳, 约为0.06. 在不同的速度下, 当模拟时间超过90 ps后, 摩擦系数均趋于平稳. 因此本文取模拟时间为90—150 ps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均值作为相应速度下的摩擦系数, 从而分析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
图 4 (a) 摩擦力; (b)正压力; (c)摩擦系数随模拟时间的变化
Figure4. (a) Friction force; (b) normal force; (c) friction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 of simulation time.

为避免上、下层PTFE的初始接触位置影响模拟结果, 本文通过改变上层PTFE相对于下层PTFE沿x方向的位置, 使上、下层PTFE在3个不同位置接触并产生移动. 本文将3次模拟所得摩擦力及正压力的平均值作为该速度下的摩擦力与正压力.
2
3.2.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图5为摩擦系数随着速度的变化规律. 可见, 当外载荷保持不变时(31 MPa), 随着速度的增加, 摩擦系数先升高后降低. 这与已发表文献[ 10]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 图5中误差棒的变化范围为0.0024—0.0407. 该范围介于平行滑动的最小误差(0.002)与垂直滑动的最大误差(0.089)之间[ 21]. 这是因为上、下层PTFE分子接触时, 上层PTFE分子与下层PTFE分子之间的夹角介于0°到90°之间, 即介于平行滑动与垂直滑动2种极限情况之间.
图 5 当外载荷为31 MPa时, 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变化
Figure5. Effect of velocity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externally applied load is 31 MPa.

为了分析摩擦系数随速度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 本文分析了3种速度下(0.1, 1.2和2.0 m/s), 接触区内(25 ? < x < 100 ?, z > 40 ?)下层PTFE分子形状变化及接触过程中摩擦力和正压力随模拟时间的变化.
2
3.3.速度对PTFE分子形状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3种速度下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分布、键角分布及回转半径Rg (radius of gyration)的变化. 图6为不同速度下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和键角的数量分布. 图6中数量越多意味着处于该键长和键角的粒子越多. 由 图6(a)可见, 尽管接触区内大多数PTFE分子的键长在平衡距离附近(~2.7 ?), 但随着速度的增加, 处于平衡距离的粒子数先减少后增加, 间距处在2.37 ?附近的粒子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接触区内的键角分布( 图6(b))与键长分布相似, 大多数PTFE粒子处于平衡键角附近(~175°), 但随着速度的增加, 处于平衡键角的粒子数先减少后增加, 处于90°—140°范围内的粒子数先增加后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速度的增加, 接触区内的PTFE分子被压缩, 导致接触区内PTFE分子的键长及键角均变小. 速度进一步增大时, 键长和键角多处在2.7 ?和175°位置,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下层PTFE分子的相互作用势导致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沿上层PTFE分子移动方向倾斜[ 31], 分子链内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势使键长和键角多处在平衡值附近.
图 6 不同速度下接触区内下层PTFE的键长 (a)和键角分布 (b)
Figure6. (a) Bond length and (b) bond angle distributions of the bottom PTFE molecules within the contact area under different velocities.

回转半径可以反映聚合物分子形状的变化. 本文分析了3种速度下接触区内PTFE分子回转半径沿x方向(( 11)式)及z方向(( 13)式)分量的变化.
${R_{{\rm{g}}x}} = \sqrt {\frac{1}{M}\sum\limits_{i = 1}^{{N_1}} {{m_i}\left( {{x_i} - {x_{{\rm{cm}}}}} \right)} }, $
其中, MN1分别为一条PTFE分子链的质量和所含粒子数, mi为粒子i的质量, xi为粒子ix方向坐标, xcm为该分子链质心的x方向坐标, 其表达式如下:
${x_{{\rm{cm}}}} = \frac{1}{M}\sum\limits_{j = 1}^{{N_1}} {{m_j}{x_j}}, $
其中, mj为一条分子链内第j个粒子的质量, xj为粒子jx方向坐标.
同理可得Rgz的表达式如下:
${R_{{\rm{g}}z}} = \sqrt {\frac{1}{M}\sum\limits_{i = 1}^{{N_1}} {{m_i}\left( {{z_i} - \frac{1}{M}\sum\limits_{j = 1}^{{N_1}} {{m_j}{z_j}} } \right)} },$
其中, zi, zj分别为一条分子链内粒子ijz方向坐标.
图7为RgxRgz的概率密度分布. 概率密度值越大说明接触区内处于该状态的分子数越多. 本文将上、下PTFE层未发生接触时回转半径的概率密度分布作为参照. 对比RgxRgz的参照曲线可见, Rgx的峰值介于6—8 ?之间, 而Rgz的峰值介于0—3 ?之间. 这说明上、下PTFE层未发生接触时, 下层PTFE分子大多沿x方向分布, 沿z方向略微弯曲. 由 图7(a)可见, 当上层PTFE与下层PTFE接触且沿x方向移动时, Rgx的峰值明显下降. 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 Rgx峰值下降幅度先变大后变小. 这说明, 随着移动速度的增加, 接触区内PTFE分子沿着x方向的变形量先增大后减小. 这与 图6中接触区内PTFE分子键长和键角的分布结果相符. 由 图7(b)可见, 当上层PTFE所受外载荷不变时, Rgz的峰值虽有下降但随速度的变化并不明显. 这说明, 速度对接触区内PTFE分子沿z方向变形量的影响很小.
图 7 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沿(a) x方向及(b) z方向的回转半径分布
Figure7. Distributions of radius of gyration along (a) x and (b) z directions of the bottom PTFE molecules within the contact area.

