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
生活方式
转行
行业
转行规划

转行该如何重新选择行业?

本科毕业后我已经在沿海三四线城市(舟山)做信贷员两年,所在公司没有发展前途和晋升空间,我本人也不喜欢信贷员的工作,所以考虑转行。说来惭愧,大学学的国际…
关注者
6,875
被浏览
2,100,529

269 个回答

从建筑业转行做互联网,转行一年半,从市场推广专员,做到了市场负责人,收入翻了好几倍,想把所有转行的经验告诉你。

转行后,一直有朋友来咨询我转行的问题,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共同特点: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不知道什么行业好,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转行。

我个人的建议是:

在决定是否要转行之前,先做个职业测评,了解一下你的个人优势,找到一些有可能从事的方向。

九型人格专业测评

如果你还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建议做一个九型人格的职业测试,这是目前斯坦福主推的,最权威的职业优势测试方法(网上不好找,可以微信搜索“小强职场说”进行测评)。

虽然可能并不能给你十足的建议,但是能够让你基本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优势点,然后结合优势,找到一些可能从事的职业方向。

比如产品经理,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要求很高;

用户增长,对一个人的细节洞察、数据分析能力要求很高;

......

总之,这个建议是告诉你,在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之前,请不要到处尝试各种基础岗位,因为这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关于个人优势,我再推荐一本《现在,发现你的优势》,空了可以翻来看看。

下面开始正式帮你解决问题:

第一、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转行?

第二、你应该选择什么行业?

第三、怎么做才能进入这个行业?

第四、关于在新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你为什么想要转行?

每一次有人来咨询我转行的问题,我都会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要转行?

有人说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夕阳行业、有人说自己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也有人说公司业务状况不好,同事关系不好处理等等......

但是,他们里面真正决定转行的人并不多。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叫小雨的女生,18年6月份的时候来找我沟通,说自己想要转行,当时给了她一些建议。我以为她会参考去行动,结果她11月又来找我诉苦,说自己过得很痛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问她之前为什么没有按我的建议去做,结果你猜她说了一句什么?

她说自己在这里工作,虽然很痛苦,但是一想到转行的代价,要放弃之间所有的经验,就觉得难以承受。

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叫“沉没成本”的概念。

大意就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而转行最大的阻碍就是“沉没成本”:你大学所学的专业、你过去所有的工作经验、你现在所拥有的舒适区......

当我们过于在乎“沉没成本”的时候,其实是最痛苦纠结的,你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足够正确,你也不敢选择改变。

与其纠结,不如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要转行?

我相信不会有人是为了吃苦转行的,对于我自己而言,转行的目的在于:

追求一种更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于是,我仔细分析了自己从事的工作,发现它除了能够带给我基本收入的增长,基本不能带给我任何幸福感,所以我才最终决定转行。

基于我的亲身经历,给你的建议是:

看一个行业或者工作,不要只看眼前的状态,而是更应该关注5年后、10年后的状态。千万不要为了短暂的舒适区,放弃了更大的森林。

关于行业报告,智联招聘每年都会发布相关的行业报告,你可以自行去下载看看。

二、应该选择什么行业,什么岗位?

行业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的天花板。

例如你选择了一家行业下游的公司,这个行业的规模也许是10个亿,分流到各个公司,可能人均收益的天花板只能到10万,你在原地怎么努力,都没办法突破。

市场需求和规模只有这么大,人均效能上不去,未来发展必定受限。

如果你选择一个行业上游的公司,市场规模是万亿级,那么在这个市场上,你的发挥空间就是前者的上千倍,你个人的职业起点和天花板,也会高很多。

这是关于行业的选择,还有关于行业的更迭:

行业周期

有很多人会抱着把某个行业一直干下去的信念,但是朝代有更替,行业亦有兴衰。

在行业更迭的浪潮中,其实很难一直处在黄金时代。

今天你选择了一个大好的朝阳行业,也许过几年这个行业就衰落下去了。

就好比前几年大热的建筑业,现在由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完善,就会逐渐地进入收缩期。

应该怎么做,才能在行业更迭的浪潮中成长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大佬都给出过答案:保持终身学习,跟随行业成长。

在我决定转行离开建筑行业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自己可能想要从事的行业:金融、房地产、快消、互联网......最终我选择了互联网行业

原因很简单:我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有足够的生机让我去发展。

关于行业选择,我给你这样一点建议: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会的变化!!!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会的变化!!!

一定要注意到政策和社会的变化!!!

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其实是:

未来是消费升级的时代,人们的需求将不断进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衍生出来很多红利:

线下新零售、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升级、智能家居等等.....

未来行业的红利,很多都和互联网密切相关,所以,为什么我选择离开传统行业,也是这个原因。

那么行业选定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岗位切入呢?

我认为需要考虑这样几点:

1、在未来5-10年,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最近两年,人工智能频繁亮相新闻头条,足以让人恐慌。

阿里的未来酒店,没有一个人,全是AI全自助入住和服务;

电商行业,人工智能逐步代替真人客服,情商不差真人,甚至还能给你讲几个笑话;

教育行业,人工智能也开始入侵......

也许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就会像当年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工一样,取代掉很多工作。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就应该避免选择一些准入门槛低,重复性高的工作。

当初选择做互联网运营领域也是这个原因,因为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需要洞察和理解人性,所以短时间还很难被Ai取代。

2、有足够高的天花板

为什么快递员的待遇比大部分白领还要高,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从事?

因为这是一个天花板非常低的行业,未来的职业想象空间很有限,而且被取代的风险很高。(说得简单一点,脱颖而出的概率太低了)

所以在选择工作或者行业的时候,职业天花板也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这决定了你未来的纵向发展空间。

如何知道一个职业未来的天花板呢?

其实很简单,去招聘网站按照条件筛选一下5-10年这个区间的招聘岗位,基本上就可以发现还留存有哪些行业和岗位了。

数据来自智联招聘

通过这张图,基本可以了解到,5-10年经验的岗位,机会比较多的不再是某个单一技能或者单一业务线的能力,而是需要综合业务能力的岗位——比如管理+专业线、业务线负责人等等。

有了这些参考,我们在选择行业的时候,就可以有侧重地进行选择,否则一不小心选了一个发展慢、晋升渺茫的工作,后悔都来不及。

3、需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很多工作虽然很挣钱,比如做黑五类的产业、网络灰色产业链,但是如果这件事情游走在法律边缘,还是不要碰。

像当年做互联网黑产的一些“大佬”,有些现在还在牢里关着呢。

对了,为了方便你决策,你可以根据这张表来决定你的职业选择:

说一下这张表怎么用:

首先,把你对工作的相关考虑因素都放在这个表里面

然后,依次在工作价值一栏填写现在工作和目标工作的各项分数(自己设定)

最后,把工作价值这一栏求和

这样,你就分别得到了两份工作的价值总分,对比两个分数,我相信你心目中自然会有权衡。

三、怎么做才能进入这个行业?

面对一个陌生的行业,怎么样才能切入,我刚打算转行的时候,就走了很多弯路:

刚开始想入行运营,于是在招聘网站跪求HR,结果发现并没有任何卵用,HR根本不搭理你。

后来想通过看书学习知识,发现看了几本书,结果就知道了一些概念,没有经过实操,反而是越看越虚。

直到在一位师兄的引导下,开始系统学习理论,实操做项目,拿到了一些成绩之后,才总算是踏进了互联网的大门。

......

所以,千万不要想当然地去勾搭HR~

我转行互联网的经验,全部都总结在这篇文章里了,应该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最后、关于在新行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在我将入职互联网公司之前,一位学姐给了我这样一句忠告:

入行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后来我发现的确如此:互联网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进化的行业,知识更新迭代的周期太快,作为从业者,只有不停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

也就是说:必须快速建立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人脉资源壁垒、职业技能、底层逻辑。

在公司,结果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能将个人价值最大化发挥。

转行后的成长,我想跟你分享这样几点:

1、先在站稳脚跟,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何站稳脚跟,我这里有3点建议:

1)了解公司的业务及其竞争情况

公司的业务是做什么的,目前行业竞争情况是怎么样的,公司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不同行业,不同的竞争情况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司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例如:你进入一家新兴的电商平台,但是这个行业已经有很多巨头,那这家公司就注定了很难做成像京东、淘宝这样的大平台,顶多成为某个领域的小而美的产品,做某一个垂直领域,例如:生鲜、00后市场、母婴等,挣一些他们不挣的钱。

这个时候,初创公司互联网运营的目的找到种子用户,进而验证产品的模式是否能够走通。

所以这个阶段公司不是要把业务量瞬间爆发起来,而是小心验证,快速迭代,如果证明模式可行后,接下来才是快速扩张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增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公司是野蛮成长的,核心目标是快速的用户增长和业务增长,所以增长就是这个阶段的最主要任务。其他的所有事务,都是为了增长而服务的。

所以,我们这个阶段在做汇报的时候,不求PPT有多好看、数据多么完整,而是好用、核心数据完整,你更多的时间需要放在更核心的事情上。

至于公司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稳定的阶段了,这个时候,把用户价值最大化、品牌价值最大化就成了重要的事情。

2)小步快走,快速验证和反馈

初入一个行业的时候,除了公司已经给到的培训,我们始终要养成一种“自我迭代”思维。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去思考一些公司业务逻辑相关的内容。然后找到自己岗位的核心指标,刚去公司的时候就是将这个核心指标做好。

然后在自己工作的职责内,小步快走,找到最有效的出成果的方式。

3)法无禁止即可为

第一次听说这句话是从张君那里,意思就是说:

凡是没有规定不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对于这一点,我的感受很深刻,刚开始我进入公司的时候,本来是负责广告投放,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产品目前还并没有具备投放条件。

所以在工作之余测试内容营销,经过测试之后发现:这条路竟然很容易就走通了,于是扩张团队来把内容营销这件事情持续做了下去。

从这件事情,我得出一个经验:人不要被自己的岗位所限定,当你认为某个事情或者业务值得做的时候。

先去进行小范围的测试,然后反馈给上级,如果这件事情值得持续做,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会这个业务的负责人。

2、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任何一家公司,个人能力永远是服从于团队的。你可以全面发展自己能力,但一定有一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举个例子:

销售文案专家关键明,从月薪300的文案小白,到后来进入奥美,离开奥美出书、自己创业,一直都沉浸在文案领域。

虽然关老师在新媒体、社群运营方面都是高手,但是人们认知他是基于文案大师这个IP。

在工作之中更是如此,CEO也不是全能的,很多能够成为CEO的人,不是因为他的各方面能力很强,而是战略规划、管理能力突出。

所以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职业发展中,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例如在运营领域:

分为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又可以进而细分为微博、知乎、微信、抖音头条等)、产品运营(优化和迭代产品)、用户运营(用户活跃、留存、付费、口碑等)等等多个方向,很少有人精通多个方向的,因为运营这个圈子涉及的领域太广了。

那么在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不应该见一个运营岗位就去试试,而是从一个垂直的领域做起,成为管理层之后,再考虑横向技能的拓展。

3、把死磕的精神发挥到底

认定了一个方向就坚持下去,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但是聪明人用笨办法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很少,这些人无一例外就成了高手。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

关于我: 小强-斜杠青年|知乎专栏作者|创业团队运营负责人

微信公众号:小强职场说(ID:littleQ94)

编辑于 2020-04-25 15:11

这曾经是困扰了我整整一年的问题,好在现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行业、适合自己的工作,薪资有了一个大幅度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新工作让我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以前丧到谷底,但现在干劲十足,感觉未来可期。

我之前是一名建筑行业的工作者,是很传统很传统的那种,需要跑工地、应酬,跟各个金主爸爸斡旋、熬夜赶工期。现在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运营团队的小leader。就我自己的经历还有周边人的经历来看,选对行业真的很重要,它几乎可以决定你未来的发展:你的职位级别最高能到小主管还是公司合伙人,月入5W是需要10年还是3年。

从萌生转行的意愿到敲定行业+具体岗位,我花了差不多8个月,我的选择过程以及经验是这样的,都是些实用和落地的方法:


0.转行,我真的想清楚了吗?
1.如何选择行业——我自己的路径:排除-学习-尝试-选择
2.进入到新行业,你需要付出的


0 转行,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这段其实和这个问题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还是想说,转行真的是一件大事,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吧。因为我发现一些人想转行是因为他们想逃避现实,而不是因为行业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想寻求一个更好的出路。

我的一个朋友,她是一名编剧,本身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但是前段时间事业上不顺利,项目一直推进不下去,一直干些基础的琐事,整个人很丧,看见我和周边一些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做得还不错,也想改行。但我们都觉得她的低谷是暂时的,只是因为没收到正向反馈而冲动,还没到非转不可的那一步。

那么你为什么要转行/转岗呢?

我觉得像以下情况,才是一个理性的判断:

A 这个行业严重消耗了你的身体,威胁到了你的健康或者影响到了你的生活,不利于家庭的经营。比如护士需要值夜班,地质勘探员长期不能回家。

B 行业进入到衰退期,没有前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相反,去到一个夕阳行业,再有能力的人也无法把价值最大化。

C 挣钱少,根本满足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D 职业天花板低,而你本身追求的是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健身教练,除了升任店长、或者自己开一家健身房或者健身工作室,我想不到更广阔的发展方向了,一眼就望到头。

E 你不喜欢这个行业,你不喜欢这份工作。这个真的没办法,虽说工作本来就让人喜欢不起来,但干自己本来就讨厌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比如我是销售,需要应酬,需要带有目的地跟人交流,我就很方案。

这些都是原则性的问题,你原有的工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转行是水到渠成的。你要想好你要的是什么,这个行业能不能满足你想要的,不能就走,其实很简单。


1 我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的?

A 反向排除+正向挑选

a 反向:排除我不喜欢、不适合我自己的行业

我是一个普通人,小时候没坚持下来任何一个特长,长大后也没培养起一个正儿八经的兴趣爱好。作为一个无特长无爱好无主见的三无人员,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但,我知道我自己不喜欢什么呀。

比如我很看重行业氛围,严肃、严谨、规规矩矩看重权威资历,古板僵化的行业,我不想搞司法、科研,相对应的,选公司我是不想进国企、事业单位的(虽然我也进不了)。

比如我很看重对不对我胃口,我压根就不感冒的,能源、金融、通信,直接pass,连听到这些词都头疼,更别提我要天天跟这些东西打交道了。

反过来一想,自由、气氛活跃、年轻有活力,重能力而非资历,且我非常感兴趣特别想要了解的互联网行业正合我意。

总之,你看重的条件都可以成为帮你筛掉行业的理由,帮你达成理性的选择。

b 正向:我喜欢什么?或者我不讨厌什么?

