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文学
无声告白(书籍)

如何评价《无声告白》这本书?

这本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为什么能夺得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它好在哪里? [图片]
关注者
1,373
被浏览
969,138

324 个回答



詹姆斯来自最下流的阶层,他出生在美国生长在唐人街,幼年时期他一定曾经趴在窗台,看过美国的上流社会的人,形貌英俊、举止优雅、开着亮闪闪的汽车呼啸而过。他一定见过,甚至遭受过白人鄙夷的目光、轻蔑的语气乃至怒骂和羞辱。晚间灯火昏暗的饭桌上,他的父母满脸污秽,说话的语气显得虚弱,他发誓有朝一日要成为受人尊敬、拥有自己无可辩驳的社会地位。——他实现了:哈佛博士、大学终生教授,迎娶正宗美国妻子,育儿成家。

可是他又没有实现,他期待人们像对待一个普通美国人一样对待他,但人们只注意到他黑色的头发和黄色的皮肤。他在社区里没有友邻,在工作中也没有亲密伙伴,他们家一共只出门旅游过一次。

与詹姆斯相反,玛丽琳,在他丈夫眼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女孩,却拼命的想走出“普通”,中学大学,她都试图去学习“男生的科目”,并且卯足了劲打败他们,人人都不喜欢一个亚裔的教授,她却跑去办公室吻他。和他结婚。在不知不觉中堕入庸俗的日常之后,她离家出走,试图重新抓回青年时代的幻梦,而怀上第三个孩子让她怀抱遗憾结束了这场“堂吉诃德式”的出走。



不难看出,在走向社群中,詹姆斯李固然受到了种族歧视和差异化对待的打击,——自幼怀揣着“融入”的期待,恰恰也使他率先地将自己当做卑微的外来者,美国傲慢地质疑他,而他从不正面反击:少年忍受美国同学的孤立、青年忍受逃课的美国学生、中年对美国警察唯唯诺诺。甚至在内心深处他害怕他的美国老婆终有一天弃他而去。他只在同是亚裔的助教面前谈笑风生。

他不敢做的事情(融入美国),却推着他的孩子去做。他希望儿子和杰克成为好朋友,他希望女儿是社交圈的明星,他把儿子赶到美国孩子中间结果让他饱受屈辱,他不断要求女儿融入社交,结果使她饱受尴尬和打击。

如果说在詹姆斯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外来者的自卑和软弱,在玛丽琳身上则是梦想破碎者过分的自恋和心有不甘。

玛丽琳一度决定抛夫弃子,制定了荒唐的计划去“实现自己”,其结果是彻底击碎了自己的幻梦,并给家庭造成了难以愈合的隐伤。她变相的逼迫孩子学习,走自己没能走上的道路。——在这过程中,玛丽琳沉浸在自我陶醉和歇斯底里之中。一个母亲完全没有注意到女儿莉的痛苦,——这是非常可疑的。她真的丝毫没有意识到吗?不,她一定能感觉到,所以她的要求都以“问句”出现来自我说服:那么是莉迪亚自己的选择,她也喜欢这样的。我并没有强迫她。——玛丽琳实在无法从幻想中抽离出来,她不可能接受她在逼迫着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事实(知道孩子死了之后她都不接受),而她更无法接受她的人生一文不值,俗不可耐的事实,折腾了半辈子她最终和她的母亲,居然毫无二致。

是否可以说,她对女儿的大部分“爱意”和关注(包括詹姆斯的在内),只是因为她能让她感到人生的圆满,帮她实现,弥补她的人生遗憾,减少她的失败感?她利用了她的孩子?她看似放弃了,可她从没甘心放弃过。

——

《无声告白》在描写个体的心理显得非常清晰。作品的结构也非常的优异:在看似平滑的叙述中,通过叙述视点(时间的和人物的)的转移变换,加进了许多悬念,也使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的全面,或者说“立体”。

基本配得上封底所有的好评。

编辑于 2015-08-23 14:33

人类都是健忘的,40岁没法理解30岁,30岁也看不懂20岁,20岁则对10几岁不屑一顾。


我知道14-16岁的少年们其实都动过自杀的念头,可能是一瞬,可能是一两次,但相信我,他们都有。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14岁的母亲也想过自杀》,那个时候的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都单纯脆弱无比,父母的不信任,老师的讥讽,失恋,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都会让人无比自卑和恐慌,自杀,重启,可能是知识范围内唯一能想到的解决方法。


因为年轻人的悲伤,总是比天还要大。


孩子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梦想,蒋方舟就说过一句话,“孩子在年幼时候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一种向大人们献媚。” 无比正确。一句夸奖,一次和谐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至于想当科学家,画家,也不过是从小听大人说多了,就记住了,鬼知道科学家是什么东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认同的。被家人父母社会,或者自己。即使一时短暂的叛逆也不过是想要某一瞬间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说白了还是因为一种 广义上的虚荣心。


这种被认同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晰,越来与具体。比如,我想成为一个小范围的网红;我要创业,赚钱;我要成名;我要做一个酷的人,让别人都羡慕我,这是认同,是虚荣心的一种结果。


前两日和好友聊天,如何选择行业这个问题无意中被提了上来。


现在金融业大热,人人都想在资本市场里摸滚打爬一圈,并同时能功成身退,攒足了钱回家养老,然后过自己想做的生活。无论是做fashion Icon也好,做电影艺术家也好,终归是要有钱。


但是遗憾的是,资本市场的玩法就像击鼓传花,总要有人输才能有人赢,没有过硬的背景,过人的胆识,入了这行之后,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庸碌一生。但是金融业诶,是一个说出去人人都会眼睛放光的行业,所以还是有很多平庸人士,在为了普世价值的认同感,挤进这个行业。但是你要是说,有多少人真的觉得适合这潭浑水,如果做个调查,那数字一定是捉襟见肘了。


真正能摆脱他人眼光的人都是勇士,能做到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我有一个朋友富二代出身,家境殷实,上大学那会我们还在吃着食堂,摸着鼻涕,出门玩耍坐着漏风的公交车时,他已经开着他们家奔驰上下学了。他没什么后顾之忧,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取悦自己。他唱歌,录歌,发专辑,跳舞,跳到可以参加比赛,爱上了电影,立志要攒到钱拍一部鸿篇巨制,每日躲在宿舍也是看尽所有7星以上电影,只为了可以培养自己能成为导演的一种感觉。后来家庭变故,吃穿用度一时间都成为难题,但是他找工作依然有着一种情怀,施展能力的做,表面工作毫无建树的不做,也是这么任性的一个人年近30,每日还在过着那些取悦自己的生活。而我们这些周围的朋友,都好生羡慕。


对于他们这种人,那种渴望被世界认可的成功,不过是在成为自己之后的结果,并不是目标。我很羡慕成功的人,我更羡慕知道自己要什么,每日都为自己而活的人。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某一个瞬间,可以摆脱他人的期待,普世价值的期待,寻找真正的自己。


想要成功没有错,想要平凡是对于成功这条路上的附加要求,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为了出名,被人骂着长大。想要平凡,从平凡中有那么点儿不平凡是所有人对于 “社会生存”这个命题里最理想的期盼


愿你们从这本书反思到自己,反思到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成长,那这本翻译不那么灵光的书也算是找到意义了。


如果做不到,至少在心理建设的时候告诉自己。


发布于 2015-09-11 15:54

这本书说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期待是柄伤人的利剑。

16岁的女孩莉迪亚死了,死于溺水。

警察根据现场证据分析,初步判断死因是自杀。然而,她的家人都不相信。

她是那么一个善良、乖巧、积极、阳光的女孩,她怎么可能自杀?!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随着对她死因的追查,这个家庭的秘密被抽丝剥茧般一丝一丝揭开。平静的表面下,每一个人都在心底深处埋藏着隐秘的悲伤。

父亲詹姆斯是华裔移民的第二代,自幼承受着异样的目光。少数族裔和社会阶层的压力带给他屈辱、愤怒和痛苦,也带给他上进的动力和决心。他的父母做着艰辛的工作,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早慧的他身上。而他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取得哈佛博士学位,在地方院校谋得终生教职,迎娶金发碧眼的美人玛丽琳。他尽了全力,想要成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他的一切融入的努力,始终没能让他摆脱“中国佬”的标签。无论他做什么,周围人都只看到他的黑眼睛和黄皮肤。在这个小镇上,他们始终是最“特别”的一家人。

母亲玛丽琳曾是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女孩。在她儿时,父亲的不告而别,使她母亲陷入了终生的执念:女人一定要成为最会打理家事的贤妻良母,而组建标准的美国式家庭、过美满的家庭生活才是女人最大的成功。她反感这种教导,奋力摆脱普通美国女人的命运,立志要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与男人们一争高下。她对母亲的反叛,以嫁给一个中国人这种最不“普通”的方式达到顶点,也戛然而止。她从哈佛休学、结婚生子,成为一名过去她最不愿意成为的家庭主妇,而且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家庭。失去自我的痛苦,令她一度离家出走,试图重拾学业,但终以失败告终。

莉迪亚是三个孩子中最敏锐的观察者,也是这个家庭最温柔的联结者。她吸收着父母的痛苦,把它们统统内化为自己的。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也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爱,她努力扮演着一个父母所期望的孩子。她的努力让父亲、母亲都感到欣喜。不知不觉之中,他们给予了莉迪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望。

在莉迪亚的身上,父亲看到了遗传自玛丽琳的蓝眼睛。他期望女儿热情、活泼、开朗、合群,补齐他这个孤僻父亲的所有短板。他对女儿的爱,就是对这种期望的各种明示、暗示。然而,可怜的是,莉迪亚的同龄人并没有因为她的蓝眼睛而视她为同类。形单影只的她,只能日复一日伪装着拥有很多朋友的样子,与电话那头嘟嘟的占线声聊着天。

在莉迪亚的身上,母亲看到了对科学的痴迷,恰如年少的自己。她期望女儿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实现她成为科学家的未竟志愿。她投入了全部精力开发女儿的智力,规划女儿的学业,事无巨细地指导着、要求着女儿。她不知道女儿的兴趣只是伪装,追问只是为了让她开心。她不知道女儿的天分也只是伪装,死记硬背每一个答案、做好每一份作业、答好每一张试卷,也只是为了让她开心。

当父母的期望都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成了被忽视的孩子。内斯悄悄发展着自己的兴趣,即将升入大学、逃离家庭。汉娜则是个委屈的小旁观者,静静躲在一旁。

在哥哥离开的前夕,莉迪亚终于承受不住重压。她感觉自己孤苦无依,再也没有能力继续满足父母的期望。她想要做回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虽然痛苦、迷茫,但她决心已下,要向父母告白,要成为她自己——带着对自我的觉醒,她将小船划向了湖心。

而这,就是她最后的、无声的告白。

莉迪亚的死因是什么?

