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 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

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5。

中文名

赣南采茶戏

别名

三角班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遗产编号

Ⅳ-65

申报地区

赣州

代表作品

牡丹亭

发源地

赣南信丰、安远

艺术风格

三腔一调

形成时间

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

表演形式歌

舞、戏三者并重

非遗类别

传统戏剧

历史渊源

赣南采茶戏从孕育到成型,大致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又是紧相贴合,彼此重叠的。

一、采茶歌时期

自明代起,在全国经济活跃,人口增多的大气候刺激下,江南的茶叶生产逐渐走向繁荣,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茶文化”热也在民众中出现,并且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应和。如明代大剧 作家,江西人汤显祖(1550—1616)的诗中就出现了“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句子;在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里写到南安太守杜宝来到城郊“劝农”时,出现了一对妇人持茶叶筐边歌边上场,歌中唱道:“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的石城县崖岭熊氏宗谱中的《熊休甫先生传》也有“每月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溪唱插秧采茶歌,……”的记载,说明当时赣南的采茶歌已相当流行。

采茶歌随茶叶交易在江南广为传唱,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首是以一年12个月为起句,唱的是茶农种茶、摘茶、做茶、品茶、卖茶的过程,由12位茶女手提茶篮表演。后来又出现从十二月唱到正月,称“倒采茶”,词同曲不同。

二、茶篮灯时期

至明末,客家地区陆续出现了姐妹摘茶、双采茶、四季采茶、送哥卖茶等多个有简单人物,扇子、茶篮为道具的歌舞小演唱。在茶叶生产形成规模后各地茶商往来频繁,出现了“开茶市”,“收茶市”的节日仪式。茶农与茶商编演了更多有关茶的节目。如瑞金的茶灯调中,有了摘茶、看茶、称茶、算茶钱、送茶的唱段。歌中有了“茶香客”、“茶香姐”的人物。在舂节期间这些节目也用于给茶家、商铺恭贺新年。为了制造热闹气氛,出行时有的举着各式花灯,有的与马灯和花鼓配合演出。马灯有二马、四马两种,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一边跑马一边唱马灯调,围起圆场后也会演一些简单小戏。

花鼓源自安徽风阳,原为两位妇女打着腰鼓(后改为小鼓)边走边唱的卖唱形式,后来受当时新兴的“杂剧”的影响,增加人员,也演一些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戏,人称为“大堂花鼓”。还有一种花鼓又称花灯,在唱完《进门歌》之后,由丑角扮的花鼓公头戴绒帽,鼻上装须,左手拿纸伞,右手拿白纸扇,在锣鼓声中走矮步上场,引出旦角装扮的扎彩头、穿花衣、系围裙,左手拿花帕,右手拿花扇的花鼓婆,二人对舞对唱。此外,还有流行在龙南县南部的“夹湖花鼓”,也是风阳花鼓的一个支流,由板凳龙、銮泡茶、铜钱歌、走马灯、单(双)扇花等组成,以歌舞形式表演,男着丑扮短装,女着旦装,手拿扇子、铜钱棍、小鼓等边演边唱。后来,所有这些花鼓的表演都尽数纳入到茶篮灯之中,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各地也陆续编演了《姐妹摘茶》、《大堂花鼓》、《板凳龙》、《五子等姐姐》、《九龙茶灯》等歌舞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几位茶女为主,加茶童插科打诨或由两旦一丑表演,内容较简单。

三、采茶戏时期

在茶篮灯的基础上,两旦一丑的模式得到进一步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三角班”为基础的采茶戏形式。它渐渐脱离灯彩只反映以茶为主要内容的局限,编演了一批反映爱情、生产、生活等视野更加开阔的小戏,如《四姐反情》《大劝夫》《卖杂货》《大哨表哥》等等。这些小戏都是由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在采茶戏的主奏乐器勾筒的正反弦和锣鼓伴奏下进行演出,采茶戏从此进入了“三角班”时期。但在“三角班”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段很有意义的尝试,那就是《九龙山摘茶》。