其实严格来说,我自己找一找还是有些喜欢的、稍微能拿得出手的爱好的。比如追剧刷综艺、比如美妆护肤、比如减肥塑形、比如学英语考证。对应的,你可以选择影视行业、美妆行业、教育行业。

那么这些都能成为我转行的方向。


B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感受

一句话,转行前可以自己试着学习一些行业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可以尽早判断你适不适合这个行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我是意外发现这个方法的好处的。我曾经受一个朋友的影响想转行做会计,自身也不反感,于是我真的去学了会计,报班靠会计从业资格证,但学着学着,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干这一行,我不喜欢背公式,和数字打交道原来那么无趣,我是个马大哈根本做不过来这么精细的活儿。

后来通过这个过程,我及时止损,省了报名费、时间和精力。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选行业上,有好多小伙伴看了我的转行互联网的经历之后,给我评论,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互联网行业、适不适合干运营。

其实你自己实际去一接触就知道了,只有你自己了解你自己,在网上找一些学习视频看,买些书看,你会有自己的感觉。


C 实际真正去干这一行看看

不要怕选错了行业浪费时间,就像我从不后悔我选择了土木行业,因为它让我彻底明白了我根本不适合这一行,包括施工单位造价员、设计院画图、房地产公司项目经理……帮我一下子派出了好多不合适我的岗位!

想转行真的不要停留在“想”这个字上,要去做去尝试才能找到出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就像我做了互联网运营之后,真正觉得这是一份适合我的工作。

我喜欢活跃的工作氛围,互联网公司欢乐多逗逼多,不论资排辈,谁行谁上。

我喜欢灵活的工作内容,不愿意当一颗螺丝钉,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接触新的项目、要去学习新渠道的玩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以目标为导向,只要你达成目标,方法你自己可以选择。

我想要有广大的发展空间,我想要高薪资。从运营,我可以做到运营主管,以后还可以负责产品、当上总监、自己创业。弹性很大。


D 敲定你最终的选择,然后拼命努力

按照这个步骤来,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奔吧!但你想干什么不意味着你就能干什么,鬼知道你得为你的选择付出什么!


2.为了进入到新行业,我付出的

我自己的准备过程,经历了大概1个月的理论知识掌握+1个月的实际练习

理论学习
时间:0.5个月
方式:看课
系统学习互联网行业的常识性知识+get互联网思维
记的众多笔记之一


主要的攻克点:

1.作为一个转行者,填补行业空白,搭建起行业框架

2.掌握互联网行业的做事方法、思维方式


实际操练
时间:1.5个月
方式:边学边做
以实操为主,听课次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get技能

主要攻克点:

目标岗位必备的基础技能,eg:

1.文案撰写

2.数据分析

3.自媒体平台的操作

4.社群运营


结果就是我自己45天,学了100+节技能课,写了5个知乎回答,推送了8篇微信推文,组建了一个20人的学习成长群。而且,前提是,我是一个语文不好,高考之后再没写过文章的人。

我做了这些工作,

写了3篇文章(其中修改了5次才完全合格),盘点型、经历型、思维型文案,每一样都写出来给老师看,get文案基本工。

运营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知乎账号,增加粉丝数、文章阅读量、点赞数……积累这些数据,面试的时候给HR看。证明我是一个会做自媒体的人。

当时做的一个公众号,从0到1运营3个星期之后的真实粉丝数据:

勾搭和我一起学运营的同学,成为群主,每天分享内容、维护群秩序、促进群活跃度,锻炼自己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找工作
时间:5天
方式:刷面试课、写简历课,在网上搜面试经验的文章并消化
精心制作简历+认真准备面试,我拿到了5份Offer。

主要攻克点:

1.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怎样写简历让HR给我工作机会

2.面试时,语言、姿态怎么表现,建立HR对我的好感


最后的话:

经历了前前后后两个月的准备,我最后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无愧自己的努力,也无愧这8个月的纠结、焦虑和迷茫~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选对行业真的只是开始,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面的行动!因为你不开始做的话,只是空想,现实得不到任何改变,只有去做去尝试了,才会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路。

关于转行做运营,需要哪些技能,应该怎么学习,我写过一篇很走心的干货回答,你可以看看:

这个回答是我自己详细的转行过程:

这个回答是讲0经验的小白应该怎么学习准备,顺利找到互联网运营的工作,说的很仔细,

这个回答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怎么get新媒体运营技能的,

这篇是我自己总结的转行前后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变化,尽量做到描述客观,你可以看看,

这篇是面试经验分享贴,适合有求职需求的小伙伴:

----

谢谢你看到这里,转行不易,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

编辑于 2020-08-13 15:42

看了这么多转行的,转互联网的,最多的就是什么土木工程、建筑专业,零经验去做运营啊做产品啊。

看破不说破,这一类人自己看看有多少,啪啦啪啦说一大堆,然后下面放一个自己的公众号。“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更多内容为您详解”。这是干什么?无非就是想拉人嘛,引流嘛,增粉嘛。

为什么说大多数说自己是建筑行业土木工程转行的呢?传统建筑和互联网的联系基本没有啊,大家一看,“哇!好厉害啊,这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都能成功转行,我要学习,我要关注!”

有意思嘛?运营人员的缺口是大,但还没大到互联网潮流刚兴起那会儿,要是刚开始的时候稍微对互联网有点兴趣,懂点儿相关知识就能入行,以前一句话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没听说过?

现在你要去做运营?“面试官你好,我之前做的是土木工程,但我看了很多书,百度了很多知识,我了解运营的模式和渠道。”“有自己的作品吗?自己做过公众号吗?你的抖音粉丝量多少?用‘白马王子救公主’为核心写篇文案出来”“那个我还没实操过。”“滚蛋!”

做产品?“我知道用户需求,我沟通能力很好可以对接运营和研发,我懂增长的知识。”“给我做个原型出来。交互怎么做?写个简单的JS框架出来。什么叫给研发提的无理要求?社交产品应该有什么功能?”“我能在工作中学习”“滚蛋!”

现在互联网没那么空虚了,不是大家都在起跑线的阶段了。这个时候比的是快速增长,谁还有时间给你招几张白纸进来慢慢培养?人力成本不要钱?再说了近年来互联网资本市场趋于冷静,就连前段时间最风口的零售生鲜都倒了一家又一家,融资的钱是拿来招屁都不会的人?等于战场上要个统领十万人的将军,你去菜市场找了个屠夫来,就凭他说了一句:“我敢杀人!”拜托,他只杀过猪,杀过人吗?纸上谈兵谁不会。

不排除有真正成功转行的,但那些都是下了真功夫,私下里有过实操经验的,要不然你就去找个行业里的人先带着学习,别披着一身毛皮就去应聘,结果肚子没一点消化的饲料。

那些为了增粉的,也别害人了,我做了这么久的猎头,校园招聘,低端招聘,rpo都接触过,就没看见一个岗位是那种“招聘运营经理,要求物理专业、百度过相关知识即可”。

本来人家可以好好在专业领悟沉淀发展的,被你们这些人一通忽悠,天天抱着手机看你们的公众号,十个有九个都得把自己耽误了。

编辑于 2021-01-14 18:44
虽然现在看起来我已是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大 V但你一定不知道2008 年时我为了顺利从传统行业转行进入互联网前后花了 2 个月时间到处求职也没人要
我甚至一度愿意自降身价以 3000 元的月薪我之前在日企做销售的薪资已经是万元水准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做了无数尝试后仍然被拒绝了

在创业做三节课的过程中我也无数次面临用户针对转行提出的各种困惑——

» 想要转行做产品经理甚至愿意从月薪 1 万元降到 5000 元还找不到特别合适的机会怎么办

» 想要转行做运营但人家招运营都要求有实际经验可身在行外哪里能得到经验

» 连续 3 年尝试转行都不成功学了很多课程也没有用有点绝望了怎么办

» 在传统行业做了 8 年已是一个小团队的管理者但从来没做过互联网现在想转行需要完全从零开始学一些东西吗

针对所有希望转行到某个行业但面临无数障碍不知该怎么办的读者我想给一些建议因为对互联网行业更加熟悉所以我会以转行互联网行业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接下来的所有建议对其他行业也具备普适性

对于每一个想要转行而又遇到障碍的人可以逐次问自己这样 4 个问题——

问题 1你在转行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到底是技能还是认知

一个人从 A 行业转行进入 B 行业往往会面临两类主要障碍——一是新技能的习得二是思维方式认知的转变和升级

前者比方你想要转行做在线推广但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跟在线推广相关的事包括文案渠道开拓数据监测和分析等啥也不会

而后者则比方你和一个朋友同样拿到了一个货要卖你可能只能想到老老实实找渠道线下发传单电话销售等形式人家却能想到一大堆比如线上社群合作分销众筹大 V 朋友圈背书甚至是货本身以超低价格出售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盈利等稀奇古怪的玩法

而这两个障碍对不同状态的同学来说要关注和解决的优先级事实上是很不一样的

通常来讲我的建议是——

假如你的工作经验在 2 年以下自身尚不具备某项过硬的业务技能比如销售文案策划等都可以视作业务技能过硬的意思就是你能通过该技能带来显著的业务成果的话你应该重视新技能的习得大过思维认知的升级

而如果你已经有了好几年工作经验具备某项非常过硬的业务技能或者自己能够独立负责一项小业务比如已经是某个线下店的店长负责门店整体收入那也许你应该重视思维认知的升级大过新技能的习得

问题 2你想要转行的目标切入点或岗位是否清晰

这基本是超过 60% 的转行者会陷入的一个大坑——他们往往对自己选择转行的切入点的认知是非常模糊的

我经历过无数这样的场景——

A老黄老黄我特别想要转行做运营但努力了很久听了很多课都没什么效果还是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

运营仍然是个宽泛的概念你能不能再具体说一下你到底想去一个什么公司的哪一类运营岗这个岗位具体要做什么解决些什么问题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你是否都已经具备

A哦……好像不知道没想过那么多……

所以很多人转行的障碍从来都不在于他们的意愿够不够强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自己转行的切入点在哪里想应聘的那个岗位是什么有哪些工作要求哪些能力要求自己已具备哪些自己尚未具备

当一个人把问题切割到这样的颗粒度后有针对性地补足自己尚未具备的能力转行也就更可能实现了

举例假如我想要应聘一个电商 APP 的商品运营岗并已知该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是 3 个——

1日常商品上下架和商品库存的管理比如定期清货和补充库存

2对该商品的年销售额负责通过数据监测和数据分析找到行之有效的手段协调各种资源提升该商品的整体销量

3负责该商品详情页的包装和设计提升商品的详情页转化率和好评度

这样我就可以明确对自己进行评估比如上面的1我自信能做好没问题23好像从来没有做过接下来我就需要针对性地先补齐23的能力至少要知道一些解决的思路

所以转行之前最好先把转行的切入点了解清楚

问题 3围绕你想要提升的东西你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这里我们先要承接问题 1 说一句你当前需要重点提升的是技能的习得还是思维认知的升级适合采用的学习方式会是非常不同的

直接说几个原则性的东西——

1如果业务技能还不扎实直接进行大量思维认知升级的学习很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就像当我们无法在做到上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和临界点之前我们知道得越多往往越痛苦

2要解决技能习得的问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训练而不能仅仅看一堆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看了运营之光100 遍却连一段文案都没练习写过相信我这本书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3要解决思维认知升级的问题关键可能在于你要进入一个高质量高段位的圈子中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业务交流碰撞而不是依靠看书看干货

相信我如果不是基于某个具体的业务比如一家网店的经营找到一群对此有深入理解的人比如至少五六个网店做得还不错的人进行大量密集的沟通和辩证讨论甚至还要有一些实践所谓的思维认知升级其实很难实现

在技能提升上可以再说一点建议——如果你想要提升具体技能其实大部分转行的朋友面临的都是技能问题通常靠谱的方式有几种

1自己尝试着刻意练习并依靠自我学习进行突破比如试着做出个几千粉丝的微信公众号

2尝试着参与到一个能给你提供实践机会的组织或团队中义务为其劳动并获得指导和反馈

3参与某个能够给你提供大量真实实践机会和高质量反馈的课程

一般来说上面的1只适合极度自律或自我学习能力超强学习速度超快的人2有时可遇不可求至于3则更适合大多数人

在此多说一句如果选择3我相信三节课的很多课程都值得你考虑为了不影响你的阅读这里不多表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关注三节课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问题 4你对于转行是否拥有合理的心理预期

关于转行后的薪资等预期不妨也给几个原则性判断——

1如果你已有非常过硬的业务技能转行时不妨优先考虑那些能让你的核心能力有更大发挥空间的机会这样转行更可能获得薪资增长空间比如从传统出版社编辑转行去做知识付费或者来三节课这样的公司做课程产品经理

2如你的业务技能还不够过硬或者转行后过去擅长的技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那么最好做好降薪的心理预期这样会让你的心态更平稳比如说一个在环保局做水质监测的同学想要转行去做运营

3在很多行业内人才的两极分化都是相当严重的也就是低端人才过多但高端人才极度稀缺类似在互联网这样的行业工作你的职业发展每上一个台阶薪资都会有可观的变化最后无论你在产品运营营销内容等任何一个领域成为 Top10% 的顶级选手都能获得年薪 80 万元以上的回报

4最好结合现实想清楚你看重的是短期 2~3 年的收益还是长期 10~15 年的收益如果看重的是长期收益那至少 3 年内都可以把短期收益的权重降得极低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成长速度和空间

工作 0~5 年面对多个职业机会如何选择

从 2015 年创办三节课以来我被人问过频次最高的问题之一莫过于——我现在手里有好几个职业机会和方向该如何选择

这一问题对于从业经验在 5 年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还不错突然面临多个职业机会的朋友显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当你在职业生涯头 5 年里已经经历过多次换岗换行业的动荡时这样的选择显得更难更令人困扰

当然我也想强调一点——

我谈如何选择的基本前提是你要有得选如果你基本能力还十分薄弱在求职市场上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空间那这一节的内容你先不用看了——这时候你的第一要务是提升你的能力先让自己有得选

为了让这一节的讲述更加生动不妨引入我遇到过的 3 个真实的例子他们都是有 2~5 年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在不同状态下遇到了如何选择的问题并前来咨询我

下面是这 3 位从业者的情况——

1小 A有两年工作经验有英国留学背景职业生涯的前两年在一家创业公司负责一个线下办公场地租赁的项目岗位是运营在该项目中他做过的事非常多负责过项目推广做过线下办公室装修谈过商务合作做过一些小的线上活动……简单来说是典型的做过一堆打杂工作的状态

当前小 A 没有一项特别专精的技能但学习能力还不错中等偏上

小 A 目前手里拿到 2~3 个 Offer有的是小公司有的是知名的大公司且每个 Offer 都是不同的行业小 A 自己对于行业没有明确的倾向和要求对于自己最擅长的能力以及将来往哪个职业方向发展也不是那么明确

2小 B有 4 年工作经验学历背景一般过去 4 年中前两年在一家公关公司做过很多大型活动的策划执行接下来一年多跟着一个老板参与了一个体育类的创业项目中间也接触过很多工作比较杂

小 B 的特点是项目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比较强在团队内进行沟通协同和推进项目方面能力突出其他技能不明显

因为有此前参与创业项目的经历小 B 的学习能力和野蛮生长能力比较强给他一个之前没有干过的陌生的事情他总能快速找到方法和途径去学习到一些窍门把工作推进下去而不需要上级把所有工作都安排得非常明确才能推进执行

从个人意愿来说小 B 希望进入金融行业发展短期他更看重成长速度希望在金融行业沿着运营相关的岗位持续往上走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小 B 手中同样有 3 个机会其中一个是 BAT 级别的大公司的金融业务另两个则是专注在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都希望他负责一个独立项目小 B 面对这 3 个机会也同样感到犹豫