她死于自杀,死于对父母的爱,死于她对这份爱的献祭。

她死于他杀,死于父母的期望,死于一代一代的期望汇聚、传递到此,所形成的巨大压强。

“期待”是柄伤人的利剑。两面都是锋利的剑刃。迎合这期待的人将为它所伤,因为TA会不断扭曲自我,去讨好对方。反抗这期待的人也将为它所伤,因为TA会直直走向这期待的背面,忘了自己原初的方向。

“期待”这柄利剑,就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里,也插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心爱的人为自己而改变。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被心爱的人要求着变成TA所希望的样子。 我们总在说,我期望你如何如何。我们总在说,我一定会如何如何,绝不辜负你的期望。究竟,我们说的期望是什么?

如果翻译出来,它就是:我不喜欢你本来的样子。只有当你按照我的意愿变成了我想要的样子,我才会爱你。不仅如此,每当你达到了一个期望,别忘了还有下一个在等着你!

这所谓的爱,多么昂贵,多么苛刻。甚至,它不能被称之为“爱”,只能被称之为“自恋”而已。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心中的执念,毫无保留地爱一个人,接受TA本来的样子,欢喜地看着TA长成TA自己。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心中的执念,既不迎合外界的期待,也不对抗外界的期待,欢喜地长成一个自在舒展的个体。

事实上,即使对一个教育者来说,期待亦是多余。

如果智识的增长使孩子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TA按照自我的观念做出选择——那这才是教育。如果强迫孩子违背TA现有的观念,仅仅按照教育者的期待来规范行为——那这根本不是教育,也不会有真实的、持续的效果。因为这和狱长对囚犯的强制管理无异。

作为教育者,我是个复杂的个体,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陷,所以我不能要求你完美无缺。你有可能拥有我所没有的品质,所以你也可以缺少我所拥有的品质。就像我能够接受有缺陷的自我一样,我也能接受有缺陷的你。

我和自己的本能做着斗争,有时我能抵抗短时的诱惑,关注长远,延迟享受;而有时我不能。有时我不能完成自己的计划,有时我不能控制激动的情绪,有时我不能做出理智的决定——既然我可以,所以,没关系,你也可以。

我在茫然中探索自己的方向,有时走错,有时迷失。你也会如此。我不知道你将喜欢什么、成为什么、走向哪里,我只能告诉你有许许多多选择的可能性,告诉你有一个接一个的选择在前面等着你。其中的某一个,选对、选错,都可以。

我没有期待给你,只有很多宽容给你,笑望着你寻找真正的自己。伍绮诗说: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我都是如此。

期待是柄伤人的利剑。愿你我都放下手中的剑。也愿你我都拔出心上的剑。从此欢喜。


欢迎关注鱼鲜支的微信公众号:观念的牢笼(guanniandelaolong)

编辑于 2017-03-15 20:27

这本书很实用,应该能能唤起大部分读者的自我意识。

莉迪娅死了。
母亲一下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当她在莉迪娅这么大的时候,她在自己母亲的期望中生活。她渴望摆脱母亲的影响。她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一个黄种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逃跑,想要拾回自己的学业,成为一个医生。她失败了,把这种自己完成不了的心愿寄托在女儿莉迪娅身上。

(多像?会有很多人,有共鸣吧?享受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用做任何家务,只需要,考个好成绩。我母亲曾经就是这样,后来她发现我做不到,就渐渐不要求了。那种期望是厚厚的壳,让人喘不过气来。她希望我是个淑女,但我不是。她希望我得到所有亲戚的喜爱,但我没有做到。很少有子女能让父母完全满意吧?很少有父母不在子女身上,投射自己的喜好和期望吧?)

父亲在女儿出葬的这一天出轨了。他趴在女人的身体上去麻醉自己。他是一个“不一样”的人。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他渴望和别人一样。他恐惧被别人喊成“中国佬”。他从哈佛毕业,他成为一所高校的终身教授。这些无法弥补他从小就空缺的东西。他缺少朋友,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希望女儿有很多朋友,他希望女儿和别的女孩儿一样。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太像他,希望在女儿身上。

内斯知道自己的家庭不一样,他羡慕自己的妹妹,她是父母关注的中心。他曾经把妹妹推到湖里,又救她上来。他知道妹妹的秘密。他知道,妹妹没有朋友,也不想做医生。

莉迪娅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她认为自己是一个链子,连接起家庭的成员。她很累,很怕,她不是自己。她紧紧抓住哥哥,她唯一的知己。哥哥要去哈佛了,要离开她了。她渐渐达不到父母亲的期望了。她发现自己唯一的朋友,爱的是自己的哥哥。

汉娜知道杰克不是杀害姐姐的凶手。汉娜是一个隐形人,谁也不会关注到她。她知道杰克喜欢哥哥。她知道姐姐微妙的情绪,高明的假笑。她能够感知一切,猜测一切。

其次,关于不同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人被视为异类的问题,此书有一种记录的意味。(如女性渐渐不囿于家庭,走入职场。)

一个细节:玛丽琳想要重拾学业,直接找个大学申请了课程。什么时候祖国能够这样?

我寒暑假能不能随便找个学校申请个课程学学?

原答案写于2016年

添加图书

编辑于 2020-12-09 21:02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追寻真实的自我,还是满足别人的期待?


改编成电影,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小说《无声告白》不会仅仅是一部爱情文艺片。小说的视角很小,野心很大;人物关系简单明朗,心理描写深刻复杂。笔法克制,情绪的表达点到即止。小说16万字,篇幅不长,却让我想起金庸的小说,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虚构出江湖的风云诡谲与爱恨情仇,你发现作者足够真诚,因为当你将书中人物嵌入真实时代,依然觉得真实。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来说,第一手资料来自于我爸妈,他们都是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那时候兄弟姐妹多,经济状况拮据,爸妈从小就要下地干活,他们同龄人中但凡有点资质,愿意好好念书,念到大学的人,现在基本都混得不错。历史课本基本上对中国的60年代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对于那时候的社会思潮与变迁,我无法得到更多的信息。

反而,60年代的美国是什么样子,因为一些历史事件的存在,反而能够勾勒出简单的轮廓。1963年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觐见肯尼迪总统,同年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遇刺身亡。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唤起权利意识觉醒,“人人生而平等”的宪法宗旨为女性要求在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以外取得更多的平等权提供合法性。越南战争在美国国内引起反战运动,嬉皮士一代兴起,塞林格等作家的作品中是其在文学上的体现。甲壳虫乐队漂洋过海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成为狂热,猫王开始品尝到从家喻户晓的明星被取而代之的苦涩低谷。

回到小说本身,故事从一对年轻人的相遇相爱,组建家庭,经历种种危机与矛盾为基本故事脉络,人物不外乎以这个家庭为核心发散的亲人、同事、朋友,视角可谓之小。然而小说涉及的议题包括种族问题、女权运动、家庭教育、爱与背叛,野心可谓之大。

小说从詹姆斯与玛丽琳的女儿莉迪亚之死为开端,抽丝剥茧,一层层揭开莉迪亚之死的谜团。从表面上看,莉迪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自杀,她好学听话,成绩优异,相比起她的哥哥内森和妹妹汉娜,她最受父母宠爱。她前几天才过生日,那天拍的照片上她笑容灿烂,看不出任何征兆。关于她的死,詹姆斯和玛丽琳认为是谋杀,内森暗自将邻居杰克列为怀疑对象,家中最小的妹妹,平时最受忽视的汉娜是唯一一个看清真相的人。

要揭开莉迪亚死亡的谜题,得追溯到二十年前,詹姆斯和玛丽莲初次相遇,那时他们在大学里,大三学生玛丽莲选修了詹姆斯的课,一见钟情。师生恋在校园里容易引起非议,于是玛丽莲退了詹姆斯的课,然后两人成为情侣。玛丽莲是白人,詹姆斯是华裔,属于少数族群,50年代的美国对于华裔存有歧视和偏见,两人的结合让玛丽莲的母亲很不满,她在两人的婚礼上对玛丽琳说:你会后悔的。玛丽琳为此和母亲决裂,从此与母亲形同陌路。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结合,本质的推动力是两人间的相互吸引,也可以说,是爱情。然而没有一种爱情,可以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完全的纯粹,不问世事。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家庭背景差别很大,各自有隐痛,不愿意提起。对于他们的成长历程,两人作了约定:往前看,不再追问往事。然而,童年的往事,原生家庭的烙印,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这在詹姆斯和玛丽琳以后的生活之中逐渐显现出来,一点一点累积成莉迪亚的悲剧。