《九龙山摘茶》又名《大摘茶》,是一出比较完整的大戏,它是在原来由两旦一丑来演的《九龙山摘茶》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茶女,一个茶娘,并加入了梳妆、挑帘、拨灯、出门、上山、摘茶、摆“天下太平”等复杂情节。先期唱的还是灯子曲牌,用吹打乐伴奏,至清嘉庆末年(1815)经赣县王母渡副榜举人李汤凭加工改编,增加了茶商朝奉前往九龙山收购茶叶、途中落店、闹五更、上山看茶、尝茶议价、送茶下山、搭船回程、接风团圆等情节。剧中人物由原有的六人(四个茶女,一个茶童,一个茶娘)增添了朝奉夫妻、丫环、店嫂、艄婆、仙女等角色。 音乐也改为以高腔、西皮、二凡、梆子腔为主。全剧共13场,40多折。不言而喻,改编者完全是仿照当时的“正戏”的套路,试图使当时已盛行的采茶戏也往板腔型的正戏方向发展。可惜仅此一戏,再无来者。但此戏却以口头传播形式演了一百多年,1962年被改编成大型采茶戏《茶童哥》。

采茶三角班形成以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在赣南各地大兴起来。一首乾隆年间陈文瑞的《南安竹枝词》确切地记录了当时的盛况:淫娃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脚戏,菜茶歌到试茶天。”诗中的营前位于上犹县 西部,是清后由客家移民建立起来的一个繁荣小镇。另清同治《崇义县志》的风俗篇也载¨近复有少年弟子,结束登场,妖娆便环,手戏目挑,口唱淫词,谓之菜茶,亦谓闹花鼓”。采茶戏对社会之影响至深,此处可见一斑。

由于在采茶戏里难免夹带了一些低级粗俗的内容,一度遭地方绅士的强烈反对,采茶戏被诬为“淫戏”而屡遭官府禁演。后来,赣南菜茶戏分路流传到闽西、粤北、赣中、桂东、桂南及台湾等地。

20世纪50年代以后,采茶戏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鼎盛时期。赣南各地陆续办起了十多个专业采茶剧团,数百名艺人得到了妥善安置。人民政府还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专长的青年演员,配备了专职编导人员和乐手,有了专项资金、剧场和排练场地。采茶戏从此走上了城市化、正轨化、正戏化、专业化的道路。演员素质、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经加工改编的《补皮鞋》《钓蜴》《哨妹子》《老少配》陆续进京演出,得到中央领导及首都文艺界的称赞。赣南采茶剧团也逐渐发展到拥有百名演职人员,各行当齐全,配备了中西混合 乐队和灯光、音响设备,先后编演了《茶童哥》《烽火奇缘》《莲妹子》《花灯仙子》《山歌情》等十余出大型采茶戏和《怎么谈不拢》《试妻》等大量小剧目,多次进京演出和参加全国调演,获得过“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等多个奖项。

在实践中,创作人员逐渐摸索出一条发挥原有的载歌载舞表演特色的地方歌舞剧的路子,在剧中穿插了一定份量的歌舞情节片断来展现地方民俗风情,增加了观赏性和艺术效果。在音乐上除适当利用改编一些传统曲牌外,还尽量使用一些客家民间音乐素材,发展创作出全新的唱腔和场景音乐。

20世纪70年代末,由传统的采茶戏《茶童歌》改编而成的戏曲艺术片《茶童戏主》(周云飞、黄玉英主演)搬上银幕。

简介

1677次播放01:10大地春回,万物复,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遇见美丽江西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起源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来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相关诗文