3小 C女生人大毕业学历优秀当前只有不到半年的工作经验个人擅长内容相关工作长期在写小说将来也希望以内容和写作为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方向

从短期看她更关注自己的成长速度长期来看是否成为一个管理者负责一个独立业务目前还不确定

在短期选择上对于薪资收入她有一些最低底线的预期

当前小 C 手中也有几个选择一是去一家较小的创业公司做新媒体运营二是去一家媒体做记者三是去某知名出版社做编辑四是跟着一个自媒体大 V 做他的助手

面对这 4 个机会小 C 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你会看到在上面 3 个人的职业选择中很容易面对这样一些两难纠结型选择——

»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 是去成熟一些的业务部门还是去成长型有潜力但也有风险的业务部门

» 是追求专精还是谋求更加全面的发展

» 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如何平衡

针对这样的两难纠结型选择我总结了一套4+4方法帮助大家思考和判断第一个4是拥有4 个基本认知第二个4是叩问自己4 个问题我们先从4 个基本认知说起

基本认知 1如第 2 章中所说一个人的职业成长有两条一级成长曲线分别是技能曲线和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成长曲线唯有第一条技能曲线达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条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成长曲线才会开启

而对工作 5 年以内的从业者而言可能要优先考虑技能曲线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然后再重点考虑商业认知/系统思考层面的提升

基本认知 2一个人在职业成长中要想最终进入通关状态终极出口只有两种一是成为一名顶级专家二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操盘手

基本认知 3头部效应无处不在无论是短期在一家公司特定岗位上的发展还是长期形成自己在整个行业内的竞争力如果无法成为头部选手将无法获得更大的收益也会面临掉队的风险

另外如果你真的很难做到在当前赛道中成为头部赢得竞争也许可以考虑向回一步先退回到次一级难度更低的二线战场中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头部选手再携带二线战场所获得的头部势能重返原有的一线战场

基本认知 4这是之前没有提到过的认知在一个商业组织里可能存在 4 类不同的业务部门在 0~5 年阶段里你面临的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都会是这 4 类部门中的某一个

这 4 类业务部门分别是——

1成熟核心业务部门

2探索型业务部门

3成长型业务部门

4非核心业务部门

所谓成熟核心业务部门指的是在一家比较成熟的公司和组织内构成业务最强壁垒和行业竞争力的部门也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生死存亡的部门

典型比如——

» 百度负责搜索产品和商业广告产品的部门是百度最核心的两个部门

» 腾讯内部与社交关系链广告有关的部门或者用户和收入规模极大的游戏工作室等都可能是腾讯的成熟核心业务部门

大家必须理解一点如果一家商业组织能够健康地发展起来形成规模那么在它的核心业务分支下面必然存在一套高技术含量的较为复杂的工作方法和模型

比如百度的商业产品的架构流量收入模型或者其搜索产品的搜索结果排序算法搜索关键词匹配策略等都会是百度这家公司非常核心非常有竞争力的东西假使你进入类似这样成熟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学习和掌握了很多这样的复杂工作方法和模型那你在行业内将具备更高的价值和竞争力

第二类业务部门是探索型业务部门

一般来说创业公司或者负责大公司里的探索型项目或全新产品线的都属于探索型业务部门

在一个探索型业务部门里巨大的机会和风险会并存——如果一个探索型项目获得成功并发展壮大作为早期成员的你一定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在探索过程中产品方向业务模式等反复变化这是探索型业务部门的常态

行业内我们看到的探索型项目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很多例如微信就是探索型项目成功的巅峰代表——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 2012 年前后腾讯内部至少有 6~7 个团队都在做一款类似微信的产品只不过其他几个团队最终都失败了而已

第三类业务部门叫作成长型业务部门

成长型业务部门其实是探索型业务部门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说相比探索型项目而言已经形成了产品模型和业务模式的基础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快速增长更关注增长速度和效率

如果以一个创业公司来看处于 A 轮到 B 轮融资阶段的创业公司大抵近似于成长型业务部门的状态

如果以大厂来看2017 年上半年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或者 2017 年下半年到 2018 年上半年的抖音都是成长型业务部门的典型

第四类业务部门是非核心业务部门

这一类部门在一家商业组织内通常不直接对核心业务目标负责一般工作压力不大也比较稳定

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一家公司遇到困难或危机需要裁员往往第一时间对这样的业务部门开刀

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支付宝或腾讯的公益频道这并不代表公益不重要或没有价值或者某些行政等职能支持部门就属于这一类非核心的业务部门

我认为在实际进行判断时你需要逐次通过4 个问题来帮助自己决策

问题 1——

你是否真的追求远超于其他人的成长速度并愿意为此承受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你的短期现实生活压力如何能承受的最低收入预期大抵处于什么水平线

这里你必须理解如果你想找一个收入很高成长空间很大有很好的领导带你公司也很知名工作机会稳定其实可遇不可求或者说概率不高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在网上看到有人找到了这样完美的工作机会就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相反你需要理性一点做好准备如果成长速度空间收入公司品牌等几者不可兼得你自己选择和判断的优先级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你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优先级很多时候你的决策就会更容易也更果断一些

如果你思考的结论是自己短期内存在明确的经济压力必须赚到多少钱那么你的所有决策都应该优先满足赚钱的需求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一个短期内面临购房或者结婚需求的朋友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一些基本的收入来保障自己的生活那他短期内的一切决策应该先考虑哪些机会能够满足自己赚钱的诉求然后才考虑行业兴趣成长空间之类的

反过来如果你现实的经济生活压力没那么大的话我的建议是在 0~5 年这个阶段里你的决策和思考都应该以你的成长速度为第一导向道理很简单假使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周期是 30 年这 30 年里你的个体价值成长一定有一条成长曲线其中0~5 年这个阶段还非常早期就像我之前提到的S 型曲线的最前端在这个阶段与其看重短期获得的收入和回报不如重点看你的成长速度

试想一下在 0~5 年这一阶段即便你和其他同龄人的收入有差距顶天可能就是每个月三千块到一万块的差距而这样的收入差异如果放到 30 年的周期来看尤其到了你职业生涯的 10 年15 年之后你觉得它的影响还能有多大

编辑于 2024-03-11 19:58

我自己曾经是一名传统销售,花了3年时间终于认清自己不是干这块儿的料,以及看清这份工作没前途可说、没未来可期之后,下定决心转了行,现在从事互联网+餐饮行业,是一名运营主管。属于无正式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成功转行,刚入职那儿会儿在北京税前8K/月,一年半之内升了一次职,月薪差不多翻倍吧~算是符合题主提的两条晋升快、准入门槛低的要求。

当时我面临的情况几乎和你一模一样,梳理出来是这样的:

1.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干什么

2.不了解现在发展好,且能长久干下去的行业、岗位有哪些

3.担心好的行业转不进去,怕失败了浪费时间和精力


解决了这个三个问题之后,你一定能选对!

1.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

找到适合自己干的工作非常有必要,这里的适合指的是,你的性格和行业特征相匹配,你性格上的特点能让你在工作上发挥优势、发挥更大的光和热,让你本人的价值最大化!

这个问题别人帮不到你,因为你的性格你自己是最清楚的,搞清自己的性格、列出自身优势和劣势之后,可以在知乎、在行上约一个职业规划师好好聊聊,让对方对应地给你推荐行业。

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的,可以找一些正规权威的性格测试题做做,也是对自己更加了解的一个过程,网上有很多,推荐MBTI职业性格测试,据说是迄今为止最准的科学测试,需要链接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海葡萄小屋,输入“测试”两个字获取链接。


2.现在发展好,能挣钱的行业有哪些

想要知道这个信息其实非常简单,一些求职招聘相关的机构每年都会出一些数据分析报告,相对可信,也很能反映趋势。

比如我找的BOSS直聘出的2018年的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行业是平均月薪最高的行业,这个行业是有“钱”途的。

然后它后面还跟了一个很有用的数据——人才流入率最高的行业TOP5,

这再次印证了互联网的前景——如果前景不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去互联网?又不傻!天天说互联网寒冬也没见大家的热情下降。

所以不要完全相信别人给你传达的片面的信息,比如“互联网不行了”,再比如“干销售很挣钱”之类的,这只是一个人主观的感受,而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其实不完全准确。(我当初就是听信了这句话,最后撞了南墙才回头)还是要看数据。

如果你没有特别喜欢的行业或者岗位,我其实非常推荐你转行互联网,尤其是30岁以下的小伙伴,我自己也入行快2年,给我的感受是,行业氛围特别好,从业人员(除了高层)一般年龄都在45岁以内,思维活跃、年轻,不像传统行业等级森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最起码心情好呀。

再一个是互联网对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是很包容的,说远点,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那一辈都是白手起家,利用互联网的红利打破了阶级壁垒实现人生命运的改写;说近点,对普通小老百姓,家里没有关系背景,但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互联网在当下恐怕是最好的出路了。再说近一点,互联网行业创造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有些岗位是之前没有的,因此不强求专业对口、有N年的经验,对于没什么资历的新人来说,互联网很友好。

最最重要的一点,互联网行业能和你适合的行业相结合,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餐饮,这里的互联网值的是一种业务模式,在原有行业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去赚钱。

并且,在未来,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会越来越深。

因此,你无论选择什么具体的行业、岗位,最好跟互联网沾边,或者你选择的公司是依靠互联网去盈利的。


3.担心好的行业转不进去,怕失败了浪费时间和精力

越是好的行业,越多人想转进去,这是必然的。但是知难而退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我们可以通过转行前的充分准备,增加自己转行成功的可能性。

以我自己的转行过程为例,来总结总结怎么避免转行失败的方法论:

① 对行业做充分的调研

我当时确定转行后,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了——锁定互联网行业,锁定纯粹的互联网岗位。

但是互联网行业的范围太大了,我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开始,不知道有哪些岗位可以做,更不知道对于我这样的0经验小白,适合什么样的岗位作为切入点。

我做了两件事情:

a 看招聘网站,看互联网行业下都有哪些岗位可以选择

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套用,比如你想选择教育行业,那么你可以在招聘网站上搜索一家大型教育机构的招聘启事,看看他们在招的岗位都有哪些,这样你对于行业下的岗位就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我选择的是拉勾网,因为它是针对互联网公司的招聘网站,喏,就是这样式儿的,有全面又权威,你看完之后就心中有数了,知道在这个行业下,你都有哪些岗位可以选择了。


我又自己梳理了一下,然后做了这么一个思维导图:

这样一来,你转行有哪些路子可选就很清晰了。


b 咨询已经进入该行业的人,了解作为转行者小白,哪个岗位切入成功概率最高

你可能会疑惑,我身边根本没有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找他们。

但是我想说,只要你转行的意愿够强烈,你是一定能想出来办法的。我当时没觉得这是一个多大的问题,确定了转行互联网的目标之后,就开始翻微信通讯录,看有哪些朋友是做互联网的,哪怕我们已经变成了好几年不说话的陌生人,我也会厚着脸皮去问。

我还会在知乎、微博、在行、微信公众号上这些公开的媒体平台,去勾搭行业从业者。

就拿知乎去举例,我是用什么方法找到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的。

我会搜这样一些问题,0经验小白该如何转行互联网?底下的答主大概率会是互联网的从业者,然后从上往下逐个去联系答主,咨询问题即可。可以评论、可以私信,但一定要注意,言语要礼貌,简洁但清楚地描述你的背景,你的具体问题,这样他们回答起来也比较节省时间,也会更愿意理你。

举一个正向和反向的案例,这两个小伙伴都是在知乎上私信我,问我转行相关的问题,但相比较第一个我更愿意和第二个小伙伴交流,因为他的问题非常具体,我可以针对性地回答,而不是像第一个一脸懵逼——锁定未来?锁定未来是啥?你究竟问的是啥?


我也会自己通过网络和书籍去查找资料,了解互联网行业的这些岗位都是干嘛的:

拿一款互联网产品(比如一款App、一个网站都属于互联网产品),就比如知乎这款App当小白鼠,用我自己的话说说技术、产品、运营/市场、设计、职能部门都是干嘛的吧~


技术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我们外人习惯性地叫他们“程序员”。技术人员是开发出知乎这款App的人,他们通过写编程去把这个App做出来。

产品

联系产品、用户和技术人员的桥梁。知乎这款App应该有哪些功能,具备哪些界面,不同界面下应该安插哪些按钮跳转,都是产品人员去想的。接着需要把想法传达给技术人员,让技术把想法去落实。还需要收集用户使用产品之后的反馈,分析反馈数据,把产品做得更好。

运营/市场

运营和市场的工作有重叠。是上下游的关系。市场人员需要去推广知乎App,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款产品,并下载、使用知乎App;而运营人员就需要把来到产品的用户留下来,持续地使用App,产生更多的内容。

设计

知乎这款App的外形,颜色搭配,每个按钮的设计长什么样,都是设计要做的事情。

职能部门

和传统行业一样,目的是服务公司及公司的人员。


通过问朋友圈的人、通过问已经在该行业的人、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我自己在转行互联网的这5条路中间选了第三条,成为一名互联网运营,这也是切入互联网最好的岗位。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取了这些信息:


1》 首先Pass掉职能岗位和设计。

财务、人力资源、行政这些岗位传统行业也有,工作内容和在传统行业类似,只不过换了互联网公司可能待遇、氛围会好一些。既然想做一个纯粹的互联网式的工作,我为什么要转行到这些岗位呢?

设计是一门技术活,做专业、做精深了一样能挣钱,只是很快就会碰到职业天花板,顶到头成为设计总监,还是没接触到互联网最核心的东西。也不符合我的要求。

2》 0经验0背景的小白转行产品和技术真的难。

首先肯定这两个行业的发展,不过对于小白来说太吃力啦,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大学、研究生读编程的应届生培养了太多太多,市面上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对于半路出家的转行者来说,真的挤不上这辆车。而且我就算肯静下心来学也是在不是这快料,学不来也学不会。

产品岗位我自己还蛮喜欢的,但是没有工作经验真的寸步难行,而且这一行的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3》 运营对小白切入互联网来说最友好。

虽然知乎上讽刺说,要转行互联网的都转了互联网运营,但我自己觉得这句话很酸很俯视,你不是迫切想要跳出原行业的转行者,你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处境。我要说的是,这句话不是侧面证实了,转行互联网运营真的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吗?要不然怎么会形成一种现象?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对小白友好,首先它的待遇不地,转个行不至于穷三年,其次它的门槛相对低,目前没有开设和运营直接对口的大学专业,少去了和科班出身的人的竞争。最后运营岗位在互联网行业的需求大,比产品大。最最后,从运营入手,你能接触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流程,利于你以后转岗或者创业。

所以当你迷茫的时候,当你不知道转行该怎么重新选择行业的时候,不要挺在原地瞎想,要行动起来,去搜去问,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答案。

至于我从网上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依靠听网络课程,其次是看书。课程部分有这几个渠道,分享给你,直接点击就能进入: 互联网职业规划课程、 综合网络课程平台、 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


② 转行前做充分的知识、技能储备

通过调研确定岗位之后,就要朝着这个岗位去努力啦,毕竟一个有前景的岗位,意味着它的竞争也很激烈,我是这样准备的:

第一步,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

时间:用时2周
方式:听网课+记笔记

第二步,实际操练,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

时间:用时1.5个月
方式:实际去做
渠道:小红书、知乎、公众号、微博……

第三步,锦上添花,准备面试作品绝杀

时间:平均用时1天
方式:根据外部资料,实际去做
渠道:PPT

就不多说了,有点脱离问题,我单独写了一篇回答讲准备过程,对互联网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参考,

先写到这儿啦~对转行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评论或私信我~知无不言哈哈。


再附上我之前写的一些好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个是转行互联网运营,怎么选择具体岗位的:

这个想转到互联网行业,该怎么办的回答:

是具体的运营技能干货的回答:

觉得我写得对你有帮助的话,给我点个赞再走呗~

编辑于 2019-05-16 10:32

看了那么多,我只想说,行业选择真的没有那么重要,零基础也不可能真的转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我想转行,但是不知道哪一行好?”