詹姆斯的父母是中国人。詹姆斯的父亲用了邻居儿子的名字来美国,在一所学校做勤杂工,偶然得知那所学校在招收学生,詹姆斯通过了难度颇高的入学考试,成为那所学校招收的第一个东方学生。詹姆斯渴望融入周围,但自身的家庭,不一样的肤色,始终让他与学校的同学格格不入。他一心读书,从不参加舞会,考入哈佛大学,毕业后渴望自己能够留校任教,但最终留校的人选是他的同学,詹姆斯只好接受另一所学校的聘书,在学校所在地米德伍德镇开始新生活。他从未对玛丽琳谈论他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告诉过玛丽琳他的真实想法:他认为导师之所以没有选择他留在哈佛任教,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他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够活络,不够受欢迎。

玛丽琳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学生。二战后的美国,盛行一种女性观,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扮演好母亲与妻子的角色。玛丽琳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但偏偏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她选修化学课,是班上唯一的女生,实验做得比男生还出色。她的母亲是家政课老师,能够烤制美食,是主流价值认可的家庭妇女,也但她并不希望重走母亲的道路。她不愿意学家政课,想改选男生们的手工课,学校不同意,她气愤不已。她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理想是成为医生,母亲告诉她说:我为你骄傲,也许你能在学校里遇见一个哈佛男人,与他结婚。大三那年她遇到詹姆斯,虽然不高也不英俊,但总算是哈佛毕业的,没想到母亲对詹姆斯的华裔身份有顾虑,在婚礼上并没有祝福,反而忧心忡忡地告诫她,你会后悔的。玛丽琳还是结婚了,从此与母亲疏离。玛丽琳的计划是完成学业,成为医生,但意外的是她怀孕了,只能放弃学业,与詹姆斯一起到米德伍德生活。医生的梦想,囿于现实,被玛丽琳搁在了心底,但这梦想太深刻,它不仅没有因为生活琐碎而蒙上尘埃,反而在日复一日的光阴里愈发地熠熠生辉。而这些,詹姆斯并不知道。

看似平静的生活,早就埋下暴风骤雨的伏笔。玛丽琳离家出走了。60年代,老大内森上小学,老二莉迪亚上幼儿园,玛丽琳觉得,她可以暂时放下照顾家人的责任,去完成自己未竟的学业,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她报了名去上课,强忍心中对孩子们的牵挂,可却在课堂上晕倒,医生告诉她,应该注意休息,因为她怀有身孕。控制堕胎的法律条文还未从刑法事典中删去,她没有别的选择,只得再一次极不情愿地回归家庭。

这个家似乎又回归平静,但女主人不开心,整个家的氛围微妙又脆弱。玛丽琳拒绝为家人准备丰盛的三餐,她做不了医生,仍然想逃离家庭主妇的角色。面对母亲的不辞而别,归来后的冷漠,内森和莉迪亚都看在眼里,但年纪还小的他们不能够明白原因。内森还好,莉迪亚还小,母亲的离家出走带给她深深的不安全感——她害怕被放弃,害怕母亲的不快乐,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她发现了母亲的一个秘密。

那是一本玛丽琳经常翻阅的烹饪书,放在厨房里,叫做《贝蒂.克罗克烹饪书》,是玛丽琳母亲的遗物,母亲去世后,玛丽琳将它带了回来,作为提醒,告诉自己不要再重复母亲的命运。玛丽琳出走的日子里,莉迪亚偶然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书中有圆形的水渍痕迹,不,那不是水渍,那是滴落的泪——原来妈妈翻这本书的时候,会哭,莉迪亚想,这本书让妈妈难过,那就不要再让妈妈再看到这本书。玛丽琳回家的时候,问起这本书,莉迪亚说,扔了。玛丽琳以为莉迪亚懂她,开始教莉迪亚科学知识,莉迪亚看到,她的对科学的一点点好奇心,能够让郁郁寡欢的母亲如此快乐,她心动了,即使不真的爱科学,假装一下又如何。

莉迪亚成为了家里三个孩子当中,得到关注和期待最多的那一个。玛丽琳说,莉迪亚你物理化学要学得很好,以后要做医生。玛丽琳给她买了听诊器,圣诞礼物、生日礼物送的都是物理化学方面的书。詹姆斯说,莉迪亚你要多交朋友,多参加活动,送给她的礼物是希望她在舞会上穿的连衣裙,以及希望她能够受欢迎,大家都有所以她也要有的项链。莉迪亚拼命支撑,如果没有内森理解她,只怕她的崩溃会来得更早。幸好内森知道,父母倾注在莉迪亚身上的爱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内森也想逃离,如愿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莉迪亚深深恐惧——如果哥哥也远走高飞,她该如何继续下去?物理考试没有及格,驾照考试没有通过,在学校也并没有成为受欢迎的人,怎么办?多年以来,她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下,父母说什么她都说,好的,爸爸,是的,妈妈。所有的委曲求全,只是不想让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再次发生——母亲离家出走,她被遗弃在身后,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父母的期望那么高,她觉得自己好累,她走到湖边,踏上小舟,迈进水里,觉得轻松……

莉迪亚死后,玛丽琳把自己关在莉迪亚的房间,好久好久。画着人体骨骼的挂图,门背后的听诊器,物理课本,化学课本,柔宝宝牌的润肤霜。玛丽琳拨开书本,看到书柜底部熟悉的红色封面——《贝蒂.克罗克烹饪书》,莉迪亚没有扔掉这本书,莉迪亚只是将它藏了起来。玛丽琳这时候才明白,女儿爱的,从头到尾都不是科学。

莉迪亚的死去让玛丽琳悲痛万分,和詹姆斯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二十年前约定绝口不提的过去如今说起来都是鲜血淋漓的伤口。詹姆斯说,当年你母亲对你说的话,我都听到了,嫁给我,你很后悔吧!车库里是发动机的声音,詹姆斯驾车离去,过往的生活在玛丽琳脑海中一段段放映,最后她明白,即使和詹姆斯在一起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她也从不后悔,她愿意。

莉迪亚永远地离开了,詹姆斯和玛丽琳失去了一个女儿,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和解。小说的题记里说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好的坏的,若无力改变,接受是不是意味着随波逐流,反抗会不会只是以卵击石?如果父母对于我们的期待与我们自己的梦想并不一致,我们该做怎样的选择?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注定不能融入社会的主流,那么是隐藏真实的自己,假装融入群体,还是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如果将来我们的孩子告诉我们说,他想要追寻自己的梦想,那梦想在我们看来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前途微茫的道路,我们会说,孩子,你喜欢就好,支持你,还是当机立断掐断孩子的胡思乱想,押着孩子走回“康庄大道”?我想,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但最令人心痛的一种莫过于,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忍父母伤心为难,默默地将梦想掩饰起来,提都不曾提起,谁知道呢,就像没有人知道,凯恩终其一生,念念不忘的”rosebud”到底是什么。(完)


欢迎订阅大脸猫的微信公众号,搜索visionkat0512 或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关注

分享大脸猫的读书故事

编辑于 2016-04-26 22:59

(一)

在我短暂的教师职业生涯里,遇到过不少性格比较“特别”的学生

他们有的相对孤僻,不太愿意融入班级小团体

有的放飞自我,不在乎一切世俗的羁绊

有的承担不了一丁点的打击与失败,听不得批评的话语

有的愤世嫉俗,认为整个世界都欠着自己


(二)

老师们偶尔会聚集在一起,试图分析不同的性格形成的原因,然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那就是“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说,我们平时的分析与结论是抽象化的臆测,那么《 无声告白》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解剖报告。



(三)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名叫“莉迪亚”的16岁花季少女沉入湖底身亡的事件

随着人们对女孩死亡原因的调查

一个看似美满却实际畸形的家庭显露在我们眼前

在父亲詹姆斯眼里,女儿莉迪亚是个美丽,人缘极好,乖巧的小甜心

在母亲眼里,女儿是一个好学,励志,成绩优异,对科学,医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好孩子

在妹妹汉娜眼中,姐姐是家庭的中心,她独享了父母的爱,整个家庭中,似乎没有汉娜的位置,她生活在姐姐的光环之下,默默无闻,常常躲在家里的某个角落,却以小小的视角审视着这个家庭所有的成员。

而哥哥内斯,是唯一一个理解莉迪亚的人,唯一一个拉着她的手,不让她下沉的人。


(四)

警察经过调查,得出了结论:莉迪亚属于自杀

父亲詹姆斯不相信这一切,他挨个打电话给女儿莉迪亚的“朋友们”,试图找到女儿死亡的答案。

但是电话那头的所有人都告诉他“我们和你的女儿根本不熟悉,她很不合群”

“她的成绩下降的厉害,她可能根本就不喜欢学习”

“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玩,总是独来独往”

一切的回答都使得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陷入了沉思与绝望



(五)

只有哥哥内斯了解自己的妹妹

他们出生在一个混血家庭

父亲詹姆斯是中国人,跟随父母偷渡来到美国,在一所学校做着琐碎的工作,父亲詹姆斯从小就面临着班级里所有人的注视,黑眼睛,黑头发,矮小,黑瘦的他尽管成绩优异,但他始终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的生活

他从不谈论父母卑微的工作

为了摆脱中国人的身份,他拒绝吃叉烧包

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毫无口音的英语

但是在这片土地里,他永远是外人


(六)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一个美丽的美国女孩

作为父亲詹姆斯的大学学生,他们结合在了一起

玛丽琳的母亲不希望她拥有优异的成绩,她为女儿规划好了完美的人生,学习烹饪,学习剪裁,料理家务,成为一个未来的贤妻良母

但她并不渴望这样的人生,她致力于科学学习,对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在那个仍然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年代,她却渴望成为一名女医生。



(七)