据传说,采茶戏萌芽很早。过去,一般老艺人们都说,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了采茶戏。根据是采茶戏班里供奉的祖师爷田师父,是唐明皇时的宫廷乐师,原姓雷,叫雷光华,因和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于是相携逃出宫廷,流落到安远九龙山种茶为生,农事之余,不忘所好,教农民唱茶歌,玩茶灯,编成了“九龙山摘茶”这出戏,这就是赣南采茶戏的起源。当然,采茶戏不可能是某个人发明的。一般认为采茶戏于明代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关于这一点,明代 文人学士的诗文著述里,有所反映。如,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可见那时,偏僻的乡村里,已有“采茶”的演唱。他还有一首赠别的诗,更能说明当时“采茶”的发展情况:

赣南采茶戏

“粉楼西望泪眼斜,畏见江船动落霞;四月湘中作茶饮,庭前相忆石楠花。”

诗的题名《看采茶人别》,从诗中吟咏的情景看,所赠别的“采茶人”,不是指从事采茶劳动的人,而是指从事唱“采茶”的职业艺人。这艺人在“采茶”的演唱艺术上可能已有相当的造诣,才有可能受到当代名人如汤显祖的深情眷注。可见采茶,已在当时的民间有了深厚的基础,否则,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职业艺人的。

相关戏曲

除上引诗文外,汤显祖《牡丹亭》里“劝农”一出戏,其中有一段戏是表演采茶歌舞的:

……

[门子禀介:又一对妇人唱得来也。

[老旦、丑持筐采茶上,唱:

[孝顺歌]: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

(白):呀,什么官儿在此?

(唱):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

(外白):歌的好,说与他,不是邮亭学士,不是阳羡书生,是本府大爷劝农,看你们妇女采桑采茶,胜如菜花,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下先开百草精,闷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插花去。

[净、丑插花饮酒介]唱:

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茶不煞俊。

……

这段戏写的是南安府太守杜宝出城春游,来到南安(今大余县)的城郊清乐乡劝农,清乐乡的父老,带领乡民们到接官亭迎接。这种“劝农”的仪式,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吏,表示关心农民的一种例行公事;也是官吏们了解民情、采集民风的手段。清乐乡的父老,准备了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歌舞向太守献演。上引这段歌舞,是一对采茶妇女表演采茶的。汤显祖是明朝万历年间人,在他写《牡丹亭》之前,曾两次途径南安,作过逗留,写有诗文,对当地的民风民俗颇为了解。《牡丹亭》的故事,即是以南安府为背景,在选取反映当地民风的歌舞时,必须是民间流传的,才足以表现剧情的地方特色。由此可见,汤所选取的这种采茶歌舞,早已在当时当地的民间流行了。它有歌有舞,有科有目,还有人物、故事,已具备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要素。这就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叶,赣南采茶戏就流行于民间了。

发展盛况

赣南采茶戏发展最盛的年代,是在清代康、乾年间,清人陈文瑞(乾隆时人)有一首《南安竹枝词》,反映了当时民间演出采茶的盛况:

谣哇小唱数营前,裘扮风流美少年;长日演来三角戏,采茶歌到试茶天。

营前,在今上犹县,当时属南安府,是一个山区小镇。一个三角班,能在这样的小圩镇从采茶开始,长日地演,演到试茶结束,这在今日的专业剧团,也是很难办到的, 它说明那时的采茶三角班,已有相当的基础,才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否则,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维持这么久的演出的。

关于当时群众在观看采茶时的狂热程度,信丰县志里有一首《南安吟》描述得极为详细:

“采茶歌,村童扮作妖娥。周历乡里寻瑶,回眸一盼巧笑瑳。纨绔子弟争打彩,持杯谑浪肆摩挲。可怜铁石燕泣口,蚩民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

这首《南安吟》,是县里一个名叫谢肇祯的教谕写的。教谕是学官,他的观点,代表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采茶戏的看法,尽管满含贬意,但反过来看,正好说明当时群众对采茶戏的迷醉,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挖煤工人(铁石口出煤),对“采茶”更是看得“入魔”,哪怕把辛苦得来的钱全洒去,也带着“学得‘阿妹’一声?”的欢乐心情归去。