“听说金融、互联网是比较有前途的行业?”

“人工智能这一类风口行业有发展,没有经验能不能去?”

“听说做餐饮比较苦,但是利润高,我值得转行过去吗?”

每隔一段时间,总是会有人问诸如此类关于行业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好像问明天股票怎么买、明年房价会不会涨一样,让人难以回答。

不过,在经过一系列的沟通交流之后,我发现其实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究竟自己适合到哪个既能够挣到很多钱,又有提升空间,门槛相对低又不会特别讨厌的行业。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以下干货,真的很适合有行业选择焦虑症的人看。

1

风口上的猪都能飞?

小米创办人兼CEO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

这句话后来被无数的职业规划文章引用,大意是时势造英雄,普通人选择一个在风口上的行业,不出几年就能成为雷军、马化腾那样的成功人士。

真的是这样吗?

2017年初,ofo小黄车炙手可热,“满城尽是小黄车”的现象在各大中小城市上演。

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创业大潮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共享单车玩家,比如摩拜、悟空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一时之间,共享单车成为风口行业。

ofo和摩拜等公司也成为当年大学毕业生最青睐公司。而这一风口也催生了诸如运维工,单车找回员等一大批新兴职业,无数人在群“猪”乱舞的疯狂之下转行。

甚至连一位修自行车的老师傅都说修了大半辈子车,从没想过会去大公司上班,好几个公司聘请他,六险一金加年终奖。

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年中,市场变成血海,加上政策收紧,共享单车行业开启倒闭潮。

寒冬之下,各大公司开始走“一旦没有钱,就拿员工开刀”的野蛮路径,一大批员工被裁,即便侥幸留存在职的员工也都是处于欠薪状态。

回顾共享单车这段短短的风口历史,我想起马云对飞猪论的回应“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

任何一个行业,兴衰更替速度都很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一般人根本无法预测其前景,就连所谓的专家也是各说各话,彼此矛盾。

今天还在红火的行业,没准明年就日薄西山。

所以,别总想着找到风口上的行业干一辈子,靠山山会倒,靠风风会停,你迟早要接受这个变化。

2

行业选择对个人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对于个人来说,其实行业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站在高处看,一个人之于一个行业,就如一滴水之于大海,微不足道。

网红直播前几年迅速流行,无数资本跟风而上,各大直播平台公司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爆发,有网红主播直言“巅峰时期,睡觉都能赚钱,月入几十万不成问题。”

然而,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约68%的主播年收入在5万以下,0.02%的主播赚走了近41%的收入,换句话说,大部分主播都在吃土。

不管是在一个处于市场红利期的行业,或是夕阳行业,都有人过的很糟糕,有人过的很滋润。

过去几年,每年都有新的风口出现,但是善于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者众多,看到能赚钱,大家都想拼命涌过去,本来几千人的行业立马拥有几百万上千万从业者,行业红利消失。风口关闭之后,这群人何去何从?

所谓的风口,其实就是中国最传统、最典型的商业思维,充满了投机和捷径。找到风口,选对行业对于创业者,对于老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1999年我国印刷业技术改造搞得热火朝天,取得很大成绩。如果马云二十年前跑去搞印刷,我相信他不会获得阿里巴巴如今成就的百分之一。

因此,考虑什么行业前景广阔,什么行业应该介入,那是创业者应该认认真真反复思量的。

但是对于普通职场人士,整天想着哪个行业好有什么用?实在太空洞了。

3

空想的通病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一边迷茫焦虑一边空想却不努力。

很多人都会主动了解什么行业有前景,然而一了解某个行业,又是纠结996很辛苦,又是痛苦于门槛太高很难做,最后重新疯狂咨询下一个行业,陷入死循环。

身边有公务员朋友想辞职,整天和我说羡慕IT码农钱多多,我说各种编程语言排序算法你会吗?朋友说那太难了,考虑拍抖音做网红也很不错。我说那学学拍摄剪辑技巧,学创意表达吧。朋友说自己是理科生不太喜欢抛头露脸的工作。

我觉得,这些人就是典型的空想主义者。

你现在什么选择都没有,什么offer都没有拿到,你为没到手的东西担心什么、纠结什么?

这样选择行业,不就和男人整天想着是娶迪丽热巴还是古力娜扎,女人整天想着是要嫁给彭于晏还是李现一样吗?有什么意义?

一边寻找方向一边前进才是避免焦虑最重要的秘方。

4

行业不是唯一选择因素

其实,由于现实的种种不如意,大多数人往往没办法选对一个行业。即便选对行业,但是混的不如原来,在痛苦中煎熬的也大有人在。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以下问题:过于重视行业选择,却忽视岗位选择对个人发展的价值。

中国14亿人口,好的行业,风口行业其实不少,每一个行业又细分出很多小行业,对于普通人来说,往往很容易找不到北,为了入行,急急忙忙选错岗位。

有个工程朋友,听说国家出台扶持电商政策,就呼哧呼哧地转到一家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做行政文员去了。结果在那边干了一年多,整天打杂不说,还得在领导安排下背负着网站注册数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工资也没见提升。

他跟我诉苦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你既没有掌握公司的核心业务,不在核心部门,也不是什么高门槛的岗位,你没有被提升是很正常的,如果遇到共享单车这一行的企业,不被裁员都是万幸了。

对人力、行政、财务等等带支持性质、后勤性质的岗位来说,换到哪个行业对个人的影响都不大,重要的反而是能不能走到管理岗。因为许多公司首先裁员的部门,就是这些支持性部门,而管理岗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护自己不会被取代。

而其他的工作岗位,如果门槛高、技术含量高、稀缺性高,往往在一个公司、一个行业里的价值就高,就更有前景,也更不容易被裁。

行业不是唯一选择因素,工作岗位不对,就是跪着都赚不到钱。

5

最重要的是什么?

假如你的运气太差,大学读了个红牌专业,毕业又选择了一个夕阳行业,工作选错了,怎么办?

50、60年代出生那一辈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就被推入社会,无法走自主规划的人生道路。他们工作的时候根本不懂得什么行业好、什么岗位吃香。然而他们还是在走过无数弯路,经历各种生活坎坷后,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

他们在过往的经历中展示出来的独立思考、不断学习,持续纠正方向的能力,我想应该是回答选错工作怎么办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句话没错,但是选择什么行业、什么公司、什么岗位都不如选择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重要。

有人说“做人,靠什么不要靠靠山。你的靠山跟别的山稍微磕碰一下,你就粉身碎骨。你以为你是山的一部分,但一阵风就会把你刮下山崖。如果靠山倒了,那更可怕,靠在山上的人全被活埋了。”

我们不需要靠山,因为我们自己就是山!

总结一下:

(1)风口上的猪也会摔下来,没有行业能干一辈子;

(2)创业者比职场人士更需要选对风口行业;

(3)坐着空想选择什么行业没有意义;

(4)不要忽视岗位选择对个人成长的价值;

(5)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简单分析到这里,如有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交流!喜欢的话请随手点赞让我看到你们的鼓励!

很多人都想快速成长,但更多的人其实是希望能够遇到一个有能力有经验又愿意帮助自己的引路人。想阅读更多成长干货,学到更多职场经验,欢迎私信我,我会先送你10本职场必读书单,助你培养职场思维,实现弯道超车。

关注我,学点本领,持续向上,少走弯路,获得成长。

编辑于 2020-01-08 18:36

我是一位生涯咨询师,基本上来找我的来询者不是找方向,就是在考虑转方向,但是我想先跟大家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行“。

一、什么是”行“?

很多人对这个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人力资源的经理,他问我有没有可能转行?

我问他:“你想转到哪里呢?”

他说自己目前在一家汽车公司做HR,考虑是否转到其它行业比如化工啦,传媒啊去做HR。

我当时就纠正了他的概念:HR本身就是行业,只要你做的仍然是HR相关的工作,就不算转行。

但相反的,比如说你在汽车行业做研发,再跑到化工行业做研发就完全不一样啦,因为你之前的知识都不能直接用。

所以我们判断是否是转行,既不是看行业又不是看岗位,而是看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能否直接拿来用?

所以从汽车的研发跳到化工行业的研发属于转行,从汽车的研发跳到汽车的营销也是转行。

但是从汽车的HR跳到化工的HR就完全不算转行。

如果这个概念清晰了,我们再考虑第2个问题:为什么要转行?

二、为什么要转行?

一般来说如果你对工资、对你的老板不满意,你直接跳槽跳到其他公司的此岗位上就可以了,不需要转行啊!

之所以考虑转行,也就是并非是对工资,对老板有啥不满,而是这个岗位的固有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你的自我实现了。

工作对一个人的意义一般来说有两个:谋生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

当跨越过自我谋生阶段之后,人就会转向寻求自我实现,这就是为什么三十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上,不愁生计了,反而考虑“动一动”的更多。

这个时候的困惑在于:现在的工作明明已经不合适了,合适我的工作到底在哪里不明确。

转行是风险高的决策,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又不能承担不确定的风险。

尤其是当转行之后发现自己也不喜欢,完了,白跳了。

既然是考虑自我实现,那么这份工作必定要比较符合你的倾向、价值观、并且能够发挥优势。

你绝对不希望转行之后的工作自己玩不转,自己没热情吧?

1,如何了解自己的倾向?

据我多年的咨询经验,我当我问来访者“你喜欢什么性质的工作”的时候,每个人说出来的答案总是太少。

你知道吗?并非人对自己的了解不多,而是说能被你显性呈现出来的太少。

而大脑是靠显性答案做决策的,比如你知道自己是内向的人,你就肯定知道销售这个岗位不合适。

但是一份是”研究数据趋势“的市场专员工作,一份是”做策划方案“的市场专员工作,抛开技能不谈,你知道自己倾向什么吗?

如果对自己的了解没有到达”显性“层面,你就做不出判断。

所以你一定要把冰山下面的隐形答案全都挖掘出来,变成显性,这才是对自己真正了解了。

都说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本人,但其实这话要看怎么讲,答案的确都在你身上,但是并不见得你都能看到。

要么去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师,要么就自己摸索。

自我摸索可以基于过往的事件和经历,一一进行梳理,看看在过往的事件中我的喜恶是如何分布的,哪件事情是我喜欢的以及我为什么喜欢,当时的体验如何,在各种蛛丝马迹中拼凑出清晰的关联。

2,了解自己的价值观

所谓的价值观就是自己看重什么,有的人看重的是成长,有的人看重的是升职,有的人看重的是工资,有的人看重人际关系。

每个人看重的不一样他就决定了另外一份行业的工作适应性如何。

曾经有个来访者,是个女孩,在银行工作,每天的工作是推销银行的产品。她自己觉得这份工作不能满足自己成长的需要,没有什么可学的。她想转行那份工作呢,虽然有大量学习机会,但是薪水却非常低,所以她纠结自己的选择。

除了告诉她用发现的眼光看待薪资,我还告诉她:工资高低是常规标准,但放到自己身上,要看自己的首要价值观。

如果你看重的是学习机会,那么至少从单维度上来讲,第二份工作比银行里的工作让你觉得更有意义,更有干劲。

3,分析自己的优势

所谓的优势,也叫天赋,就是在做有些事情的时候你就是比别人做得好,事半功倍。

但是有些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事倍功半,也就是说那是你的劣势区域。

我们在转行的时候肯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并非劣势。

这个事情不难理解,但是其实有很多人走入了误区,比如说有位工程师,转行去做了销售,但他其实是一个不善言谈也不喜欢跟别人交流的人。

我问他为什么当时转行做销售?他给我的答案啼笑皆非,他说自己的口才不好,人际沟通不好,所以想通过销售锻炼自己。

误区在于:有人以为自己没有明显的短板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其实是你发挥优势的程度决定了你的价值大不大。

除非你自己想把自己战斗成一个团队,比如创业,你需要有意识地去弥补短板缺失,否则一定要考虑如何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淋淋尽致。

你的身价如何取决于你对组织的贡献度如何,那你是发挥短板给的贡献大呢?还是发挥优势给的贡献大呢?

如果对自己的优势或潜在优势不确定,可以梳理自己过往的成就事件或者取得成绩,绘制分子技能图。

如果自己不擅长分子技能图,可以寻求咨询师,也可以借助于工作伙伴,让他们给你反馈。

但注意哦,给你反馈的这个人,不仅要和你工作密切,而且最好在工作中跟你有所交互,因为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你的不同角度。最好是收集到3~5份的反馈,取平均值。

通过这些梳理,可能你已经有一个相关的机会池,可能在这个机会池里有了5~10份意向的岗位,比较符合你的优势,也符合你的兴趣和价值观。

那如何进一步缩小范围做出选择呢?那就是了解这个岗位和行业的趋势,然后考虑可能性。

三,考虑趋势

虽然说这个岗位要进行自我实现,但是趋势不一样,你个人的成长速度和价值过五年就不一样啦。

对于一个冉冉上升的平台,你的价值会被放大,对于趋势下降的平台,再努力也没用,到时候别说自我实现了,甚至直接退回到谋生阶段。

所以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去关注外在趋势,可以去了解一些行业报告或大数据分析。

四,考虑可行性

生涯规划除了看到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看到可行性,否则没法落地。

如果你现在的位置属于山脚,而未来的岗位属于山顶,现在要分析的是有没有上山的可能性?

没有可能性的,可以pass了,不予考虑。

我的一个来访者做证书的申请和认证工作的,想跳槽去做培训师。

我分析了他跳槽的可能性,她之前做过活动主持人,也做过直销工作。对于培训师而言,入门培训,入门课程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大概三个月到6个月就熟悉了。

培训师更重要的技能是什么呢?控场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互动能力。她之前做主持和做直销的时候,最有优势的就是这几项。所以虽然是跨行,但是核心能力可以直接迁移。

后来她做培训师不要做得太好哦~~

还有一个客户在品牌部做公关工作,但他个人非常喜欢做钻研和研究,也就是说在霍兰德测试中I和R非常突出。

但问题在于他没法直接转行做研发,因为科研都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大学专门的学习。

所以直接跨行的可能性为0,我给他另外一个建议,重新分配自己岗位中的工作配比,让自己钻研的成分更多。

你看,转行并不可能是我可能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而要基于你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总结一下,首先我们区分“行”是什么概念,以及为什么要转行?