2
3.4.速度对摩擦力及正压力的影响
--> 图8为3种速度下摩擦力与正压力随模拟时间的变化. 由 图8(a)可见, 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 摩擦力逐渐增加, 且随着速度的增加, 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由 图8(b)可见, 尽管正压力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但不同速度下正压力几乎保持不变. 因此根据( 9)式可得摩擦系数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图5).
图 8 (a) 摩擦力和(b) 正压力随模拟时间的变化
Figure8. (a) Friction force and (b) normal force as a function of simulation time.

通过对比 图6, 7和 8可见, 摩擦力随速度的变化趋势与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和键角的分布, 以及下层PTFE分子沿x方向的形状变化对应. 正压力随速度的变化趋势与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沿z方向的形状变化对应. 这意味着速度的增加导致接触区内PTFE分子沿x方向变形, 从而使粒子间的键长变短, 键角变小. 而PTFE分子链具有一定刚度, 使键长及键角恢复到平衡位置, 在此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回弹力. 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链的变形量越大, 回弹力就越大, 导致其与上层PTFE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 从而增大接触过程中的摩擦力( 图8(a)). 随着速度的进一步增大, 接触区内PTFE分子的键长和键角分布趋于平衡值附近, 且沿x方向的变形量变小.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速度进一步增大时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链沿移动方向发生倾斜[ 31], 改变了上、下层PTFE分子的夹角, 使上、下层PTFE分子趋于平行滑动, 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最终导致摩擦系数降低.
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PTFE-PTFE摩擦模型, 通过分析摩擦过程中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键长分布、键角分布、分子形状变化及接触过程中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变化, 从微观角度探究了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 随着速度的增加, 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的键长及键角变小, 分子链弯曲量增大导致回弹力增大, 从而增加摩擦力. 当速度大于临界速度1.2 m/s时, 接触区内下层PTFE分子链键长和键角多位于平衡值处, 分子链弯曲程度变小, 这很可能是由于分子链发生倾斜, 使上、下层PTFE分子链的滑动趋于平行滑动, 从而降低了摩擦力. 然而, 不同速度下接触区内PTFE分子沿z方向的变形量及正压力几乎不变, 因此摩擦系数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 本文加深了速度对PTFE摩擦系数影响的理解, 为改善PTFE及其复合材料的减摩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关话题/ 过程 实验 计算 材料 分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考试优惠券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稀土永磁体及复合磁体反磁化过程和矫顽力
    摘要:稀土永磁体即使内秉性质相同,但矫顽力可能相差很大.本文以Pr-Fe-B磁体为例,从热激活反磁化即反磁化临界过程探讨决定矫顽力的关键因素.Pr-Fe-B晶粒表层缺陷区与晶粒内部耦合推动反磁化畴形核从而去钉扎,晶粒表层缺陷区的各向异性对克服晶粒内部势垒具有贡献,因此反磁化形核场和矫顽力大大降低.由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HD<sup>+</sup>分子的强场光解离动力学及其量子调控的理论研究
    摘要:利用精确求解原子核与电子耦合运动的三维含时量子波包法,理论研究了HD+分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光解离动力学,并给出了量子调控HD+分子光解离通道的理论方案.通过分析HD+分子在不同的初始振动态和激光场强度下的光解离动力学过程及其解离核动能谱,得出了HD+分子的光解离机理及其随激光场强度的变化规律.研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单分子器件的拉伸与断裂过程第一性原理研究: 末端基团效应
    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含S以及含N末端基团的分子结的拉伸与断裂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尖端为锥形的金电极,当末端基团为—S时,拉断分子结的作用力大小为0.59nN,大于H原子未解离的—SH从金电极上断裂所需的0.25nN作用力,但明显小于—S末端从平面金电极上断裂下来的约1.5nN的作用力.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半导体黄光发光二极管新材料新器件新设备