生命力强

因为采茶戏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它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它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所以,自采茶戏在赣南诞生后,很快传遍与之相邻的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以致粤东农村有句俗语云:“有钱丢采茶,冇钱买笠嫲”,意为因贪看采茶戏,连身上仅有的准备买斗笠的钱都丢给演采茶戏的艺人了。

社会打压

赣南采茶戏在明代自演自娱的“自乐班”时代,是受到社会上的尊敬的。因为当时演出《九龙山摘茶》这类灯戏,内容大都是欢庆升平的,如戏中的摆字灯,就有“天下太平”的摆字表演,所以能为封建统治者所欣赏。 到了演杂套戏的三角班时代,由于剧目的内容,大都是以男女爱情为题材,而表达爱情的观点与方式,又往往与封建的伦理道德相逆悖。如《反情》、《睄同年》。有的还以喜剧的方式,从反面对社会的现实生活进行讽刺、揭露、批判,如《大劝夫》、《满妹贺喜》等等,这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了,认为是诲淫诲盗,有伤风化。从乾隆以后,历代王朝,曾多次下令禁演。如道光四年《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志》载:

“查采茶亦名三角班,妖态淫声,引入邪僻,最为地方之害。……近来竟有听许搬演者,应拘该管约保重惩,以息此风。”

类似的记载,在赣南各县的县志里均有。禁令不仅写在官文告示上,还刻碑勒石,立在乡场墟镇上。如1949年以前,在信丰的小江真君庙旁,还立有这种禁牌,把采茶和烟、赌、嫖、盗一律禁止。

赣南采茶戏遭禁演之后,交上了厄运,再不许进村坊和祠堂,只能在圩尾庙角搭台露天演出,在凄风苦雨中顽强地存活。

赣南采茶戏在其最盛的时候,发展到三十多个班子,之后逐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全赣南只剩下五六个班子,躲在深山角落里,偷偷摸摸地时演时停,真是奄奄待毙,一息仅存了。

解放新生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赣南采茶戏也得到了新生,走上了繁荣昌盛的新历程,成了赣州地区客家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艺术特点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当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尤其又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其表演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

音乐声腔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十分鲜明。根据其调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四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茶腔”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声腔,它节奏活泼明快,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浓厚的田园山野风味。如享誉全国的“斑鸠调”,还有“牡丹调”、“打鞋底”、“上山调”等。“灯腔”是采茶戏的重要声腔,它高亢浑厚,粗犷热烈,旋律跌宕起伏,张弛有致,戏曲味较浓。加上唢呐和锣鼓的紧密配合,气氛炽热,情绪振奋,有如山区人民向上的精神风貌;“路腔”由适应路上行走时所唱曲牌而得名,它特有的轻松活泼、诙谐风趣,为采茶戏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提供了广阔天地。“杂调”娇柔甜美、玲珑华丽,在采茶戏音乐中虽不作主腔,但穿插使用,偶尔出现,点缀情趣,常能起到奇特的艺术效果。在赣南采茶戏唱腔音乐中,不论是茶腔或灯腔,还是路腔和杂调,均广泛运用到衬词。衬词编成顺口溜唱道:上山进坑打“哟喂”,出门赶路“哪嗬嗨”,做鞋绣花“哎嗨哟”,男女对花“扯当扯”。可以说,凡是唱都离不开衬词,甚至还有“唱词不够衬词凑”的情况。

伴奏乐器

伴奏中的主奏乐器为“勾筒”(类似土制二胡),用正反弦顺腔伴奏,用客家方言和赣州官话念白和演唱,约有三百多个曲牌。角色行旦主要是“二旦一丑”(解放以后以“三小”即掌上明珠地、小生、小丑为主),载歌载舞的表演开工,具有浑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诙谐逗趣,极富浓郁的赣南乡土气息韵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当地群众最喜听乐看的地方戏。

表演形式

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特征的除了音乐,当数它的表演开工,歌、舞、戏三者并重。它的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垂涎,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致有人认为是地方歌舞剧,此为三奇。