转行是为了自我实现,所以我们要从内在去梳理,梳理倾向、价值观、优势。

结合行业发展和可行性,进一步考虑落地。

看到这里,再不点赞就说不过去啦~

公众号:艾维生涯咨询

以下是我写的问答文章,希望你也看看。

编辑于 2020-01-29 11:13

选择行业可以试试“先增加选项,再过滤选择”策略。

一、增加选项

有两个具体的方法,能帮我们从众多行业中,挑出前景向好或者当下发展很好的行业。

第1个方法是研究国家和地方的规划,比如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里,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那里面提到的产业,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备选项,因为国家作为战略规划的产业,大概率会是未来前景比较好的产业。

像5G、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设备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智能制造设备、航空航天、重大成套设备、环保服务业、新能源、数字文化创意等,都在其中。

第2个方法是搜集当前发展比较好的行业,像教育、金融、医疗、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安防、智慧交通等等,都不错。

用这两个方法,可以给我们增加很多选项。

二、过滤选择

过滤选择这个过程,可以按下面的顺序进行:

  1. 根据回报过滤
  2. 根据个人倾向过滤

顺序来说吧。

1、根据回报过滤

我们都希望进入回报比较好的行业,所以我们就可以先想办法从一篮子行业里挑出回报符合我们预期的选项。

怎么确定一个行业是否有比较好的回报呢?

有两个方法。

第1个方法是看现有统计数据。比如国家统计局官网上就有2019年的分行业年均工资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这个图中,就能了解一个行业的平均回报,可以作为我们筛选的依据。各个省,也有自己的统计数据。

特别说明一下非私营单位这个概念:
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约217.2万家,就业人员1.72亿人。

如果你感兴趣的是某一个大行业中的细分领域,也可以在网上检索相关的报告,多半也能找到。

第2个方法,是到招聘网站上,搜集特定行业特定岗位的招聘信息,看工作经验对薪水的影响。比如工作两年的和工作十年的,有多大差别。

一般来讲,差别越大的,越好,这说明收入有提升空间。比如互联网领域,软件开发工程师,有刚入行的小白,月薪三五千,工作十来年的,月薪可以到三五万,这就有很大的空间。

2、根据个人倾向过滤

可以从兴趣、意义感和优势这几方面来考虑。

有人可能喜欢计算机,不喜欢生物医药;有人可能喜欢基金,不喜欢银行。探索下自己的对什么工作内容、工作技能感兴趣,根据它们来过滤一下。

意义感指的是你觉得做什么事情有意义,比如我觉得职业规划咨询很有意义,帮助一个人澄清职业问题很有很有意义;比如另一个人觉得开发游戏很有意义,可以带给人们快乐。你肯定有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看看这些事情,在哪些行业里比较容易出现,把这些行业留下来。

优势的话,可以考虑过往积累来的知识、技能和资源,也可以考虑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比如通过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找到的优势。你的优势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更能发挥,你就把这个选项留下来。

三、在实践中创造新的可能

虽然我们可以用“先增加选项,再过滤选择”策略找到一些看起来比较适合我们的行业和岗位,但实际上,很难说,“你经过缜密逻辑分析,选定了行业和岗位,将来就一定能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因为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话,没办法体验,没办法真正确认是什么状况。

所以,选择是一方面,可以降低试错成本,提升成功概率,但也不能完全依赖逻辑层面的分析选择,还要多去体验,灵活调整,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新可能。

发布于 2020-07-09 12:50

最近公众号后台也收到了好几条关于转行问题的留言。

留言者多在传统行业,工作2、3年,本科毕业的25岁左右,硕士毕业的28岁左右。

收入不高,上升空间有限,自己对工作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只是读了相关专业,顺利成章就业。

但如今看到新兴行业被媒体炒得如火如荼,什么“90后年薪百万”“00后月入十万”……于是心生焦虑,萌生了转行的愿望,又觉得无从下手。

对他们的想法,我是很能理解的。我的专业是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全国最好的四所学校之二分别读的本科和硕士。毕业后也做了两年多的建筑师。

在建筑设计行业,28岁还是小朋友,一堆经验丰富的前辈,分分钟秒杀你。但是同龄人在互联网公司,可能全都是经理、总监级别了,甚至分分钟是个CXO,带着一堆95后小朋友,讨论着用户、流量、转化率一堆传统行业不知为何物的名词。

所以焦虑啊……

我自己比较能折腾,从读大学转专业起,就不断在撕裂中成长,在碰壁中认识自己,所以这篇文章,针对读者常问到的问题,我分享一点我的经历和思考。

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转行?

虽然我过着折腾不止的人生,但是,我并不认为转行适合每个人。但是未来,随着转行这件事的成本越来越低、形态越来越多样, 我觉得它会适合越来越多人。

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都是需要静下心来长年累月积累的。比如我们家医生多,聊聊医生这个行当。

外人都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光鲜体面。却不知医生们的恒久忍耐。

医学院学生的学制超级长,本硕博加起来需要11年。我小姨在上海不错的医院工作,他们医院几年前就已经不收本硕博连读8年制毕业的学生了。因为觉得少了3年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后劲会不足。

医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极其琐碎繁杂。我一个学医的朋友曾开玩笑说:“我们考试没有重点,书里提到的任何一点都是重点,因为病人可不会按你划的重点患病。”

然后,毕业了,你还得忍受薪酬超低的规培、专科培训等。

什么30岁年薪百万?30岁还没毕业好么……

所以,很多类似职业的从业者,看到其他赛道上同龄人的飞速成长,很容易沉不住气。

但是,人生是长跑。

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是我们这辈子每一年赚钱的总和(当然不是简单相加,还要考虑金钱的时间复利),而不是看谁在30岁或者35岁前赚的钱多。

所以,请相信,一个人知识纵深积累的复利。

你羡慕28岁的程序员薪酬是你的4倍,但是程序员40岁恐慌失业的时候,你在享受着医生事业快速上升期的光芒和这么多年知识积累的复利。都觉得别人在吃肉,其实都有背后挨打的时候。

所以,不要仅仅因为当下的薪酬低,而贸然切换赛道。进入门槛更低的行业想分一杯羹,你不一定能hold住。

而且,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在一个行业深度积累的知识也会越来越有价值。比如你可以尝试着去网络平台回答问题;比如你可以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知识,去做课程分享;比如你可以在在行上秀出自己的肌肉,给有需要的人提供约见你、得到专业建议的机会。

这些都能让你的知识多次变现,你的能力在这些尝试中也会多维度增长,收入必然随之提升。

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转行”,以前你仅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现在你是医学问题的写作者,是医学知识的教授者,甚至还会成为演讲者、创业者。这不比硬生生切换赛道好?


确定了想转行,如何快速了解未知领域?

此条适用于,真的发现自己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且愿意承担转行风险朋友。

比如你说你是外科医生发现自己晕血,比如我是建筑师我发现自己画个施工图简直如上刑一般折磨……

那么,怎么快速了解一个自己想进入的未知领域呢?

之前看过一个观点,我还比较认同。说一个领域80%的知识,其实是可以用20%的时间完成快速了解的。行业专家是做什么的?是用80%的时间去探索剩下20%知识的奥义。

所以不要觉得我们快速了解其他行业不可能。我自己实践过很多方法,感觉特别实用的有以下几点。

一.读该行业经典书籍的经典章节

这个方法不是我发明的,我也忘了很多年前在哪里看到的。大意是买来一个行业10本、20本经典书籍。对比他们的目录,找到目录重合的部分,这些就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知识点。认真阅读。

我就是这样快速了解经济学的。

在知道这个方法前,我买过很多经济学的书,读2章是最高纪录。因为书都很厚,我当时一个小白门外汉又抓不住重点,总是读着读着,注意力就被别的好玩儿的书吸引走了。

用这个方法读了核心内容,我自己再根据兴趣慢慢延展着读,发现经济学一点也不枯燥了。

二.线上课程学习

10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想了解别的领域,都是在网上搜索零零散散的知识。费时费事。在外面报个线下课程学习?费用根本不是学生能承受的。

而如今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大大的便捷。几十块几百块,甚至经常9.9元,你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什么这么便宜?线下课程一个大班也就200人,后排已经根本听不清分分钟走神了。而线下课程可以同时面对几万人,几十万人。所以学费自然成百上千倍降低。

我自己最初了解产品、运营知识,全是通过网络课程。这样的学习平台超级多,我自己也经常在公众号中推荐不错的课程,大家自己pick。

一定不要舍弃这条学习的捷径。

三.找行内人聊天

之所以把这条放在读书和听课之后,是因为我自己是内向性人格。我不擅长在聊天中学习。

所以,我必须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对话中快速抓住重点吸收,并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深度交流。

并且,我认为每个人对行业的看法,都是带有很多个人色彩的。如果你头脑空白一无所知,很容易抓不住核心,以偏概全,影响对行业的判断。

怎么认识行内人?找朋友介绍,垂直微信群、QQ群里咨询,在行上约见……当今社会,只要你想,一定能找到。

在你没有对等资源交换的时候,付费咨询和约见,是挺好的捷径。

四.多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近这几个月全职写公众号了。

但是,在真正下决心全职做这件事之前,我写过5年博客,在印象笔记记了3、4年日记,在互联网公司做过产品、运营、品牌等工作,公众号也积累了近100篇原创。

所以,我是在已经有了一定实践,并对自己是否热爱这件事情、是否能胜任这件事情,有了基本的判断,才 all in 的。


转行失败了怎么办?

听说我要做公众号,不乏朋友跟我说,如今市场大环境不好,公众号的红利期也过了,还是找个工作旱涝保收。

他们的看法没错。但这也是我这里要谈的风险。

转行有没有失败的风险?当然有,还并不小。一定要给自己留足失败的空间。心理和金钱的准备,缺一不可。

这个道理我大一转专业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当时我在电信学院,第一学期绩点4.58(满分5),很理想的成绩。电信学院大一的课是最多最容易挂科的。假如我第二学期保持优势,极有可能为保研打下不错的基础。

但是我想转专业。要通过建筑学院竞争极其激烈的美术考试。于是第二学期我放弃了电信学院大部分课程,all in素描。

有没有可能转专业失败?太有可能了……同济建筑系的考试……嗯。并且,假如我失败了,电信一学期的课程没认真上,必然考试只能保证低空飞过,绩点会超级难看,后面想反转绩点保研,几乎不太可能了。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你必须做出选择,承担该承担的风险。自己选的路,自己为结果负责。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他给公司创造了一年100万的价值,才月入5000?

那是因为老板在替你承担着风险啊!假如市场不好你一年只给公司带来1万的价值,是不是老板还得给你每月发5000?还得交社保公积金呢。

还有读者问我,为什么销售提成那么高?感觉对他们搞技术的不公平。

拜托您为什么不问为什么销售底薪那么低?很多公司的销售甚至0底薪。一月没开单,还得自己给公司上交社保。公司进行了风险转嫁,销售领的提成包括了其承担风险的收益,合情合理。

所以,要正确看待风险。

最后,一定不要想着转行赚快钱。定好目标,做好长期规划,相信时间的复利。

发布于 2018-10-27 19:10

在知乎问转行,不是转金融就是转互联网,这次我建议你还是在老家努力备考公务员,找一份体制工作可能更加适合你。


跟很多职场达人,甚至体制内的老师和公务员交流,总结出关于职场就业、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读书之后,都是要工作,无非是走体制外和体制内。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


三者关系对于国家来说,公务员是亲儿子,事业单位是女婿,国企是干儿子。


公务员,在未来变化不会很大,但是事业单位和国企很可能会不安稳,但是也比绝大数体制外的人过的会更好,毕竟大树脚下好乘凉,安稳但不富贵,做官就不要想富贵。


曾经我的高中老师,她是华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她跟我分享一个现象,回头发现,我们选择师范的同学,进了体制,做了老师,比没有进师范大学,高考分数一样进了广外的同学,过的都比较安分和幸福。


虽然,刚开始,我们做老师的时候,工资没有他们进企业的高,但是后来,慢慢的我们的工资待遇随着教龄增长而增长了。


相反,我的那些同学,有些可能做老板了,目前过的不错,但是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幸运,很多同学的工资已经没有我们高,福利待遇在私企更是没有,总体上,选择做老师的同学,还是要比在体制外的同学过的好。


因此,如果自己是个向往安逸和稳定生活的人,我劝你还是进体制会比较好,别听什么没有斗志,没有奋斗精神的毒鸡汤,毕竟大多数人在职场中都会变成炮灰,随之而来的是中年失业,裁员、失业等。


在体制内,不能够让你大富大贵,但是能够让你衣食无忧。


而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要想拼一拼,开跑车,那就来职场,收益越大,风险越大。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兵,职场大佬少之又少,但是,说不定,你就成了下一个马云呢?毕竟梦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职场生存法则



职场残酷,要想混的好,真的要几把刷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混的好,就要学会野蛮生长,步步为营。职场人无非面对:行业、公司、个人发展。





1、行业选择

行业是很重要的,十年前,是建筑,机械行业朝阳,那时候各大院校都的相应专业分数都是极其的高的,现在建筑行业,机械行业回温,很多从业者收入也就回归正常水平了。


同理,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也是风口上的猪,但是也会回归正常水平的,行业的话,跟紧时代的趋势很重要,毕竟行业变革现在越来越快了。


行业选错,其实很麻烦,毕竟转行穷三年,但是刚开始求职,同学们都是优先本专业就业的,如果,想进去非本专业的行业,那就要提前准备,提前学习相应的知识。





2、大公司、小公司和好老板

大公司学制度文化,小公司锻炼能力,这是普遍的看法,但是,我建议,能进大公司就先进大公司。


第一份工作对人影响很大,如果,你从大公司出来,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你的背书和资源会比小公司多的多。


比如跳槽吧,HR更加青睐大公司出来的员工,从大公司跳槽小公司容易,从小公司跳槽大公司很难。


在大公司,你可以接触更多的优秀的人,跟优秀的人看齐,能力提升不说,人脉也有不少。眼界,能力,资源圈子在大公司优势更加明显。


而小公司,企业生存不易,很容易就破产倒闭了。那你的职业生涯很容易被打断,重新适应公司是需要时间的。


马云说:跟对老板很重要,也许比大公司和小公司更重要。这个我是认同的,但是有个前提,为什么好老板会看上你,因为发达的老板,很多人排着被他选,没成功的老板,大部分在画饼忽悠,你如果真有那么准的眼光,应该去做投资人。


3、个人发展

行业、公司都选择好了,机会有了,你没有能力,你也握不住,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根本创造不了。


无论怎样,打铁仍需自身硬,时刻保持危机感,工作做好之余,尽量把时间花在提升能力上来,多读书,多思考,多社交,结交有用,有能力、优秀的伙伴。


如果你要转行互联网工作,这里也有一份方案适合你。


互联网行业最核心的岗位是产品、研发和运营。而运营是入门门槛最低的岗位。


运营门槛低,因此,在互联网行业,刚入行的运营的工资比刚入行的研发和设计工资会比较低。


但是运营门道多,掌握了运营技能和推广资源,积累了人脉,其他收入可是远超工资。


而且,运营也很容易就可以转做产品经理,因为,做运营对于很多新人来说,是最好进入互联网的方式。



如果,你要从零开始学做互联网运营,首先那么你要了解,首先,你要先了解互联网是怎么发展的?互联网运营又是什么?