追求与众不同的玛丽琳和足够特别的詹姆斯走在了一起

在她大四的时候,她怀孕了,他们选择结婚。

玛丽琳母亲的阻止毫无用处

玛丽琳决心暂时搁置自己的学业

因为种族原因,詹姆斯没有能够继续留在哈佛大学成为终身教授

他们选择了一座小城市安家


(八)

十多年过去了

他们养育了三个孩子

玛丽琳再也没有能够回到自己心爱的学校,再也无法抵达自己的医生职业梦

玛丽琳母亲的死亡勾起了她潜藏着的医生梦

在莉迪亚和汉斯都很小的时候

玛丽琳离家出走2个月

她重新来到学校,试图抛弃孩子和丈夫,重拾自己的学业,完成自己的梦想

正是这次出走,为这个家庭埋下了隐患

在母亲玛丽琳离开的日子

莉迪亚,詹姆斯,内斯,他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女儿和儿子在颓废的父亲面前,感觉自己成为了弃儿



(九)

因为意外发现怀上了小女儿汉娜

玛丽琳回到了家庭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面破碎的镜子

而莉迪亚,主动牺牲自己成为了整个家庭的粘合剂

为了讨得母亲玛丽琳的欢心,把她留在家里不再出走

她假装自己对科学,对医学很感兴趣,这让玛丽琳看到了希望,认为女儿有可能帮助她完成自己的梦想

从此,她给女儿莉迪亚买了很多很多的科学书籍,她们周末的活动,是去参观科学展览。

母亲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永远是书

莉迪亚回家,母亲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亲爱的,把你的作业先完成好吗?”

“莉迪亚,妈妈给了买了一本新的关于医学的书,你喜欢吗?”

“喜欢”

“是的妈妈”

“好的妈妈”

“我很开心”

莉迪亚学会了假笑,她在一系列令人窒息的问题里选择隐忍选择伪装



(十)

而父亲的期许同样像一座山压着莉迪亚的肩膀

她希望女儿合群

希望女儿能够融入美国的生活

所以莉迪亚为了使父亲詹姆斯开心,会常常假装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

伪装出人缘很好的样子


(十一)

那么。是谁杀死了莉迪亚?

当哥哥内斯考上了哈佛大学,终于要兴高采烈地离开这个家庭的时候,她绝望了

在以往的日子里。每当父母纠缠孩子,询问作业,询问她在学校交朋友的情况的时候,坐在桌子另一头的哥哥内斯,总会给她的投来理解的微笑

而现在,哥哥内斯即将离开

会把她一个人留在这个沉闷的湖水里

这里黑暗,憋闷,喘不过气

这里容不下失败,容不下物理考试成绩不及格,容不下她没有朋友孤独的事实

她看见哥哥在兴高采烈的收拾行囊

他即将离开了

也许一辈子都再也不会回来

于是她走向了湖水

闭上眼睛,在水中得到了自由



(十二)

莉迪亚的死亡正是无声的告白

请不要把你们人生的缺憾强加于我

请不要让我去代替你去继续你未完成的梦想

不要让我假笑

不要让我假装合群

不要因为你们人生的不完美,就期待着下一代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玛丽琳因为想要摆脱母亲的控制,打破陈旧的观念想要学医,

而她又何尝不是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控制了自己的女儿呢?

因为对莉迪亚的重视,他们忽略的内斯和汉娜的存在

让汉娜习惯于躲藏在家里的不易察觉的角落,缺爱到像一条贪婪的狗

他们看不到内斯的努力,尽管他考上了哈佛大学,但是他不想成为医生,也没有融入美国的群体,他似乎遗传了父亲的一切他自认为的缺点,所以他得不到爱。


(十三)

《 无声告白》就是一本厚厚的解剖报告

它解剖了上世纪美国的种族歧视,女权运动

也同样解剖了成千上万不幸福的家庭

成为父母之前

也许你该看一看这本书

问一问自己

你的人生有缺憾吗?

你是否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发布于 2018-07-19 12:02

莉迪亚的死揭开了这本书的序幕。


0

当我第一次翻开《无声告白》的时候,是15年。时隔五年,再次翻看,这种感觉却好像走进了另一个故事。


这本书从莉迪亚的死写起,前后用了倒叙插叙和闪回的方式,再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整件事情。

我们有幸知道莉迪亚之死的前后故事,我们了解到詹姆斯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来源于何处,我们可以明白玛丽琳为什么要出走。可以说,每个人的故事线都相互交织,最后汇聚在一起,每一条线的变化都会导致最后结局的不同。


也正因此,原本不复杂的故事却让每一个人的性格有着难以复制的独特色彩,因与果的衔接无比顺滑,乃至于你不忍卒读。


当你满怀欣喜地捧起这本书时,你要做好准备。伍绮诗的文字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逐渐失去抵抗力,越发喘不过气,越发压抑,就如同被冷暴力狠狠地在胸口打了一拳。

毫无疑问,最让人喘不过气的一定还是莉迪亚了。


但要说明白莉迪亚,还是要从她的父母说起,詹姆斯和玛丽琳。


1 詹姆斯


詹姆斯是莉迪亚的父亲。在那时候的美国,对华人的歧视相对比较严重,但整体相比于40年代要好一些。他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从没有去过别的国家,但他感觉自己从来不属于这里。他从小到大受到的欺负和区别对待,都无时无刻提醒着他,他不属于这里。


他的安全感缺失来源于没有归属感。


就是那种渴望合群,却又无法融入,既不能退出,又不能参与的感觉。这么孤零零地站在圈子,看不到圈子外。


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学校外,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哈佛当试讲教授,他永远被区别对待,他总是被欺负。但是他从来没有将不满或者不开心放在脸上。他总是试图合群,试图通过自己的忍让来让环境接受他。


在他看来,与群体融为一体是一件多么困难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而这件事,一个普通的白人生来就具有了。


他最渴望地便是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


为了避免口音被嘲笑自五年级起就不再和父母用中文交流,压抑对父母的情感,他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之外,仿佛自己与所有人都无关,又再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之中,幻想着自己和周围每一个人没有任何不同。


可是他不知道,正是他这种紧张羞怯的样子,让玛丽琳主动亲吻他,爱上他的时候,他内心是忐忑的,不安的。他不知道玛丽琳的母亲会如何看待他(玛丽琳的父亲很早以前就离开了她的母亲)。


他偷听到了玛丽琳妈妈的话,他知道他依旧被“区别对待”了,他害怕自己成为累赘,他害怕自己成为麻烦,成为那个玛丽琳的负担。


所以他总是不希望玛丽琳出去工作,并不是因为他的大男人主义,而是他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他从内心就认定玛丽琳会后悔,未来某一天一定会离开他。这种不安让他无奈,挥之不去,无法剔除。


他告诉玛丽琳自己的父母是大学老师,他努力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得更像一个“普通人”。所以当玛丽琳提出要去做医生的助手时,他会焦虑,并将原因简单的归结于自己赚的不够多。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和自己和解。所有生活的不顺他都归类于自己不能融入群体,自己可能会被周围的人抛弃。


在他小时候,没有人在他被欺负时拉他一把,没有人去拥抱他,他永远是默默受着,即便现在结婚了,有孩子了,有家庭了,他的一切都是在为别人而活。但致命的一点就在于,他肤色的独特性,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甚至乃至最后莉迪亚的死去,他也从心底认为,倘若他娶一个更像自己的人,玛丽琳嫁给一个更像她的人,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


莉迪亚的死只是最后爆发的节点,真正的导火索在于七年前玛丽琳为了梦想选择的离家出走。


在玛丽琳为了自己的理想离家出走那次,没有人去真正发自内心的安慰他,似乎在所有人的眼里,一个白人妻子离开这样的丈夫都是被理解的,正如玛丽琳的母亲担心的那样,与其说是所有人都认为玛丽琳会后悔不如说在詹姆斯的心里,玛丽琳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他也认定了玛丽琳会离他而去,而这些年他一直忐忑而害怕的事情只不过如约发生了而已。


他从来没有问过玛丽琳真正的感受,即便玛丽琳是那样爱着他,为了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她回归家庭,为了他永远关上那扇属于自己的窗,但是詹姆斯的眼睛却被蒙蔽了。不否认他曾受到的歧视和区别对待。


也正是如此,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都如此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加的自信,更加得善于社交,不再背负和他一样的负担。


他渴望游泳池里受到欺负的内斯能够坚强,他希望莉迪亚在校园里能和任何人都做上朋友。在他的眼里,孩子的人生成了他去弥补自身缺憾的窗口。


从这个角度,也就更好理解为什么詹姆斯在面对助教路易莎是如此的不一样。在莉迪亚的眼中,路易莎和爸爸的关系像情人一般,或者说就是情人,而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在莉迪亚死前,詹姆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和玛丽琳以外的人上床。


即便他和路易莎——这位华裔助教上床,你会发现,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路易莎那和他相近的身体之上:黄皮肤与黑头发。


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早在婚礼当天,玛丽琳母亲对玛丽琳说的话,会成为他一生的阴影:“你该去找一个和你更像的人结婚。”




2 玛丽琳


玛丽琳和詹姆斯正好是社交向的一体两面,相较于詹姆斯的渴望融为一体,玛丽琳自出生起就拥有了詹姆斯所拥有的一切。


但是玛丽琳渴望卓尔不群。


她也受到过欺负,也受到过歧视。在化学课上,只有她一个女生,可在充满不屑的眼光中,她用一次又一次的第一名向所有人宣战,让所有人闭嘴。她是一个女王的性子,一个目空一切的人。每当有人认为她不可为之时,她偏要将不可为可为。这就是玛丽琳。不仅如此,她还偏要做得比别人都好,还要做得比质疑她的所谓强者还要出色百倍。