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步、滑步、铲步。矮子步又分矮桩、中桩、高桩。这是天下戏曲中绝无仅有的矮子步。

单袖筒,这又是一绝。一般戏剧中的水袖都是成双成对、斯斯文文,唯独赣南采茶舞中,只有一个左袖筒。但它却创造了众多的舞蹈术语。如抓袖、搭袖、背袖、遮阳袖、绕扇袖、腋下袖、凤尾袖、穿针引线袖、花篮袖、上抛、下甩、缠腰、绕膝、侧卷翻飞……

美是一种对称,单袖筒似乎是对美的规律的一个忽视,但是,不,赏在舞台上用另一只手的扇子花和它对称起来了,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着特有的矮子步,显得异常独特而有情趣。

扇花的动作甚多,种类繁杂,其中有抛甩扇、装折扇、避风扇、遮日扇、遥望扇、闻花扇、遮面扇等数十种,表现力特强,其中有老艺人留下的有关扇子花的艺诀,如:

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

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

耘、按、抓、抖靠肚面。

三奇三绝的特征是赣南客家人长期生存于山林中的严峻生态环境中的产物。

比如矮子步,客家人生活在大山中,出门爬山,弯腰屈膝,高人也成了“矮子”。聪明的客家人却让矮子步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舞蹈基本步。满山的云雾,满山的云雾茶,姑娘们手提茶篮,口唱茶歌,一边采茶一边舞蹈,小伙们肩担茶叶踏着由矮子步化成的矮桩、中桩、高桩。舞动着单袖筒、扇子花,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赣南客家采茶舞。

又比如,众多的以动物命名的表演身段,那是因为在悠长的山道上,客家人惯与飞禽走兽为伍,动物界无穷无尽的生命之趣,竟使得异想天开的客家人获得了永不枯竭的艺术创作灵感。模仿动物的动作,并干脆用动物的动作来命名,如:猴子洗面、恶狼寻食、狮子开口、画眉跳架、乌龟爬沙、龙头凤尾、蜻蜓戏水、狗牯摆尾、懒猫抓痒、狐狸过岽、蝴蝶采蜜、公鸡啄米、猴子发惊、子(青蛙)过缺、乌鸦晒翅、猫儿探夜等,多达300多个名称。

动物表现生命意识的动作被客家人捕捉到了,不难想象,没有大山,便没有飞禽走兽,没有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提炼,这众多的舞台表演身段又该如何来创造?

小丑及小旦

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二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

正丑

: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爽朗大方、乐观风趣和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演唱时,演员头戴“一把抓(罗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载歌载舞,活泼轻松。表演以“矮子步”、“扇子花”为主,高矮步法相结合,节奏明快,颇具特色。

反丑

:多是一些烟鬼赌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常以一些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互相揭露或自我嘲弄。其表演常摩拟一些动物形象如:“猴子洗脸”、“猴子撒尿”、“蜻蜓点水”、“懒猫抓痒”、“鸡公啄米”、“画眉跳架”、“狗牯摆尾”“乌龟爬沙”等等。脸谱抹白鼻子,步法和扇子花的动作与“正丑”表演大同小异。

小旦

: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表演矫健优美、朴素大方。其“扇子花”比小丑更为丰富,既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其身段动作有:梳妆挑帘、园手摘茶、伞花、开门关门等。其基本步伐有八字步、跷步、踮步、磨子步、磋步、碎步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

传统剧目

6828次播放15:14赣南采茶戏《睄妹子》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100多个,其中一部分已经失传,现保留的传统剧目有90多个。如:《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检菌》、《瞎子闹店》、《卖花钱》、《香火龙》、《阿三打铁》、《五岭之春》、《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满妹添喜》、《睄妹子》、《补皮鞋》、《钓(guai,三声)》等等。这些剧目,多为喜剧,反映了赣南广大劳动群众(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等)的劳动过程和生活片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

推陈出新

赣州采茶歌舞剧团又推陈出新,创作出了《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并进京汇演,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它数十个单项奖。昔日的山茶花,今天开放得更加烂漫。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影响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有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代,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现今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重要演出