要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我推荐一本书,吴晓波写的《腾讯传》,读这本书你就能系统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毕竟,腾讯几乎代表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读《腾讯传》,就能知道,互联网公司的风风雨雨,经典案例,塑造你的互联网思维。


了解了互联网,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互联网运营,互联网运营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


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





目前运营岗位有: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细化的有社群运营、用户增长、产品运营、数据分析运营等。


如果要了解具体的岗位,可以去拉勾网、boss直聘互联网招聘网站看看具体的岗位需求和职责,后期可针对性的培训相应的求职技能。


读了《腾讯传》,相信大家会对相应的互联网思维有些概念印象,其实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是很虚的,没有实际的运营过互联网产品,是很难深入理解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看书学习技能的情况下,去实际的操作执行,只有反复执行过后,才能够深入的理解书中的理论。


执行力是互联网从业者最重要的技能,不断的执行总结,才能给修炼好相应的互联网技能。


那么如何从零学习并且入行互联网运营呢?很简单,基本运营技能,案例、靠谱的面试能力。



基本运营技能



首先要了解互联网的一些名词概念,比如运营的,拉新、促活、转转、留存。打开率、阅读率、涨粉渠道等。





要了解这些名词,可以看两本书入门《从零开始学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两本书可反复读。


但也不要读太多的其他运营书,因为读多了,容易乱,这两本书,也只是让你了解互联网的一些名词概念,可当做字典用,公众号深度脑洞也很多运营学习干货,可重点关注。


然后要重点学习运营工具的使用,比如:PS、PPT、公众号排版工具,,思维导图工具、H5制作,提升互联网工具使用能力,能够让运营效率提高,也是运营重要的技能。


做运营,最重要的就是会分析案例,然后复制创新,要学好运营,就要收集经典运营案例,然后总结复盘,好为自己做运营所用。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别人成功的运营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运营知识。



案例




很多新人,以为只要读了一些互联网书籍和懂一些基本运营技能就可以入行互联网运营了,其实大错特错。


以前互联网运营门槛相对低,互联网公司为了快速招人,招聘的设置的门槛相对低。


但是现在互联网增长的红利已经消退,想要入行互联网运营,光有基础的互联网运营技能不太行,还要有实战案例。





即使是现在的校招门槛也不低,很多校招的都要有实习的经验,被正式录取的大学生,没有实习经验,要会有相应的实战案例。


其实,也有不少实习岗位也会要求有实战经验,很多人以为,没有实习就没有实战经验其实是错的。


如果,你是要求职新媒体运营,那么你写的公众号文章就是你的实战案例。


如果,你是要求职社群运营,那么你现在运营的社群就是你的实战案例。


如果,你是要求职活动运营,那么你现在给策划抽奖活动,给公众号涨粉多少就是你的实战案例。


甚至,你打算如何求职这件事的,都可以当做案例,你是如何学习互联网,丰富自己技能,怎么获取面试机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实战案例。


所以,要真正入行互联网行业,那就边学习,边动手实战。


最好的实战方式就是自己注册一个公众号,尝试各种运营方法,总结经验,这样做,一定对你求职面试会有很大帮助。



面试能力




新人入行互联网运营,要重视面试能力,因为面试能力,可以判断你的沟通能力、运营技能、综合素质。





为什么要重点强调沟通能力?因为运营都是要会聊天,要和用户沟通,获取需求。


如果,你面试说话都紧张结巴,那么,你的沟通能力肯定不行,面试肯定也过不了。


运营人面试,就是要包装好自己,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当做产品推销出去

编辑于 2020-04-25 18:15

转行我只转过一次,但是思考关于转行的这个问题的过程我用了1年。幸好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白费,我零经验转行新媒体运营,用了3个月的时间学习,最后面试了12家拿到了9家平均工资7.5K的offer。

(很多人私信我要领福利的,我回复不过来,不过我看到一定会回复的~)

懒得把邮箱里收到的offer都打开打马赛克,所以你们就将就看看吧,我太懒了TAT

成功的喜悦总是想和更多的人分享,就像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巴不得昭告天下,我成功了!以下的内容都是我心里话,你一定要看完,阅读6分钟,读完你丫要是没有点感触,来找我(也没用)哈哈哈哈哈哈。(ps:文末有惊喜!!!!!!)

我是怎么走上新媒体运营的?

先来听听我的过去吧。大学我的专业是服装设计,对于这个专业我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也有想过涉及别的行业却又懒得琢磨,直到毕业后我也就按部就班从事本专业设计的工作。

在电商公司做设计,上班的日子很平淡,每天就是搜集资讯,赶图。出的设计款只管往爆款走,这样的我就像没有灵魂的作图机器。

这样的日子不断重复,每天加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心情自然就不太好,于是也会萌生要不要继续走这条路的想法,但是经常只是想想罢了,第二天睡醒便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

脱离了校园后,就在2019年初,同学们搞了个聚会,大学同学之间都会问到彼此工资、从事行业等这类的问题,得知转行了的那80%的同学工资都比我高,自然心里不是滋味。

转行了的小陈同学随口跟我寒暄了几句,问到我的近况,说要不我也转行吧,做服装在国内没有海龟背景,你的职业前景是一眼都能看得到头的。这些话语触碰到我的内心,但聚会结束后,还是因为懒得去接触新的行业而且也害怕接触新的东西,所以想法很快就打消了。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到家中瘫在床上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小陈转行2年后自己赚到了一台轿车,在羡慕的同时,我想到自己虽然是服装设计师,看似光鲜,但在深圳这个城市,每个月除去生活成本,所剩无几,别提有多少存款了,我终于按耐不住了,于是我决定要转行。

我要转什么行业呢?这个问题在我每天空闲的时间里我都在思考。想起大学对运营感兴趣,我就想要不就去做运营吧,大学的时候也有过小红书运营的经历,就这样我拍板定案了。

上述故事里,我把我萌生转行想法并确定转哪行的过程讲完了,不知道你有没有get到一个点,那就是转哪一行的前提都必须是以兴趣为主

但可笑的是,大多数回答这类问题的人,首先都会告诉你,先问自己为什么要转行?

而我觉得这是废话,能问转行问题的,必定是不喜欢这行业了,看到了更好的或者更合适的呀!还有就是有的还搞什么职业测试,看看你适合哪行,如果靠测试能测出你适合哪行,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还在问答平台上提问要选哪行了。

所以,在我看来,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后,再去确定一次。不要因为听说某一行业很火就一头撞进来说我也要进入这个行业。

只需2步,确定转行职业方向

第一步:遵照内心第一想法,你爱它吗?

排除物质的思考,用心想,先暂停脑子运转~

这样的答案才是最真,最忠于自己内心的。就像小孩子他对于喜欢的东西是不会用脑子去思考才会说喜欢的。静下心问自己:如果在你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给你这份工作,但这份工作没有工资,你会喜欢做吗?

假如回答yes,那恭喜你成功了一半,

假如回答no,这个时候你要谨慎再考虑。


第二步:找机会考察行业情况

如果你想转新行业,先考察行业很重要。

假如你从销售转设计,可以找相关行业的朋友聊聊行业情况,或者到问答平台去搜索答案。但其实实习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能获得的经验更多,但你的情况现在没有这个时间,所以没必要考虑。

为什么我要建议你考察行业情况呢?

你说自己做设计很开心很满意,但不代表别人会认同你的设计跟你一样很满意。

你给朋友看你的作品他觉得ok,但不代表你的老板觉得你ok。

工作是金钱交易,所以说,如果你在不断被要求更新迭代去做好这件事情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热爱,那就说明你是真的喜欢的。因为人对于自己真的喜欢的东西,就会想做到极致。

所以你问该如何重新选择行业,在我看来干哪行都一样!最重要还是你自己喜欢不喜欢。

讲完如何选择行业的方法,接下来我讲一下我认为的门槛较低,晋升空间大的行业。

没转行之前,还记得听过一句话,叫“360行,行行转IT”,当时还觉得,害!不可能。但后来的我,慢慢意识到这句话确实有它的道理啊。

我转行去新媒体运营行业,属于IT行业里的一个门槛低晋升空间大的行业,运营和传统行业不同,运营做两三年的都有可能做到总监岗位,而在传统行业,即使40岁,也未必做得到总监。

像我没经验转行的,在一线城市动辄就起薪7k+,那有几年工作经验,且技术不错的可以拿到20K甚至更高的工资。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互联网行业还是朝阳行业呀。而且,目前的互联网行业依然只是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为什么这么说?

来看看最近受疫情影响,许多传统行业出现血亏的情况,比如餐饮、旅游业、影院等等,于是有一大批传统企业逐步从线下转到线上,而自媒体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引爆领域,里面包括了电商带货、在线教育、短视频娱乐,以及网络游戏等等。

从宏观来看,在这次疫情过后,就如非典过去后一样,会出现一个契机,会有一批行业站起来。03年非典导致网购崛起,而这个疫情把人们的消费习惯和娱乐习惯给转移到线上去了。

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平时不耍手机的,现在每天都在刷自媒体平台?看新闻,看短视频等等。包括以前只能在电影院播放的电影,这次也放到了流媒体平台上免费播放,所以我认为这肯定是一个全新商业模式的开始。

再来看看,现在微信、支付宝、滴滴出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我看来,在未来10-20年里,IT行业依然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之一。

因此必然将持续需要大量的人才,2020年,5G的通讯技术结合也会带动这新媒体的发展,又或者是带来新的媒体平台。只要互联网在,新媒体运营必定长存。

现在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缺口依然很大,所以,如果你想转做新媒体运营,目前依然机会合适!!

新媒体运营前景好


转行该怎么做?


一、学习知识

进入一个行业,必定得学习所在行业的知识。

我当时是在网上大量搜索关于学新媒体运营这类的问题,有说报班的,有说自学的。我是先看了网友推荐的线上培训班的学费,基本都在5K左右,因为穷啊,所以打算自学成才。

然而很多人说转行新媒体运营得多看书,所以我弄来很多新媒体运营相关的书来看。还有说要学工具,什么H5啊那些,我就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去学,不仅如此,我还找了很多平台的免费网课来学,还从小道,买到过一些机构的几k大洋的付费课程!!就这样自学了一段时间。

但这样做,转行的过程并不顺利。没有专业背景和作品,投出去几十份简历,没有惊喜没有意外,统统都是没有下文的。于是我还是走上了报班学习的这条路。

几千大洋啊!!!!!!!


当然可能有些能力超强的人,或许真的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转行,那这里我把我看过的免费视频课,我觉得比较好的,分享给你: 新媒体自习室、 三节课的8元课程

前者的话原价299的,现在点击进入限时免费,课程包含岗位全面解析、运营必备工具、入门考试、求职面试等系统干货,看完这个课只要1个小时,但是完全解答了我当时转行前的所有疑惑。

后者的话,要8元才可以获得这个课噢,也就一杯奶茶不到的钱,所以也放在这分享给你们。他这个入门课只有4天的课程,然后课程有效期只有14天~课程内容是互联网行业的都涉及到了。

讲完视频课程,我要讲讲书。我现在要先来吐槽一下,有太多的人在知乎上说,你转行新媒体运营,首先要多看书呀,看书有什么好处啊,怎么怎么滴......我知道读书固然重要。

但是,大哥大姐们,请问你们觉得,这,用在「快速」转行新媒体运营身上合吗??????如果合适,我那会自学的时候,看书也看了不少了,时间精力付出那么多,头发掉了不少,发际线都后移了,咋就不见的有公司聘用我呢??

新媒体运营

还有要吐槽那些说,你转行新媒体运营必须得会工具啊!我现在只想对他们说声:呵呵!

绝大多数运营岗位是不会要求面试者会制作H5的,它不像word、excel一样是职场必备的基础技能,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用到的。

对于想快速转行的人来讲,学工具是一个非常不实在的投入,但是不是说不要去学工具,而是够用你做作品集就行,因为快速转行的你,没有太多精力去搞那么多的工具!

所以,对于转行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想快速转行的。想「快速」转行新媒体运营,我不建议去买书学习,也不建议去学一堆工具,运营是一个比较灵活的东西,更多的需要实践。

保持阅读,不管对哪个行业从事者来说,都是好的。所以我用3个月整理了一份《Top10新媒体运营必读书籍》


二、制作作品集

光是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对于没有经验想要入行就必须得做点东西出来,毕竟没有不看作品的HR。

讲完进入一个行业必须得做的两个点。我现在就把我个人总结的经验,结合在培训班学到的东西一块分享给你。能帮助你避免走弯路,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你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四步,进入运营岗位


第一步:认识运营

好多人认为运营就是卑微打杂的,但其实不是,运营工作内容杂,但他是一个推动公司业务的推手。说白了就是要让公司的业务有更多客户参与,最终能帮助公司带来利润。

总结来说,运营的责任分四大块,拉新,促活,留存,收益。

这四大块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要输出优质内容吸引目标客户,让他们变为自己的潜在客户,继续通过定期活动把客户留下来,最后使他们成为付费客户。

那运营下是有很多岗位的,你可以按照自身能力进行匹配。

SNS什么意思?social network site 社交网络的意思。

我自己做的是新媒体运营,因为在我看来这个是里面,门槛最低最好入行的。所以对于这一点我得展开说说。

新媒体运营是通过新媒体的手段去运营的,那新媒体手段包括了:公众号、知乎、微博、短信、豆瓣、论坛、网站、贴吧、百度知道、app、头条号等等。

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其实可以放在一块说的,他们是这两年因为社交网络和在线聊天工具衍生出的运营岗位。都是需要用个性化,人格化的形象拉拢产品和客户的距离,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注意一下,以上表格不是说你不具备相对应的能力就不能做,毕竟只要你有兴趣,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无论是哪种运营,他们的工作计划流程都是一样的,只是对于不同的新媒体形式,公司的侧重点不同,策略的具体形式会有所变化。

比如:

对于公众号运营,公司的侧重点是「增粉」的话,「策略」在内容、合作、活动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内容(定期的干货、故事、资源型文章)、活动(抽奖、免费课、送福利)、合作(和其他公司一起互推、线下活动品牌露出)等等方式来增粉。

对于社群运营,公司的侧重点在于「促活」的话,那「策略」的内容、合作、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内容(定期在社群分享干货、故事、资源型文章)、活动(打卡回答、分享活动、抽奖活动)、合作(邀请其他公司来社群分享,自己也去他们的社群分享来实现互推)。

转行新媒体运营

第二步:培养新媒体运营者应具备的素质

当你确定了要转行做新媒体运营,就得开始着手去培养以下的素质。(持续培养,不是短期哦)

  • 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 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 严谨细心的处事方法
  • 学会与人换位思考
  • 创新开拓精神


第三步:制作面试作品集

我这里有个中短期的速成办法,让自己变得有经验。那就是,运营属于你的号。

你可以运营自己的公众号,知乎号,小红书号,抖音号,快手号等等,为你的号获取粉丝量和阅读数。因为对于运营者来讲,粉丝量和阅读数是考核的硬性指标之一。

而最适合我们这群零经验小白制作的“产品”,就是我们的个人公众号。

新媒体运营


我是怎么做公众号的?