也正是因为她的这点性子,才让她对母亲的生活嗤之以鼻,让她对自己的母亲充满同情。


说玛丽琳,不得不提她的母亲。


那个哈佛大学的家政老师,期望着她在哈佛找到一个成功男人,期望她能相夫教子,期望她能过上自己所期望的那种人生。


但命运就像诅咒一样,你期望她做的,她偏偏不要。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詹姆斯,因为他的不同,因为他和别人不一样。


这场婚姻母亲能当面骂出来,直接羞辱詹姆斯,挑剔他太矮太穷,可能那样她反而会更加好受一些。


玛丽琳渴望变得独一无二。她的母亲是大学的家政老师,一心想将她的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而玛丽琳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


她最终还是崩了,她因为家庭,因为詹姆斯,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梦想,这死亡的梦想却因为那一声声“伍尔夫医生”而挣扎地再次重生,附着在莉迪亚的身上。是她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和心血都注入到了莉迪亚的身上。


当母亲离去时,她回到了那个八年都没有回去的家。因为母亲当年的反对,她再也没有和母亲联系过,她厌恶之前母亲期望她做的一切,她没有和母亲有一点联系,完全断绝了往来。一点都没有。


无论是内斯诞生还是莉迪亚来到人世,她主动的屏蔽了所有和母亲相关的信息。有什么好说的呢?母亲给她最后的回忆就是她对玛丽琳婚礼的评价:这样不对。


直到她回到母亲的旧居时才意识到,她甚至没有一张母亲生前的照片。玛丽琳的母亲不仅在现实中完全离开了她,在可以回忆和想象的世界里,也离开了。没有一点念想,不夹杂任何可以思绪的因子。


所以,在拿到母亲最爱的那本书——《贝蒂·克罗克烹饪书》时,她泪流满面,但让人意外的是,她想到的不是自己错过了母亲人生的最后八年时光,而是对母亲的人生充满无限地同情。


莉迪亚的母亲自始至终都渴望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自己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做出美味的佳肴,在丈夫回来的时候送上自己厨房里辛苦的佳作。她在书上关于如何做好饭菜的诸多页面上都留下了笔记,而可悲的是,到死她都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像一只困在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的苍蝇。


她感慨自己的母亲竟然因为这本书而束缚住了人生,她没想到一个人的一生竟然真的以安居于一个家庭,止步于一个家庭而画上句号。什么无限可能,什么未来理想,甚至不如每日早晨那个充满爱心的煮鸡蛋重要。


最终,唯一值得怀念的,让她能想到母亲的,只有那本烹饪书。


“什么样的母亲不喜欢和女儿一起做菜呢?”

“什么样的女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学做菜呢?”


书上的这两句话似乎就像魔咒,让她同情着自己的母亲,但更同情不得不走上母亲期望轨迹的自己。


所以,怀着对母亲人生尖锐的痛苦,在从母亲旧居回来以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发誓绝对不能走母亲的老路,要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她做了充实的准备,决定远离家庭,一个人偷偷地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看书,备考,一切似乎都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等到她重新回归正轨,拿到文凭和学历之后,再满载而归,她相信,詹姆斯一定会理解,内斯和莉迪亚也会为他们的妈妈感到骄傲。


然而命运给她开了一个致命玩笑,就在她的心理防线逐渐被对家的思念侵蚀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有过无数的憧憬,幻想过如何王者归来,她没有败给时间,没有败给那些荆棘坎坷,而是败给了一个同样让她无法拒绝的责任——一个母亲的责任。


无论如何她都需要和詹姆斯联系,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继续她的梦想了。


当她回来看到莉迪亚比过去更加乖巧,听到她口述将她母亲的烹饪书丢掉,她是那么的开心。她错误的理解为,她的女儿和她一样,也渴望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继承她的梦想,并发自内心的热爱。


也可能,她从未真正关心过莉迪亚的内心世界,只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她想,她愿意。毕竟莉迪亚笑了,接受了,努力了,为了她的梦想,她们共同的梦想奋斗了……


所以,当莉迪亚死去后,她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自己的梦又一次断了,无法接受自己竟然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女儿,无法接受在女儿的包里发现了香烟和避孕套,无法接受给女儿买的日记本都是空白……原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一厢情愿,她以为莉迪亚会开心,会像她当初追寻梦想一样开心,但是她错了,错得很彻底,错得一塌糊涂。


或许莉迪亚已经真正解脱了,但是玛丽琳还没有。只有在她真正明白莉迪亚为什么明明不会游泳却偏要从湖中心靠踩水走向岸边的执着,才能真正明白莉迪亚一直以来都在面对什么,也才能明白,自己在面对什么。



3 莉迪亚


只有在写完了詹姆斯和莉迪亚,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莉迪亚。


莉迪亚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前面两段以玛丽琳出走为分界线,最后一段非常短暂,是在内斯去了哈佛以后。


在玛丽琳出走前这个家庭所有的潜在矛盾都在詹姆斯的不安和玛丽琳的不甘中。詹姆斯害怕自己不能赚足够多钱,不能获得足够的尊重更害怕玛丽琳离他而去。玛丽琳的不甘是因为她真的太优秀了,而且无视别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无论是学生时代刚进入到一个班别人对她的嘲讽还是后来喜欢詹姆斯别人的不屑,她从来只以自己心中的标准为自己做注脚。


所以那时候的莉迪亚还是普通的女孩儿,她不懂的爸爸妈妈的烦恼。


可是随着玛丽琳的出走,为期两个月没有妈妈的日子让他们不知所措。


在詹姆斯看来,可能是玛丽琳后悔了,想找一个更像自己的人生活,但在莉迪亚看来,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才让妈妈难过,伤心负气离家。所以她暗暗向老天许诺,无论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只要妈妈能回来。


在她郑重许诺的第二天,妈妈就因为发现怀了汉娜而不得不回来,等待她的人生是她自己选择的,虽然后来她面临心理防线的崩溃而后悔,但刚满七岁的她却在那时候选择承受。


那是她第一次伪装自己的喜怒哀乐,努力扮演父母心中更期待的那种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她都尽可能不让他们挑出毛病。这种不真实并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反倒认为这是莉迪亚同样期待的事情。


然后她的人生被掠夺了,被寄生了,被控制了。她所做的就是兑现自己的承诺,无论母亲有什么要求都去尽可能满足,而她自己的人生已经毫无意义。


她渴望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伙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也许一直都有,只是为了取悦父母而特意压抑。可是她已经不是原来的莉迪亚了。她做不到为自己放纵一把,为自己活哪怕一天。她这个人,她的梦想,她的人生似乎已经不属于她自己了。成为了牵线木偶,成为她父母眼中期望的人。


詹姆斯因为不希望莉迪亚像自己一样因此而对她的社交期望寄予厚望,或者说,莉迪亚遗传了她妈妈玛丽琳的蓝眼睛,对,黑头发黄皮肤,但是蓝眼睛——所以詹姆斯觉得她不一样,甚至每一份圣诞节礼物都在为后面那份期望做伏笔。他希望的莉迪亚有很多朋友,与周围人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再也不会被另眼相看,一个人缩在角落喁喁细语。


玛丽琳的人生因为詹姆斯,因为家庭而不得不选择另一条人生轨迹,她曾经校园时期的骄傲与梦想早在七年前那次离家出走后被彻底击碎。她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去让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所以她将所有的期待都给予了莉迪亚,每一门作业去严格要求,每一门考试要求第一,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用于作业,总也准备考试。每一年的圣诞礼物不是课本就是复习资料……


而莉迪亚,在面对这些时永远不能有任何反抗的情绪,她太懂事了,太乖了,哪怕自己已经痛苦不堪,也只愿意自己承受。她完美的微笑,幸福的表情成为了她家庭时间的招牌,在父母面前她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


她太压抑自己了,没有任何宣泄的出口。所以当内斯因为嫉妒将她推下水后,她突然发现这种感觉真好。


内斯在出手的瞬间后悔了,所以他拼命地去救她,伸手将莉迪亚拉出水面。这件事在之后没有被再次提及,但是对两个人的影响都非常巨大。


内斯仅仅是害怕自己的行为被父母知道,但是莉迪亚不一样,她不仅不怪内斯反倒充满感激。她太渴望被人“推下水”冷静冷静,她不愿意再在这个环境里,她渴望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中。而内斯接着拉她上来更是让她意识到,此世间只有内斯能帮她。


她将之后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了内斯身上,每当父母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对她进行各种劝勉告诫又或是教育批评时,她总是将目光投向内斯,只希望他能开口说两句,就像她在水里内斯拉她的那一把一样。


她恨父母给她的礼物,没有一样是她真正喜欢的,每一件都是带有目的,寄生了父母的人生。她从未为自己而活。所以她要推翻它们,埋葬它们。当她发现妹妹汉娜戴上父亲送她却被她丢弃的项链时,她疯了,崩溃了,失控般拼命撕扯项链,大喊着“你不需要它,汉娜,你不需要它!”她独自承担了父母所有的期待,她不希望妹妹的人生也被掌控。


她太害怕了,害怕周围的一切都与学习相关,都与人生未来相关,每一句“为你好”的背后都有两双充满期待和关切眼睛,那份目光的担子太重了,那份期许的引力像枷锁一样,让她下跪,让她疯狂,让她不知所措。


倘若伍绮诗在最后交代中,她是投湖自尽,反倒将莉迪亚写小了。


莉迪亚太坚强了,坚强到她根本不会为了这种事选择轻生。她太强大了,强大到她认为自己可以与这份引力对抗,强大到她认为她可以改变家庭的现状,强大到即便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想法一无所知但依旧要选择挣扎。