2016年10月9日至12日,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复赛在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举行,赣南采茶戏在其中北展示。

2018年4月23日至4月27日,由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南昌市文化馆(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承办的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级研修班在南昌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赣南采茶戏等在舞台上竞相展现。

文化特征

音乐成分

任何戏曲的唱腔,都是将它自身的语言根据情感的需要给予夸张性艺术化的演绎的产物,并与其当地的民间歌曲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在多元化客家文化背景下形成,在客家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赣南采茶戏的唱腔音乐,也自然是以客家民歌为主体,但也吸收了一些圈外的音乐因素。归纳起来,赣南采茶戏的主要音乐成份是赣南客家民歌以及先其落户赣南的各式花鼓调和小调。

一、客家茶灯歌舞、山歌、小调是采茶戏的音乐核心

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泼欢快、载歌载舞的茶灯歌舞,早为民众所喜爱,为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所以,大量的原为茶灯所用的如《摘茶歌》、《倒采茶》、《十杯茶》《拜年歌》、《春谷雨》等都为采茶戏所保留。一些采茶戏中有代表性的曲牌,如〔长歌)是由民间《跌苦歌》改编而来;〔春景天〕由安远马灯调演化而成;〔斑鸠调〕原名《十二月叫》,其本身就是一首民歌,在戏中省去了蚊子、蝉子、金鸡、乌鸦、画眉、猪、牛、猫、狗等,只留下斑鸠、蛤蟆两种叫声;还有〔进坑调〕〔芒冬鸟子〕〔鸟子有叫妹有声〕是原来的山歌调。连原为乞丐在乞讨时唱的一些叫化歌,因其活泼恢谐,琅琅上口,也都吸收到了采茶戏之中。

二、凤阳花鼓是采茶三角班形成的生力军

凤阳花鼓有着丰富的演唱曲目和成套的表演程式,特别是“大堂花鼓”已有一定的戏剧锥形,在赣南早已家喻户晓。它的《板凳龙》直接成了茶篮灯的早期节目。大量的花鼓调如《凤阳歌》《九条河》《身背花鼓》《铜钱歌》等都在采茶戏中保留了下来。在《桃子花开》里还留有“想你花鼓嫂,生得又蛮好”;《长铜钱歌》中也留有“想你花鼓婆,难舍又难丢”的唱词。1953年出版的《赣南采茶戏音乐》一书中,收录的花鼓调就有23首之多。

三、湖南调为采茶戏音乐带来了新鲜血液

正当采茶戏兴盛之时,清雍正末期(约1730年前后),湖南班(现名祁剧)进入赣南,二百年间发展成二三十个戏班,拥有数百名演员、乐手。在百姓眼中,湖南戏是大戏、正戏,套路正规、角色齐全、剧目繁多、唱腔丰富,这一切使得采茶艺人大大拓宽了眼界,一些新编的小型采茶戏大量吸收使用了湖南戏的〔路调〕〔花鼓调)〔对花调〕〔托子(过门)〕。为区别本地调,全部加上了“湖南”二字。同时还引入了一些打击乐的锣鼓经和唢呐曲牌,使采茶戏音乐在吸呐融汇中得到迅猛发展。

四、“杂调”的吸收使采茶戏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广采博纳民众熟悉的各种民间音调是采茶戏的另一特点。这些音调包括当时的市井流行小调和跨地区小调如《孟姜女》《茉莉花》《九连环》《瓜子仁》《补缸调》等;还包括一些曲艺说唱,如《南北词》《莲花落》,以及其他戏曲高腔、皮黄腔、梆子腔之类。这些“杂调”虽然对拓展采茶戏的表现力有很大作用,但也为音乐留下了风格个性不突出,离传统越来越远的“后遗症”。