首先得注册,我在注册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由于很多规则不懂,导致注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我现在将我遇到的问题都列出来~你要注意别踩坑呀!

  • 同一个邮箱只能申请1个公众号;同一个手机号码可绑定5个公众号;同一身份证注册个人类型公众号数量上限为1个;
  • 个人微信公众号名称不支持设置空格、符号且不得侵犯商标权利、不能与已注册成功的帐号名称重复。
  • 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年可修改两次公众号名称,24小时后名称才会修改成功。
  • 个人微信公众号的ID一年只能改一次。
  • 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头像一个月只能修改5次。

注册的阶段还需把公众号名字和简介写上才可以注册成功。

公众号名字得好记,有特色,凸显针对的特定人群,好传播。而我自己的公众号名字就叫做「大眼的运营秘笈」,大眼是我的外号,运营秘笈就是凸显了针对的特定人群。

公众号简介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告诉你的读者你是谁,你提供什么样类型的内容,你的公众号对用户有什么样的价值的一个地方。方法:直接了当型,数据化型,情感唤起型。

比如我,用的「直接了当+数据」,我是做运营的,我的公众号简介:95后文艺女青年,3个月从零转行新媒体运营,面试12家拿到9家平均7.5K的offer。我是大眼,分享我的秘笈,助你青铜变王者。

设置完以上内容,还有头像设置。头像的设置也很重要,仅次于你的公众号名字。不管是哪一种头像设计都要符合上面说的四个标准,头像要极简风格、色泽鲜明、关联名字记、看得清楚。

转行新媒体运营

注册成功后,我们就要输出内容吸引读者啦。要吸引读者,那你的内容必须是他们所存在疑惑的,能解决他们问题的内容。

因为我做的号是分享我自身运营经验的,所以,我在各个地方看到的用户对于新媒体运营的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我把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所以我输出了内容就是我的运营经验和对应的运营类的干货。

知道要写什么东西了,那你可能就问,怎么能写出优质内容啊?我自己当初是看了一些新媒体运营类的相关书籍,然后自己总结输出,这样的内容就成了我自己的啦~

有了内容了,你的标题可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看文章人家首先看到的是你的标题。我这里有三点方法,可以让你的标题3s内抓人眼球。

  • DM公式:时间+结果+保证(如:只需十天让你瘦3斤,无效退款)
  • 落差公式:痛点问题+解决方式(如:让有想法的人找到有办法的人)
  • 人性八大法则:

标题、内容都有了,就到你的排版了,这是体现你个人特色的地方之一。我自己对排版方面总结了一些点,你可以看看。

  • 14px文字,最佳字间距:1.5~2
  • 所有文字不要超过三种颜色,一般使用:主题色+正文色+注释色 即可
  • 段落应该是行间距的两倍,行间距控制在1.5~2之间
  • 页边距推荐控制在5~10,10为常见值。
  • 长文章中间得多穿插图片,推荐尺寸:900*600,600*400,640*400
  • 长文案配图5~8张,短文案3~5张

做公众号要注意的讲完了,那我建议公众号建立开始,你可以围绕你的定位,稳定输出原创短篇文章(每篇1000-1500字即可),有同学肯定会问了,我文采不行,咋整?那你可以看看我在别的地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当然,很多人说我刚做公众号,我实在出不了文,那也没关系,可以选择转载文章。具体看下面怎么操作。

内容做好了,最后就是要增加你的公众号曝光度啦,可以多分享给你的朋友家人,大家转发起来,还可以通过多渠道的引流,帮助你积累粉丝~


第四步:怎么面试新媒体运营岗位

我们是零经验进入这个行业,HR就会认为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远远低于有经验的人。从而他们会问你对这个行业的认知看法。所以我们要建立对行业的认知。

构建对细分行业的认知,我们就要去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可以去新榜,清博指数等等平台下载该行业的分析报告;还可以去关注一些行业内领先企业,比如鸟哥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情感类的咪蒙,新世相等。

不仅要构建认知,我们还要从本行业拓展至相关行业,了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品,研究他们的服务和业务模式是怎么样的?

比如我们去问自己:这个行业为什么存在?它的价值在哪?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凭借哪些关键因素,创造了哪些价值从而获利?

当我们做完以上所说的内容后,拥有足够的信息了,就可以对它们整合分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能够针对这一企业或者所在行业,存在的问题及痛点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肯定是加分不少的。

当然,毕竟我们经验不足,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和见解可能没有那么透彻。而HR一般也不会要求刚转行的新人在面试时能提出多独到的见解,他们真正考察的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噢!对了,忘了说,有一点还是蛮重要的,我当时进入新媒体行业还加入了一个新媒体运营交流qun。这个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更多行业里的东西~

最后,看这里。我还整理了好多干货资料,你想要的我都有!!!(就简单放点截图!)

转行新媒体运营

根据读者私信问到我的高频问题,我写到这里啦!(持续更新)

Q:我在传统行业做了4年了,现在转行做新媒体运营还合适吗?

可以的。

新媒体运营其实也叫做新媒体营销,传统的营销就是线下投放各种广告,投放在越多地方,人流越旺,就越容易达到效果。而新媒体运营就是通过利用更多新媒体手段去将线下的广告搬到互联网上,做营销推广。

所以我认为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只是你需要做的是,用更加高效的新媒体手段+思维,去提高营销的效率。

码这篇文章不容易啊,字字精髓,会结合大家存在疑问的点迭代,做到持续更新,所以有疑问的都可以告诉我!!!真心希望能帮到大家,深知转行不易啊!
祝大家转行成功

编辑于 2020-04-28 22:43

转行在选择新的行业之前,一定要先冷静思考,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到底为什么要转行?是真的觉得自己不适合目前所从事的行业,还是在目前的行业里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还是因为目前的工作做得不顺,只是想逃避现实?我接触过很多会频繁换工作的人,表面上看,好像每份工作都有很充足的辞职理由,可细细分析下来,却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内在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欠缺团队沟通的能力,不擅长做某个环节的工作等等,每当在新的工作中又遇到了这些无法绕开的问题时,他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永远都是换一份工作,而不是硬着头皮,直面问题,然后边学习,边解决问题。

转行也一样,很多人本身所在的行业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个行业也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就是因为不想去直面某些问题,去解决掉他,从而萌生了想要转行的念头。这种情况下的转行决定,往往会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因为在新的行业里未必就能让你绕开你想回避的问题,职场上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很多时候都是相同的,在这里过不了这一关,换个行业也很难迈过去,而且很可能在新的行业里,连入门都会很艰难。

第二个问题是,你想要在新的行业里获得什么?很多人在转行的时候,即使已经确定了自己肯定不适合再留在以前的行业里了,但也没有认真去想过“自己想要在新的行业获得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抱着树挪死人挪活,试试看的态度去转行,在这种态度下做的转行决定也往往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你想要拥有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当你连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都没想清楚的时候,在选择新的行业的时候,就会失去目标,迷失在众多的选择中。

在想清楚了以上两个原则问题后,再去选择行业,就纯粹是技术性问题了。

之前别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三十多岁转行,需要多大的勇气?我当时就说,转行从来都不是勇气的问题,而是实力的问题。很多人在想要转行的时候,被困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找到一份新行业的工作,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学新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其实当你被这个问题困住的时候,就说明你的能力不足以去这个行业工作。

所以,转行选择新行业时,最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新行业的入行门槛要与自己的能力匹配。前几年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很多人都想进入互联网公司,这时候如果你不具备计算机技术相关技能,又想做技术类工作的话,就会很难,因为这个行业的高薪吸引了大量人才进入,所以大部分公司是不会给一个新人提供先入职再从零开始学习的机会的,这时候换一个入行门槛更低的工种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第二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这个行业是否是新兴行业,或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般人想要转行,除了觉得自己不适合以前的行业外,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在一个发展近乎停滞的行业里根本找不到自己上升的空间。这时候当你想要转行时,就要重点考察新行业是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还在高速发展,并且有足够增量空间的行业,才能给全行业的人更多的机会。为什么在很多传统行业里,一个新人即使很优秀,也都很难有发展空间?主要还是因为行业发展停滞了,人员饱和了,没有更多的空间留给新人了。所以,在选择新行业的时候,一定要避开这些发展停滞的行业,在这里行业里,科班出身的很多优秀人才都还没有发展空间呢,就更不会给你一个零基础的新人什么机会了。

前几天在微信公众号上偶然刷到了一个人的转行故事 [1],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主人公选择新行业时摸索出来的新方向,很多时候大方向理清楚了,转行尽管在外人看来是很艰难的事情,但在自己看来,只不过是起步阶段的积累问题。这一点也是许多想要转行的人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2016年,二十六岁的吴玉清决定从工作了几年,已经有了不少积累的外资银行辞职。尽管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很不错,在厦门月薪八千左右,享受五险二金和双休十三薪,一年两次旅游。而且吴玉清作为客户经理,可以单独坐在一间小办公室里和客户一对一谈业务。但那个时候由于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与国内银行有所不同,偏向保守,多数中国人把目光投向中资银行。那一年里,吴玉清工作所在地的外资银行已经有两三所无奈停业。面对这种情况,吴玉清萌生了想要转行的想法。

在休假旅行的途中,吴玉清拜访了自己以前在银行里追随的“师傅”,对方告诉她,自己已经转行做了一个叫做保险代理人的工作,这份工作和传统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不同,属于中介性质,可以同时售卖多家不同公司的产品,代理人需要做的是帮助客户匹配最合适的保险产品,同时从保险公司获取佣金。这样就不必只卖一家公司的产品,让保险销售从传统的卖产品,变成了用专业的知识服务客户的过程。吴玉清觉得,这份工作会把自己从银行客户经理的位置“解救”出来。

在了解这一行业的时候,吴玉清发现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来自什么行业的人都有,既有以前在传统保险公司做销售员的人,也有来自别的和保险完全不相关的行业的从业者。第二个是这个行业里也有不少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很多都有研究生学历,甚至还有毕业于中科院的博士。

这说明了这一行的入行门槛是不高的,任何行业的人都可以转行来做保险代理人。同时也说明了这一行的上限是比较高的,否则不会吸引这么多来自各个行业的高学历的人来加入。

同时在做出想要转行决定的时候,吴玉清发现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的决定,因为在他们心中都还觉得,卖保险是一个很不体面的工作,很多人甚至直接把“保险”两个字和“诈骗”联系到一起。

但是保险其实是一个很多人都需要的东西,因为从保险的本质上来看,保险本来就是普通人用来“抗风险”的工具。实际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都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应对人生中的黑天鹅事件的,而保险产品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应对这种风险的。

一个大部分普通人都需要的东西,同时又被大部分人当做骗局,不靠谱的东西,这说明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在传统保险行业内,信任是缺失的,这是吴玉清在一开始就发现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从业初期,吴玉清尝试的工作方法,就很容易就走上了传统销售的老路子,在写字楼扫楼,在居民区发传单,收效甚微。当吴玉清尝试跟以前银行的客户打电话聊的时候,每当聊到保险两个字,对方基本上都会开始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并且,传统的公司所奉行的传统制度与等级,也让吴玉清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于是,她换了一种方式,放弃直接销售某种保险的目的,开始在互联网上分享关于保险的专业知识时,反而成交了不少订单,在成交的客户里,还有不少会为自己介绍新的客户。吴玉清发现,这时候,客户买单的不是自己介绍的产品,而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多客户都通过与自己打交道的过程改变了对保险的看法。

我国的保险行业是一个四万多亿的市场,但是互联网保险的规模只有两三千亿,可以预见的是这中间将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而互联网保险增长的最大动力,就是普通人的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关注到健康,关注到自身的风险保障。

这些都是吴玉清坚定地要从银行客户经理转行做保险代理人的理由,这两大理由正好也契合了我在开篇说的选择新行业时要重点考虑的两大因素,第一就是入行门槛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第二就是这个行业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不断被激发的需求,也推动了行业工具的不断迭代和一些创新型公司的诞生,这些也为吴玉清的转型提供了客观条件与基础。对于她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点之一是,她没有加入传统的保险公司,而是选择了一家新兴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通保险代理)。据说这家公司在管理和收入分配上,并非采用的金字塔结构(即你的“师傅”不仅可以获得自身销售的收入,还能获得团队的收入,甚至可以说是躺赚,这样的模式打击了一线营销员的积极性,同时从根本上无法满足普通人的需求)。保通采用的是扁平化的结构,像吴玉清这样的人,在自身的努力下,可以获得应有的收入,这也算是她转行的一个外部有利因素。所以转行选对平台也很重要。

吴玉清已经从刚入行时的单打独斗,发展到有了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里的很多人在刚加入的时候也都面临着和吴玉清当年一样的情况,有一个从事多年的职业,现在要从零开始做这一行,吴玉清也都会帮助这些新人度过最初的入行焦虑期。在吴玉清的团队里,是没有传统保险公司的销售门槛的,团队里还有老人去充当“职业破局”的角色帮助新人去完成一笔订单。

很多人在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上越干越顺手,取得不错的成绩,都得益于保险行业的销售模式正在发生全面的变革,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被动被销售的群体,而是会主动寻求专业的建议,主动为自己购买产品了。这些主动购买保险的年轻人需要的是专业的咨询和最合适的产品,而不是各种话术和人情。这时候你作为保险代理人,所需要做的重点工作是增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研究保险产品,为前来咨询的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职业相对比较自由,不用像传统行业一样每天上班打卡,每个月都有销售业绩指标。从事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做多少业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精力。促使吴玉清团队能这么做的还有一个辅助因素就是保通开发的“i云保”APP,他们用一个APP就可以接触到一百多个公司的保险产品,方便自由的去给客户挑选合适的产品,而且所有交易都不用原来的纸质资料,在线上就能完成出单,代理人的办公效率高了很多。

吴玉清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转行的故事,她能成功转行的两大重要因素就是,选择了一个入行门槛并不高,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边入门的行业,同时这个行业又是一个正在全面变革,有着巨大增长空间的行业。这样才能让吴玉清作为一个新人,也能获得不错的成长。

当然,我讲吴玉清的故事,并不是劝你去做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咱既不能万事不决就考研,也不能想要转行就去当保险代理人。只是从吴玉清的个人转行经历中,我们能够看到,转行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绝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新行业和转行方式。

参考

  1. ^26岁,我离开铁饭碗去卖保险  https://mp.weixin.qq.com/s/B23Rxh4S3M8spj-QQA_rsw
编辑于 2021-08-25 17:07

真正要转行的,更该考虑的不是转行业,而是转职能。

说直白点,即便进了一个众人眼里再高光的行业,如果本身干的活只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工作内容技术性不足,充满重复性,等哪天企业效益波动的时候,第一个牺牲的就会是你。这就是不可替代性低的情况下,整个行业都带不动你的高不确定性。

听一个人目前工作怎么样,别听ta是不是在big name,要听ta具体在里边干什么。


我们在考虑做职业转型时,一定要分清楚当下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是行业不行?还是平台不适合?还是工作内容本身有问题?还是都有问题?