她的假笑,她的乖巧只是她伪装自己的保护色。她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下闭气到极限渴望抬头换气却发现自己在湖底根本无法立马浮出水面一样。


最终,她想到了那个承诺,以及内斯推她下水的瞬间。


七年前玛丽琳离开的那两个月,她无数次许下愿望,只要母亲回来,她会做一切母亲期望她做的事情。她藏起了烹饪书,告诉玛丽琳自己丢掉了它,拼命地学习,看书,努力的考试,拒绝一切社交活动……一切的一切都始于那份承诺。


所以,她要再许一个愿望,她要改变这些,开始自己的人生。在这次许愿前,在饭桌上父母不断唠叨她的成绩与未来时,她向内斯投向求救的目光;她偷偷藏起了哈佛录取内斯的通知书和新生派对邀请函,因为她害怕哥哥走了以后这个家就只剩她一个完全暴露在父母的要求之下;她以物理课外补习为借口偷偷和杰克出去,只因为错将杰克对内斯的情感以为是对她的……


所以,当内斯拒绝在父母的唇枪舌剑下解救莉迪亚时(其实他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莉迪亚害怕了;当内斯终于找到通知书时,当内斯看到莉迪亚将自己的邀请函撕成两半时,当内斯去了学校以后便很少给家里电话让莉迪亚心中的呼救无人呼应时,莉迪亚崩了。


更让她崩溃的是,她一直视为朋友甚至情人的杰克,仅仅是因为喜欢内斯而和她接近。


这个世界上似乎根本没有人在乎她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所有的人只想着他们希望莉迪亚成为的样子。


她一个人在黑暗中划向湖中央,像仪式一样,像多年前被内斯推下水又被拉上来一样,她这次要自己从水里走出来,这一次,没有人拉她。


也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那里的莉迪亚从湖中央靠着一点点踩水走上了岸,勇敢地面对父母,勇敢的面对接下来的人生。但在这里,没有。


她的死像一个火星,点爆了整桶炸药,让詹姆斯和玛丽琳措手不及。


她的死更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詹姆斯和玛丽琳都看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正应了编辑老师为这本书总结的结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4 内斯


内斯是全家中最容易被满足,最擅长妥协,却又是最坚强,并最坚持自我的人。


说他最容易被满足,是因为即便生气到不行,一个妈妈的水煮蛋,他就能立马喜笑颜开,前几天回到屋子里难过的情绪烟消云散。


说他最擅长妥协,是即便被父母安排了人生,规划了未来,但只要和他自己的理想没有太大冲突,他都会欣然接受。比如他因为父母期待他成为一名哈佛人(詹姆斯和玛丽琳都是哈佛学子),而舍弃了他内心更为喜欢的耶鲁和斯坦福。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父母为他立下的目标和选择而感觉到不适。


说他最坚强,并最坚持自我,是因为即便自己热爱的东西三番五次被父母无视甚至漠不关心,他依旧对它保持热爱。在书末的章节里,我们知道内斯最终飞出了地球,成为了一名宇航员。作为读者也一定欣慰他的理想终于实现。


但是即便如此,贯穿全书,内斯有三次失望,每一次都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一次是在泳池里。


刚进泳池的内斯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哪怕被人欺辱。他只是将类似的事情理解成一种校园暴力,而不是一种种族歧视。所以从最开始,他和詹姆斯所讨厌的点就不一样。内斯厌烦那些仗势欺人的角色,而詹姆斯将这种行为简单归结于自己不够合群。


詹姆斯会羡慕杰克(和内斯在一个泳池里游泳的小孩),会认为他们欺负内斯仅仅是因为孩子之间的胡闹,他们一直如此,并没有针对内斯。但是内斯不会,他很清楚自己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他厌恶这一切,并不会像詹姆斯那样去隐忍去接受去默认,并且并没有将这种行为简单的归结为社交原因。


整件事情,在詹姆斯心里,一直想的都是自己,没有想过内斯。他想要借这件事看看儿子的反应,又或者是告诉内斯的是被戏弄的屈辱和无法合群的挫败感。


在内斯看来,他的失望和挫败根本不是来自于不合群,而在于詹姆斯对他遭受欺负后的漠视。这是他第一次失望。他注视父亲愤怒的眼神中或许有那么一丝对父亲的怜悯?在詹姆斯的心里,根本容不下内斯的沮丧,回荡着的是那句“中国佬回不到中国”的取笑。


内斯的第二次失望来自于他的热爱被父母无视。


拿他最热爱的航天来讲,他因为看到了人类登月的电视而对宇宙充满好奇,渴望成为一名宇航员。但在他向父亲表露喜爱时,却因为正好在玛丽琳出走阶段,被詹姆斯狠狠打了一巴掌,甚至还踢碎了电视。


三番五次在向玛丽琳表达兴趣爱好时,玛丽琳却总是心不在焉,但凡莉迪亚说了一个字,也会给予99%的注意力,他感觉到了被轻视。


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他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向爸爸表达自己热爱的东西会被如此对待;他更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那里。当然,他也很同情莉迪亚,在他的内心,或许希望父母以自己为荣,但看到莉迪亚的境况,他对父母第二次失望了。


所以,他再也没有和父母表达过沟通的欲望,一切的交流都是建立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基础上。除此之外,绝不浪费笔墨和口水。


他爱他所爱,说他所说,做他所做。这种失望逐渐转化成一种生活习惯,所以看似每天开开心心,实则每分每秒都既渴望父母的关心又不希望父母像关心莉迪亚那样关心自己。


或许,内斯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相比于汉娜的透明人身份,他更像是一个工具人。


在有莉迪亚的时候充当家里的器具,在没有莉迪亚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备胎,即便这个备胎考上了哈佛,但他并没有被玛丽琳赋予延续梦想的重担,也没有被父亲期许合群的愿望。


无意间莉迪亚抢夺了父母所有的注意力,没有人关心内斯喜欢什么,没有人在意内斯有什么梦想,以后会做什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哪怕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那份注意力也及不上莉迪亚一门功课考的不理想。


他因为莉迪亚的私信差点错过了哈佛的报道时间,但他并没有在心底责怪莉迪亚,只认为她是因为不懂事又或者是在抢夺父母对他的关注度。


前者因为他是男孩,所以没有被玛丽琳选中;后者因为他没有蓝色的眼睛,和詹姆斯太像了,所以詹姆斯没有抱太大希望。


真的,当你仔细读完全书,你会发现,杰克是唯一一个在莉迪亚死前便与自己和解的人。他没有像莉迪亚那样全盘接受父母的指引,但又尽量在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基础上顺从父母大方向的建议。




5 汉娜


如果说全书哪个人最让人心疼,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莉迪亚,但其实是汉娜。


看完全书,一定有相当多的读者脑子里都是莉迪亚。多么可怜的汉娜,在书里的故事中就被父母忽视,在读完的读者里,又成了隐形的角色。听着朋友们,这本书说的不是莉迪亚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莉迪亚似乎身上绑着个硕大的磁铁,吸引着父母所有的关爱。我们的汉娜则不同,她就像是透明的,被忽视的,犹如局外人,又像是上帝视角。


这种境况是不正常的,对汉娜是不公平的,但是汉娜从未抱怨,或者说,她早已习惯,或者接受,就像被遗弃的玩具,它永远没有选择回家的权力,汉娜能做的就是默默扮演那个观察者,那个角落里记录一切的人。


汉娜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丢掉的东西收藏起来。或许,她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会在房间里专有,把她的宝藏从秘密地点里拖出来检查,她的床垫和弹簧床垫之间,藏着玛丽琳的成套茶具中最小的那把哨子;书架上的书后面塞着她父亲的旧钱包,皮子磨得像手纸一样薄;还有内斯的铅笔,上面有他的压印……


这些被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所丢弃或者遗忘的东西,都被她小心收了起来,像检阅自己的军队一样,给予她们最高的礼仪。


我前面说了,内斯是工具人,而汉娜是透明人,隐形人。


盖上书本,你甚至想不起来有没有专门的篇章来描写她。所有和汉娜相关的内容都是在描写其他人的基础上顺带提到的。她是最优秀的配角,最优秀的上帝视角,最优秀的旁观者,最优秀的记录员。


她经常躲在桌下,又或者安静的某个角落,她就在那里,可家里的人偏偏就看不见。她默默看着妈妈如何对姐姐寄予期望,看着莉迪亚明明心中厌恶却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她知道,她什么都知道。


她明白莉迪亚所承受的那些是如何的重,她明白那些在玛丽琳看来水到渠成的事情对于自己来说终究是无法完成的人生理想。


所以当她看到姐姐如何在母亲与自己之间挣扎时,她同情姐姐。


所以当她看到姐姐疯狂撕扯爸爸买给她的项链时,她同情姐姐。


但是她无能为力,她知道姐姐那份有异于常人面前的面孔,是每次对被赋予人生的的抗争和垂死挣扎,她都看到了,都记录了。


如果一个人总喜欢躲起来,或者说在别人第一眼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一般都是希望有人能主动地寻找自己,以此反复证明自己是有人关心有人疼的。


但是汉娜失败了。


无论汉娜藏在哪里,她的期望从来都会落空。从来不会有人真正去关心一下她。但是最让人心疼的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关心,而是在渴望获取关心却没有得到后她的淡定与从容。


她看到了一切,记录了一切,无能为力,她可能不知道前因后果,但是她能敏锐地感知那些情绪,那些飘荡在空中,在家里无刻不在的情绪。在这个被负面情绪所笼罩的牢笼里,哥哥渴望关注,姐姐渴望逃离,所有的不开心都在心里,而脸上永远是微笑的表情。


当汉娜看到姐姐出逃的那天晚上时,她一定在为姐姐高兴。她知道姐姐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她知道姐姐在于命运抗争。虽然她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更不知道姐姐为什么不快乐。


突然,在这一刻,我后脊发凉……


汉娜,和莉迪亚是多么的像,是莉迪亚的另一面。如果莉迪亚获得了所有的关注,她则被所有人忽视了。她们其实都在挣扎,但是莉迪亚受不了了,而汉娜却依旧在承受着这一切,像她收藏着的那些被遗弃的物件。


所以,读到最后,当爸爸想通一切回家时,看到汉娜自己一个人在玩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想起自己从来没有和小女儿玩过,然后和汉娜一起玩。


在汉娜答应让爸爸背她的时候,这大概是她最开心的时候了。





6 尾



常有人写到:


莉迪亚之死成为这个身染痼疾的家庭的良药,这是一种以爱为名义的极大自私。其恐怖在于,它的来源与执行者具有如此不容争辩、不可抗拒的权威,接受者除了溺死其中或隐忍等待离散的一日,没有别的解决方法。


或许真的如此?