唱腔分类

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属连曲体,共有传统曲牌近300首。多年来,音乐工作者依其来源,风格内容及使用场合进行了分类,他们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如,1953年出版的由江西省音乐工作组编的《赣南采茶戏音乐》一书,将其分为路调、湖南调、采茶调、彩调、花鼓调、杂调、原始曲调等十类;1962年由赣南行署文教处编印的《赣南采茶戏音乐》则将其归纳成灯腔、茶腔、路腔、杂调四类,各类又依其节奏、速度、音调不同分为原板慢板、滚板、欢板、哭板、念板等板式;1982年赣州地区剧务工作室编印的《赣南采茶戏音乐》(第一集)则将其归纳成为灯戏音乐、茶戏音乐和杂调三个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编印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赣南采茶戏分卷》上,又回到“三腔一调”的分类法。但无论哪种分类都难免有所交叉重叠之处,大概还是“三腔一调”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1. 灯腔。此类唱腔包括民间花灯、茶灯(茶篮灯)、马灯、花鼓中的所有唱段。这些唱段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形象鲜明,气氛欢快热烈,富有动感,结构紧凑,用勾筒或唢呐加锣鼓伴奏。
  2. 茶腔。茶腔是在三角班形成以后所编演的采茶戏使用的唱腔,曲调或缠绵委婉、亲切恬美,或粗犷高亢、激情奔放,均富浓郁的田野风味,适于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其行腔与客家话语调紧相吻合,加上大量衬词,更显其客家特色。
  3. 路腔。路腔原名湖南调,是20世纪初期从湖南传来的湖南路调、湖南花鼓调和湖南对花调等的统称,大部分是戏中人物急匆匆地赶路时所唱。它们节奏活泼欢快,诙谐风趣,多为丑角或丑、旦对唱对舞,配以矮子步、扇子花,十分热烈生动。这些曲牌在赣南经数十年的融汇演化,已经成为了客家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杂调。杂调的来源非常之广。还有不少“先入为主”的杂调转为了“正调”,如《割非菜》《闹五更》《补缸调》等等。所以,杂调的数目确实难以统计,它们可以列为一类,也可以排除于采茶戏音乐之外。这样或许可以使本来很杂的采茶调的风格更统一一些。

伴奏乐器

用于采茶戏伴奏的乐器是勾筒、锣鼓,偶用唢呐。勾筒是一种竹制的二胡,琴杆较二胡短,琴筒较大,琴弦较粗,发音粗犷、宏亮、浑厚而略带沙音,穿透力强。大都只用低把位演奏,很少下把;用指腹触弦,呈内勾状,善用滑指取得前后倚音效果;音域一般保持在八九度以内,更高的音常改由低音八度奏出。有条件时,也会使用两把勾筒以正、反弦搭配,反弦比正弦低大二度或纯四、纯五度。它们使用加花、填空、支声等方法衬托唱腔,与唱腔形成或即或离,或高或低的三条相互依存的旋律线。20世纪50年代起,勾筒逐渐被二胡所替代,虽其音色、音域更纯更宽,但其客家乡土气息大减。

采茶戏音乐的器乐部分不甚丰富,多为吸收民间器乐曲牌。其“托子”(前奏),“串子”(间奏及表演配乐)曲调较多,可据腔种、剧情、用弦的不同灵活选用。

代表剧目

18万次播放05:10请看戏曲《打猪草》《春香传》,此音只应天上有,精彩绝伦的表演3万次播放05:56易晓艳演绎采茶戏《补皮鞋》,一颦一笑动人心弦,完美|青春戏苑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有《南山耕田》《打猪草》《九龙山摘茶》《妹子》《同年》《钓》《上广东》《卖花线》《大劝夫》《四姐反情》《补皮鞋》《补缸》等代表性剧目。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在全国放映,新编现代采茶戏《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也先后被搬上银幕。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赣南一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先民落户当地后以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戏,已成为凝聚客家民心、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是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

传承人物

陈宾茂,男,1946年10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赣州市申报。申报项目: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保护措施

2013年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文,同意在江西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在赣州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获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