围城里围城外,太多表面昙花一现的期待,太多令人心灰意冷的落差,问题是,有多少个围城里外你能一次次走,又有多少青春年华能供你不断试错呢?

发布于 2021-07-22 09:30

考研解百优,名校解千愁。

先介绍一下自己,楼主的经历和我一样,本科毕业就出来做销售,26岁的时候还毫无前途可言,不过不一样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路,两年内就翻身了。转行后第一年综合收入二十万,第二年三十多万,第五年,按公司这个层次的平均收入40万加上副业收入(15-20万),税后50万妥妥的。我的路你可以复制。按楼主的年龄,如果真的可以按我的话老老实实的做,可以保证你三十岁的时候年入15万以上,三十五岁年入30万以上(考虑到各种因素,已经尽量保守,尽量压低了,如果是我自己,有信心35岁收入60万以上)。

可以复制的路——考研

有人说有没有搞错?都27岁了还考研?年龄大了,出来也找不到工作的。有人说,读出来都30岁了,你好意思和一群97-98的年轻人一起竞争吗?脸面何在?这些人要么就是没有经历过就放炮的人,要么就是太看得起自己,太要面子,看不清社会的人。这个社会上赚钱的能力和你的年龄无关,和你毕业的学校,你的学历,你所在的行业,你所在的平台,你从事的工作有莫大关系。

楼主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选择权的问题。都27岁了,之前只做过销售,履历上已经深深的打上销售的烙印。以后找工作基本上也只能找销售工作(事实上,可能只有信贷,保险,房产中介这种没门槛的销售工作才要你。稍微要一点资源的销售,要一点技术的销售你也干不了)。以你现在的简历(说是垃圾简历也不过分),你只能做社会的底层工作,去底层的平台。你就好比站在一个垃圾堆里面,放眼四周都是垃圾,而你却想要别人告诉你如何去找到一颗宝石。错了!你现在该想的不是如何找到宝石,而是如何摆脱垃圾堆!考研就是最容易复制的一条路。它不需要你花大把的钱,也不需要你有人脉,不需要你有资源,不需要你长得漂亮,能说会道,甚至都不要你聪明。它只要你能专注的看书,做题。命运百分之一百的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你考一个一线城市的211大学的研究生,10万元只是这些学校应届毕业生的第一年薪水(很一般的那种)而已。

你考上研究生后,然后我们再谈一谈行业的选择问题。我们不谈兴趣爱好这些虚的,我们只谈钱

这个社会高薪的行业基本上是互联网,金融,地产,咨询(包括管理咨询,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其他世界500强。互联网需要会编程,我们先排除。金融,地产,咨询对你的专业没有限制(律师事务所如果你过了司法也可以去)。

先说一下金融。金融行业分为券商,银行,保险,三大模块,还有基金,信托,资管,第三方财富等小模块。

券商的话,你如果研究生期间过了CPA(两年,拼命的话可以过),过了司法,有机会去券商投行部(小券商,大的要看你本科学校)。当然这是对那种非常拼命,学习能力强的人说的。当然最多的人没有CPA,去了营业部。券商的营业部就是卖理财,开户的,不建议去。

银行的话,不限任何专业,你是学生物的都可以去银行。部分银行对年龄有限制(比如光大银行要28岁以下),不过不用担心,大部分银行无年龄限制。银行第一年薪水,如果是四大行,在11万—15万之间,股份制银行高一些,15-20万都有(一线城市分行)。

保险的话,建议做核保(部分要求),理赔(无专业要求),精算(对数学有要求,已经排除),或者是一般的对公业务部门,管培生,第一年10万-12万。

基金,信托,资管,门槛比较高,高大上的工作。我拿到过某家私募基金投行部的offer,没去,去了咨询。这些工作楼主留意一下就好,但是复制成功率比较低,随意即可。你考过CPA的话,对应聘这些行业的工作都有帮助,不然就是随缘局。

再说一下地产。虽然现在地产前景不大妙,裁人比较厉害。但是房地产本身是一个资金密集性的行业,这注定了它的高薪属性,你只要选对了企业,尽量选前30强的房企(不要选X禾这种管培生都裁员的企业),成长还是可以的。未来的房地产会集约化发展,大鱼吃小鱼,并购非常厉害。你去了大房企,发展还是可以的。薪酬,管培生一般都是15万以上起。不要求专业的岗位比如文职类的HR,很多人瞧不起HR,觉得是打杂的。其实地产HR第一年也有15万,如果是正荣这种房企给研究生毕业的HR都是18万以上的薪酬。

最后说一下咨询。越是大的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越对你的专业没要求。因为他们的培训机制非常完善先进,只要你综合素质过关就行,比如四大。咨询公司反而喜欢工作过几年的人,因为这种人更接地气,不仅仅会纸上谈兵。外资咨询公司比如德勤摩立特第一年二十多万吧,内资十多万。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税务等第一年十多万。不过因为频繁出差,吃住都不用自己花钱。所以可以省的很多。内资咨询做了五年,收入在40万左右(猎聘可以查),四大会更高一点。这种公司薪酬涨幅惊人,一年30%以上的涨幅很正常。

其他世界500强。比如美的销售管培生,第一年18万,包吃住(没什么业绩压力)。家乐福,麦德龙都是十多万。三十多岁当个经理,三十多万的收入还是有的。

至于副业,说一下我所在的咨询行业,花两天写一个行业报告,给甲方都有一万元的收入(这个需要慢慢积累单子才会多,一开始不常有),保险业务的转介绍(成了也有几千收入,随缘做做,不常有)或者做一下简单的收费咨询(不需要写),一个月也有一千多,然后每个月写写自媒体的广告等也有六七千的稳定收入(仅仅是第一年而已,以后绝对不止这个数)。打造个人IP,是最容易赚钱,最轻松赚钱,赚起来最爽,最没风险,最不需要投入的事情。这个除了个人努力,后面自己所在的咨询公司也会帮你打造,所以主副业合一,越滚越大,协同发展是最好的。这也是我拒绝了私募的投行部的offer,选择咨询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咨询可以接触到非常优质的人脉,并且有最强的培训,你周围的同事未来都是各行业的高管。

总之,楼主现在需要提升自己的学校和学历,这样你的格局才能上去。不然你随便花钱去学什么技能,上什么培训班,就算找到了工作也是不入流的,格局不够的。就算赚了一点钱,你的履历,你的同事,你的前景,你的资源,你的眼界,都远远无法和那些名校硕士毕业去了热门行业的知名企业的人相比。

以上。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若离情感,id:ruolitv,关注后在后台

回复 恋爱小白:可以得到一份帮你脱单的新手向恋爱音频教程;

回复 挽回:可以得到一次专业有效,且首次不收费的失恋分手挽回&婚姻修复类情感咨询;

回复 情商:可以得到一份精准定位性格缺陷的情商评测。

编辑于 2019-09-05 17:24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教我们如何去选择行业和岗位,我也都仔细阅读过,什么转行前要考虑沉没成本、先做一套职业性格测试等,很多都写得十分详细,说是傻瓜教程也不为过。

但我并不打算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要分享的是我长达3个月的转行经历和经验,包括我选择行业的过程、转行学习的过程等等。

希望能对你们转行路上有所帮助。

萌生转行的想法

先说说我本人的一些情况吧,我98年出生,刚刚大学毕业,大学学的专业是金融工程。我产生转行想法的契机,就是我大四的时候,在一家证券公司做实习生,做了一个多月后我就趁着疫情辞了职,决定转行。



为什么辞职转行?在这里原因我就不详细说了,因为我觉得转行的原因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因为行业问题、职业发展问题,又或者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转化的原因归根结底就三个字——不喜欢。你只需要确定,你真的想要转行,这就够了。

说实话我当时挺冲动的,我并没有想过未来转行的道路是否顺利,但冲动归冲动,我并不后悔。

与其浑浑噩噩工作几年后再来后悔,不如趁年轻冲动一把,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发现互联网新大陆

其实我选择转行行业的时候,想了很多,也查了很多资料,这个功课必须做好,毕竟谁也不希望再转第二次,能够一次转行到自己喜欢的、好的行业是最好的。

转行选对行业很重要

我将自己选择行业时需要思考的地方总结成了通俗易懂的两个方面,就是兴趣发展

选择行业为什么要考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你感兴趣的行业能大大提高你工作的积极性、愉悦感和求知欲。

兴趣虽然不能让你工作变得轻松,但是能让你过得开心。这个其实很好理解,谁不希望工作起来跟玩似的,就好比如喜欢玩游戏的想去做职业选手,喜欢打篮球的想去做篮球运动员。

选择行业为什么要考虑发展?我似乎问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谁不想在一个发展好的行业工作,但是到底什么才算是发展好的行业呢?

我认为评判一个行业好不好,要看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俗一点讲就是在未来我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虽然薪酬能不能提高跟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选择一个天花板高的行业你也有努力的动力不是吗?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因为一时的舒适而选择转行夕阳红行业,因为几年后你有可能要再一次面临转行的抉择。

其实选择行业并不一定这两方面都要具备。有的人转行是为了工作开心一点的,那么就选择感兴趣的行业;有的人转行是因为原来所处的行业不景气,想要谋求好的发展,那么就要选择发展前景比较好的行业。当然,如果兴趣和发展两方面都兼具,那自然是最优的选择。

没有什么不适合的工作

我相信有的人会问:“如果我不适合这个工作怎么办?”其实没有什么工作是不适合的,有的不愿意去适应的人

这个确实是真的,举个例子,性格内向的人真的不适合做销售吗?错了,性格内向的人只是因为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所以不愿意去做销售而已。

嫌这个例子分量太轻了?那我再举个基本都知道的例子,很多人认为身材不够高大做不了篮球运动员,史蒂芬·库里请了解一下?多的我就不说了好吧。

所以,与其纠结合不合适的问题,不如想一想怎么去把工作做好

深思熟虑选择了互联网

再来聊一下我自己。由于我才22岁刚大学毕业,还是个青年,所以在选择行业的时候,我优先考虑的是自己未来的发展问题,其次才是兴趣的问题。

于是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年度行业发展报告,选出了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十个行业,然后我再从中选择我一些我比较感兴趣的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我是在知乎渠道搜索的行业的相关信息,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想要知道的进行搜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及了解后,我决定转行前途和钱途都不错的互联网行业。下面我上几张图片让你们感受一下~




转行的路上并不轻松

我相信提问或者查找这个问题的小伙伴,想知道的不仅仅是如何选择行业,同样想知道如何进入所选择的行业

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作为入行的切入点尤为重要。如果你是一个零经验小白,那么最好是选择一个对于小白比较友好的岗位作为你入行的切入点。

我选择的互联网行业的岗位是新媒体运营。互联网行业这么多,我为什么会选择新媒体运营作为我入行的切入点呢?原因有三个:

  1. 运用排除法。首先排除行政、财务等传统职能岗位,原因很简单,既然已经决定转行互联网行业了,那么就要选择互联网行业独有的岗位,这样转行互联网行业才有意义。然后,排除掉门槛比较高的产品和技术岗位,原因就是经验要求比较高,对于我这种纯小白来说并不友好。
  2. 对小白友好。相比于互联网行业其他岗位,岗位需求大,运营门槛相对较低且薪资待遇不差,目前运营岗没有专业对口的大学专业,岗位竞争压力小。
  3. 能学到东西多。新媒体运营岗位的对于内容、活动、用户等互联网行业各方面都有涉及,是一个学得比较杂的岗位,学得好的话有利于以后转其他运营岗位,或者转互联网行业其他岗位,又或者是自己用自媒体创业。



虽然新媒体运营在互联网行业中门槛是比较低的,但也没有低到你随随便便就能跨过去,转行从来就不是轻松的

以我自己为例,当时我就是一个零经验的纯小白。白到什么程度呢?连新媒体运营这个词都是选择岗位的时候才知道的,之前听都没有听过这个词。

当时自己也啥都不懂,觉得新媒体运营就是写写文章,于是就自己创了一个账号,坚持写了半个月的文章,就傻乎乎地去找工作了。当时我还觉得自己特别有自知之明,投的全是新媒体运营的实习岗,打算实习学点东西的,结果却是面试官一句句的,“我们考虑一下,先回去等消息吧。”

面对自学没有经验,零经验又找不到实习的困局,我当机立断地决定报名学习,下面就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去学习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其实转行前的学习主要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学习专业知识、积累项目经验和做好求职准备

第一部分:打好基础,学习专业知识

在这个部分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这还是因为我是全职学习的缘故,如果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话,可能时间还会更长一些。这一部分主要需要掌握的知识有:认识新媒体运营、产品设计、着陆页、应用传播学、内容营销以及文章写作等

这些知识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和一些技巧,基本都能在网上找到,多听多看,基本就都了解了。免费视频课程也有很多,B站上就能搜到不少,我一开始自学就是在上面找的。

现在的话,我个人觉得不错的,适合零基础小白的免费课程就是新媒体自习室,除了一些理论知识,还有一些运营工具使用的教程。




第二部分:实战操作,积累项目经验

学习好理论之后,下一步当然是将你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我惨痛的求职经历告诉了我:没有经验,你连实习生都做不了!所以我报名学习时,特意选择了比较注重实战的课程。毕竟纸上谈兵没有用,不知道如何运用也白搭,能运用到实战中才真正算是知识转化成了你自己的能力

作为新媒体运营,积累项目经验自然就是运营自媒体账号,可是这么多的自媒体平台应该怎么去选择呢?这里跟你们说一下我的方法,通过查看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信息来进行筛选




根据上图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岗位要求都提到了上图中的平台,你可以以此作为你的主战地。这样一来,你以后求职的项目经验就能满足大部分公司的岗位要求。

对此你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做:

  1. 确定定位。首先你需要确定你的定位,以此来创作垂直领域内容,这个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兴趣来定,比如你喜欢美食,你就可以分享推荐各种美食。
  2. 调整优化。确定了定位之后还没完,你还需要对后台菜单、自动回复等进行调整优化,起码要让别人看起来觉得你有用心在做,而不是敷衍了事。
  3. 创作内容。然后就到了创作内容的部分,这是新媒体运营工作核心的一个部分,通过创作优质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关注你。但是如果你没有粉丝的话,就基本没有阅读量,所以你需要在其他平台上进行引流。并且你还需要做排版、设计封面等工作,让你的内容整体看起来更舒服。所以,这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简单,比较详细的过程我推荐这篇文章: 运营实战攻略(贴身必备)

当你运营的账号有了一定的积累,你在以后面试时,你就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不再是零经验的小白了。

第三部分:如虎添翼,做好求职准备

99%的人在面试成功之前,都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

在面试前,你需要进行求职简历的撰写、作品集的制作以及面试话术的准备。这些求职准备能帮助你获得更多面试的机会,让你在面试的时候更加的得心应手。除此之外,对于面试公司的一些基本的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面试的时候说出来能让你加分不少。

求职的准备具体要怎么做,这些我在这里就不具体讲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我的主页关注我查看更多内容。

看完必做的事:

顺手点个赞。你们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转行新媒体运营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查看我的主页签名关注我,还有电子书、工具箱等福利。所有的资源都是我自己精心整理的,如果你是一个即将转行的人,我相信这一份资源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谢谢支持!

编辑于 2020-08-05 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