莉迪亚的死只是一个出口,但这条出口通向无限个方向。就如同易卜生《玩偶之家》后面出走的娜拉,出走是必然的,可出走之后呢?


莉迪亚的死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詹姆斯也好,玛丽琳也好,内斯也好,汉娜也好,他们都回不到从前了。他们只是机械性的删档,仿佛一切不愉快没有发生过,一如七年前玛丽琳出走后的归来一样。


只不过,这次,莉迪亚再也回不来了。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可能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孩子,无论是莉迪亚,内斯还是汉娜,都只是一个孩子内心的三个面而已。我们像莉迪亚那样渴望实现父母的梦想,渴望成为那个让父母为之骄傲的乖孩子,但同时又无法和自己和解;我们像内斯一样有自己的理想和热爱的东西可自始至终不被父母接受,不得已向现实妥协;我们像汉娜,在桌子下渴望被发现,藏起来丢弃的东西视若瑰宝,说到底是渴望我们的心被父母真正的了解……


内心的三个孩子,也许有的会成熟,有的会长大,还有的会死掉……当头顶的那束光照下来的时候,无论出场的是莉迪亚,还是内斯,又或者是汉娜,我们都曾是少年。

编辑于 2020-07-25 11:06

作者写了很多异类:西方主流社会的东方人,成人主流社会的青少年,异性恋主流世界的同性恋。玛德琳野心勃勃在主妇里是一个格格不入的,詹姆斯一个中国男人在教美国历史的教授里格格不入,这一家人在米伍米德是格格不入的,杰克在班上是格格不入的,伍尔夫医生在男权社会里是格格不入的…


他们以为这种格格不入是因为自己没有尽力走到自己的反面。所以很努力在成为另一个样子。然而走到了反面呢?其实走到反面也会觉得,boring,我要变得不一样。不一样了以后呢?boring,我要和大家一样。

每个人都背负着别人的期望过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得到了之后又觉得,boring,我想要些别的。

杰克最后和莉说的那些话,那些:“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从几年前开始常常跟自己这么说,直到前几年我才突然明白答案。

昨天我看了sense8第六集,里面有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Who can say if it is we who make the choice,or the choice that makes us.

——————————————————————

看完觉得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虽然结尾的主题略太过于突出了一点:我认为这不单单是说小孩因为爸妈期望被压的喘不过气的一本书。


很多人说太拖沓了,我看到百分之80几的时候确实觉得有点了,但是还好。可能因为人名的原因,我觉得没有比百年孤独看着累……



——————————以下原回答————————



我看了64%,先来写这一部分的读后感好了:

“人的一生都在试图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如果没记错这话是武志红说的)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当我们想要后悔又无可作为的时候,老是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并不是自己不知道这治标不治本,而是为了好让自己好受一些——至少我做了一些什么。

你也曾经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你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王小波语)。可是你一直做着黄金时代的梦,没有预见到这一点;当你意识到这事儿的时候,锤子已经落下来了。



然后你就知道为什么你看这本书会觉得感同身受了。

另外我觉得莉不是自杀。理由很简单,因为她没有处理书包夹层里的烟和安全套。其他的还好说,这两样,十六岁的少女如果要蓄意自杀,一定会先丢掉。

没有自杀就是因为我觉得,要处理所有生活过的痕迹实在太费力了,日记要怎么办?猫要怎么办?房租押金怎么办?家里买的那么多东西我不能想着等我妈我爸或者其他人来费神吧?人都死了还给爱我的人添麻烦,太作孽了。

编辑于 2015-10-12 14:51

这本书涉及种族歧视、身份危机、人生选择、女性主义等诸多方面,映射了生活中很多普通女性的处境。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玛丽琳的悲剧

女主角玛丽琳一生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当家庭妇女,而是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她喜欢理科,颇有天赋。对梦想的坚持,就是她的初心。

老师的性别歧视,男生们的戏弄?她潇洒的甩甩手,那都是些小case。别的女生吃喝玩乐、化妆找男朋友、参加舞会,她却一席白大褂,专心读书做实验。

实验她做的比男生们更好,学业也非常出色。她要用实力证明,她并不需要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告,以及男生们的额外照顾。

发生美国课堂的这一幕多么熟悉呵,就像发生在中国的无数幕。作为女生,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读书时,很多老师嘴里念叨的:“女孩子普遍乖一些,但冲劲比不上男孩子。数理化课程男孩子更强。”大学毕业后,家长会说:女孩子嘛,早点结婚生子,过安稳的生活,把家庭照顾好,不要太拼太辛苦。

我相信,很多女孩子包括我都听过同样的话。

这时的玛丽琳,这样的话听得不少,但对梦想还有希冀,关于未来的蓝图正在慢慢勾勒。

而命运很快有了转折。她大三时,和当老师的华裔男子詹姆斯相爱。她迅速怀孕结婚,并投入一连串家庭琐事中。

两个孩子、丈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家务,很多琐事.......

为了家庭,她停下了脚步,没有继续攻读学业。如果她甘愿宜其家室,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然而,她心里的火焰从未熄灭过。

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夺走了姣好的容颜,过硬的技能,却没夺走她的不甘心。她努力伸出手:“岁月你慢点走“,而岁月还是不回头的走了。

她的心中,满是“我本可以”的纠结。是啊,命运偷走如果只剩下结果,时光偷走初衷只留下苦衷,留下原地打转的她。

内心的渴望,像一头折腾累了的困兽,眼下安静的蜷缩在那里,而一旦条件允许,便要疯魔的挣扎起来。

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家庭实现不了她的抱负,她就像窒息的鱼,想要去透气,继续回到自己原来设计好的路径,而不是囿于厨房、家务、孩子。

终于有一天,她逃离了家庭,独自在外租了公寓,想继续学习完成梦想,然而在考试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

为了这个孩子,玛丽琳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

当一个人渴望一样东西久了,却又得不到,就会变成一种麻木,可揭开表面的平静,渴望从未消退,“算了”只是因为得不到。这种渴望会被寄托在别的事物上,比如对儿女的期望。

莉迪亚就是这样的悲剧。她的死去,揭开了玛丽琳血淋淋的伤口,揭开了这个家庭的温情面纱。

这个故事有现实性,它取材于生活,活生生的存在某些新闻中;这个故事也有戏剧性,它将普通生活中的痛苦放大,赤裸裸的剖析给读者看。


家庭和美、事业有成,在外人看来,没啥遗憾的。但是寻根究底,詹姆斯和玛丽琳不一样。

玛丽琳终其一生,不甘于平庸,她追求与众不同。她的痛苦,詹姆斯一无所知,他并不懂她的离家出走的深层原因,他只当那是妻子的一种突然的冲动亦或是“散心”?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任性的不打招呼外出旅游一样。

而丈夫詹姆斯安于现状,喜欢安稳生活。他是偷渡华裔的后代,从小家境贫困,最想要的就是融入环境,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也是最初他为什么会爱上玛丽琳的原因,因为她看起来漂亮又普通,就像身边的其他所有人一样,让他感觉自己和他人并没差别。

谁错了吗?可以说是谁都错了,也可以说谁都没错。

“有的人适合,也只适合在青山绿水间,平静的湖面上,泛舟划小船,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就已经开心的不得了。有的人就喜欢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不在浪头上飞跃,也得在风浪里穿梭,不被暴风雨洗礼就跟没活过一样。"

人与人是不同的,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这种不同,有时候带来激情的碰撞,更多的时候带来痛苦与烦恼。

莉迪亚的悲剧

女儿莉迪亚的死去是一个悲剧,她为什么会死去?明明,她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就这样,以莉迪亚的突然死去为开端,作者抽丝剥茧讲述了整个故事。

莉迪亚因酷似母亲的蓝眼睛,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得到了父亲的偏爱;因生物成绩好得到了母亲的偏爱。父母都想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她得到了父母特别的关注。

父亲希望她能融入集体,多交朋友;母亲要求她热爱理科,期盼她有一天延续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失去了自我,她害怕父母离去,想讨得父母的欢心,所以努力表现,配合父母。

哥哥内斯努力学习考上哈佛,想摆脱家庭;哥哥要解脱了,莉迪亚却很害怕,连最后一个同壕难友都没有了。她竭力想要融入同学的圈子,然而事实上她极度孤僻不合群。

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她和学校里的花花公子杰克“勾搭”上了。莉迪亚并不爱杰克,毋庸置疑。事实上,他们啥也没干,纯聊天。

倒不是杰克多么高尚,只是因为催花辣手的杰克心中的白月光,是同为男生的内斯。杰克坦白的那个下午,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莉迪亚。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她最为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纷纷说,你不应该这样,那应该是相反的样子。心理学上说:“倘若一个家庭是极端家长制的,那么故事常这样发生:权力狂极力向下施加压力,让别人服从于他,并且他偏执地追逐这一点,压迫他人。于是家庭成员纷纷顺从,最后精神最弱小的,就成了这个权力结构的终端受害者。终端受害者的精神非常苦闷,但是施暴者会说:这是因为爱他,这时,他向外部世界求助,可外部世界的所有人也说,权力狂爱他。他发现他的痛苦每一个人能理解,且他人认为他不该痛苦,他该快乐。这时候,终端受害者很有可能会进入极端情况,酿成悲剧。”

关于玛丽琳的梦想,莉迪亚的痛苦,文中描写的非常生动,让人触动。

玛丽琳的痛苦、莉迪亚的痛苦,本质上类似于一种痛苦,却又不同。

玛丽琳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然不可得。莉迪亚,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却不能拒绝。所以神话里的女巫说:女子最想要的,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一生,最难得最珍贵的,莫过于成为自己。

家的悲剧

莉迪亚本可以和家里好好沟通的。但家里每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成了锯嘴葫芦,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想要好好沟通。

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乎家人而害怕失去?还是从心里悲观的认定,家人不会懂?