    摘要:在可见光范围内,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发展很不平衡,黄光LED光效(光功率效率)长期远低于其他颜色光效.本文基于GaN/Si体系,从材料生长、芯片制造、器件物理和专用装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外延膜龟裂、位错过多、量子阱应力过大、InGaN黄光阱材料相分离、空穴浓度不足、阱材料生长温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双旋光双反射结构的温度-辐射自稳定性原理和实验研究
    摘要:推导了双旋光双反射结构的反射光偏振态方程,仿真了在环境影响下的反射光偏振态变化情况,发现双旋光双反射结构的偏振无关反射自稳定性.从温度和辐射两个方面实验验证了双旋光双反射结构的偏振无关反射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在–45℃—85℃之间变化时,双旋光双反射结构反射光的平均偏振保持度都能够达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麦克风的气体超声分子束飞行速度的实验研究
    摘要:超声分子束的膨胀和输运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分子动力学问题,相关的参数较难准确计算.本文基于麦克风测量方法研究了多种气体(H2,D2,N2,Ar,He,CH4)超声分子束在自由膨胀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及其沿出射方向在远域空间(喷射距离/喷嘴直径>310)的演变情况,获得了较大范围内分子束平均速度分布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薄层剪切二元颗粒分离过程动力学特性分析
    摘要:颗粒分离的物理机制目前没有统一解释.本文采用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了剪切槽内两种尺度的球形二元颗粒在高度方向上位置互相颠倒的现象.关注大颗粒跃升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特征,观测到大颗粒跃升过程分三个阶段:弛豫阶段、起跳阶段和平衡阶段.定量分析了摩擦系数对颗粒受力等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弛豫时间随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钡作为掺杂元素调控铅基钙钛矿材料的毒性和光电特性
    摘要: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材料(ABX3)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受到了材料、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但是,卤化物钙钛矿存在两个明显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问题:热稳定性差和含有有毒的铅(Pb)元素.相比于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通常拥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同时,采用一些无毒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本征稳定性
    摘要: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逾24%,效率的飞速提升加之可低成本溶液法制备的市场优势,使人们越来越期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所面临最大的障碍是材料乃至器件的长期不稳定性,这使其无法在使用寿命上与已商品化的硅基等太阳能电池匹敌.本文从化学不稳定性和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D-T中子诱发贫化铀球壳内裂变率分布实验
    摘要:中子诱发裂变反应率是表征和检验中子在材料中的输运、裂变放能等过程的重要物理量.贫化铀球壳裂变反应率径向分布数据可为铀核数据宏观检验及研究裂变放能与贫化铀球壳厚度的关系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设计了内径为13.1cm,外径分别为18.10,19.40,23.35,25.40,28.45cm的五种不同厚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商丘打印收入证明厦门代开在职证明淄博银行对公流水公司菏泽代做转账流水徐州对公流水样本天津制作个人流水长沙背调流水打印曲靖工资流水账单打印大连查询签证流水青岛公司银行流水样本潮州车贷流水费用湘潭企业流水打印模板泉州流水单办理南通入职银行流水制作包头制作企业流水打印杭州制作企业对公流水潍坊代办转账流水天津车贷工资流水 制作哈尔滨个人工资流水 多少钱绵阳工资流水模板泰州查询工资银行流水上海制作银行对公流水舟山做流水开封个人银行流水代做合肥房贷银行流水 多少钱北京对公流水代办潮州银行流水PS代开金华打个人工资流水广州转账流水模板沈阳流水单图片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汪小菲曝离婚始末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杨倩无缘巴黎奥运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开除党籍5年后 原水城县长再被查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初中生遭15人围殴自卫刺伤3人判无罪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路边卖淀粉肠阿姨主动出示声明书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西藏招商引资投资者子女可当地高考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