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这是最悲哀的,当家都不能带来温暖、信任和安全感时,家庭中的新生成员想做的,就是逃离这个牢笼,追寻新生。

家庭中的老成员已经麻木,比如玛丽琳,此前她被躁动的梦想折磨的逃离家庭,却从没和丈夫提及过,他们选择性遗忘了这件事,继续以前的生活。而莉迪亚的死,让詹姆斯开始怀疑是否该找个自己的同类结婚,他出轨助手,最后又回归了家庭;妻子玛丽琳痛苦又愧疚,并因这件事彻底的放弃了不甘于平庸的梦想。

从小被忽视的内斯、汉娜的处境得到了变化。这个家庭,似乎再一次走上了正轨。但他们是否会幸福,仍是未知数。

幸福的家该是怎样的?家该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沟通交流,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上文摘自网易蜗牛读书领读人@ 小廷

发布于 2019-10-23 13:46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非常压抑、难过,整个人都被笼罩在巨大的悲伤里。

本书开头就写了詹姆斯家的二女儿莉迪亚之死,全书围绕莉迪亚之死展开,最后在文末揭示真相。表达的核心思想正如书的封面所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个华裔,因为种族、贫穷、性格,他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一心想着融入人群,或许这样他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母亲希望她可以嫁给像她一样的白人,成为最普通的妇女。但是,成为医生治病救人才是玛丽琳真正的梦想。为实现梦想,玛丽琳选修那些只有男生才会选的课,努力做实验、学有机无机化学,成为了班里的第一名。

如果詹姆斯不出现的话,或许玛丽琳会实现梦想的。但是哪里有那么多如果呢?课堂上的惊魂一瞥让他们匆匆坠入爱河,不久,玛丽琳怀孕了,他们结婚了,玛丽琳的梦想到此告一段落。

很快,他们拥有了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三女儿汉娜。期间,玛丽琳曾为了曾经的梦想出走几个月学习,却因为怀孕落空。

后来玛丽琳把自己的梦想全部都寄托在了莉迪亚身上,期待着她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而詹姆斯希望她能交到很多好朋友,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莉迪亚常常说自己有很多好朋友,学习也还不错,其实不然,事实上,她根本没有什么朋友,学习也让她倍感无力。她需要经常掩饰自己的疲惫、窘迫、无力,还要顺从父母的愿望,因为她不想让父母感到失望,不想让他们的期待落空。在家里,只有哥哥内斯能理解她,但是哥哥马上就要离开她去上学了。后来,她自杀了。

三女儿汉娜跟大儿子内斯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相对来说比较低,汉娜甚至需要躲躲藏藏,就为了不侵犯这个家庭本来的模样。内斯的性格基本上跟他的父亲詹姆斯差不多,也曾因此受到父亲的责备。但是好在他有个关于宇宙的梦想,最后顺利考入哈佛大学。

莉迪亚的死在这个家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母亲玛丽琳整日沉浸在悲伤里,不愿相信这个事实,父亲詹姆斯甚至需要在他的助教路易莎身上寻求慰藉,内斯整天地回想过去种种并怀疑是他们的邻居杰克之错(事实上,杰克不过是喜欢内斯而已),汉娜试图劝阻哥哥让这个家回到正轨。

结局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詹姆斯一家把莉迪亚深深地藏在心里然后继续前进!


显然,这种家庭关系是畸形的,但也是存在的,甚至很普遍。仔细想想,我们哪个人不是背负着别人的种种期待前进?这些期待中,有些是甜蜜的,好似号角声让我们前进,但也有一些好像是重重枷锁,让我们最终迷失。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另一种人被时间的洪流或是别人的期待裹挟着前进。希望我们成为第一种人!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发布于 2018-11-13 18:22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这是无声告白的开头,突兀到让我想知道莉迪亚为什么死了?他们是谁?为什么会不知道?带着各种疑问我像被吸引进去了一样看完了这本书。心情有点沉重,思考了许久,决定写下这些感悟。

玛丽琳,一个特立独行的美国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地步。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政课教师,对她的期望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哈佛男人。

詹姆斯.李,一个追随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国的中国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凭借努力与天赋,一路学霸到 哈佛。他与玛丽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这个白人的环境中,希望与周遭美好的共处,可他似乎没有那种社交能力。

玛丽琳在社会都觉得女性就应该学学烹饪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的年代,热爱化学,很渴望当一名医生,她讨厌社会对女性的框定,所以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包括主动告白这个同学都不喜欢的华裔男教师詹姆斯.李,诚然,李对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为爱,另一部分因为跟一个白人姑娘结婚从某个角度上证明他融入了这个社会。因为玛丽琳突然怀孕导致她不得不终止学业,他们幸福的结婚了。并拥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

为了跟李结婚,她与因歧视黄种人而质疑李的母亲断绝了来往,直到母亲的突然离世以及枯燥的家庭主妇生活让她想抛弃现在的一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玛丽琳不负责任的离家出走了,九个月后她主动联系了李并回家,可她没想到这次离家出走会给她的女儿莉迪亚造成一生的伤害。(因为那时候汉娜还没出生)

小小莉迪亚害怕极了,她害怕母亲哪天又会突然离去,母亲回来时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个乖孩子,让妈妈快乐。她知道妈妈喜欢化学,她便也表现的对化学很感兴趣,每天都让妈妈告诉她很多化学知识。妈妈希望她以后当医生,她的志向便是当一名医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学习那些本来不喜欢的东西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样让父母觉得这个女儿一定能成大器,儿子内斯和小女儿汉娜就这样被父母忽略了。莉迪亚身上同时承载着两个大人实现不了的梦想,满足妈妈的期望当医生,满足爸爸的期望积极融入群体多交朋友,李对于白人社会心底里是带着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动融入更显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让自己的女儿做。他们不知道莉迪亚每天超前学着高年级的课程有多辛苦,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眼前每天貌似很热情的给同学打电话的女儿其实一个朋友也没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时候她的礼物是父亲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体的成功学,当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项链的时候母亲开心的送给她一个听诊器,她想要这么少,可是一样也得不到,因为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妈妈开心,妈妈不会走。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温暖应该只有哥哥内斯了,只有内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内斯帮不了他什么。其实这一切年幼的汉娜最清楚,她总是躲在桌子底下偷听偷看这个家庭发生的一切,只是她不会说出来。

这个家里的孩子的想法就是,早点长大,逃离禁锢,内斯很讨厌父亲总是逼他去和他不喜欢的白人邻居杰克交朋友,也讨厌他对宇宙对天文热爱的要命的时候,他父母浇下的冷水,内斯亲眼看着父母以爱之名如何的去阉割妹妹莉迪亚的各种天真与梦想。终于内斯考上了哈佛,他兴奋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然而这却成了压垮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莉迪亚在这世界上唯一的寄托就是一直以来保护她肯听她谈心的内斯,然而内斯要走了,不带上她,发现爸爸跟自己的助教出轨时,她痛苦不堪,她很想找内斯倾诉可惜内斯要走了。她要成为这世界上最悲哀的人么,成为父母的傀儡,过自己不想要的人生。这个乖了16年的女孩终于彻底想要逃离了。她开始逃课,她找哥哥眼中的混蛋邻居杰克上床可是被拒绝了,她想考驾照自己开车远离这里,没考过。

她突然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现在的一切都不是她喜欢的,16岁的夜晚,这个姑娘在湖上驾着一艘小船,小船驶不过去的地方,她觉得水很浅,应该可以游过去,然后就可以开始新生活,可惜,她不会游泳。美好的生命就在这个夜晚划上终结,她其实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逃离。

死了的人已经明白并得到解脱,而活着的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想通,那些我没能告诉你的,那些你误会了我的,因为不想让你失望,为了让你开心,为了明天你依然愿意陪伴,我选择承担那些不属于我的负担,在我决定卸下这一切的时候,我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体谅,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各自的修行,那些你想得而得不到的对我来说其实无关紧要,我关心在意的仅仅是明天你能否继续在我身边陪我成长跟我聊天全心全意关注我爱护我,哪怕我不能成为你的骄傲,也依然能拥有你对我无条件的爱和承诺。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后来忘了。

玛丽琳还是少女时期受不了妈妈老跟她说女人只要会烹饪会做家务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她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所以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然而当她成为母亲后却开始在莉迪亚的身上延续自己的梦想告诉女儿没有什么比当一名医生更酷,然而莉迪亚没有离开她而选择默默承受了这么多年,只是因为爱她,不想失去她。 玛丽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亚并不喜欢物理吗?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儿没那么想当医生吗?我想不是,她只是选择忽视而已吧,这么些年她送给莉迪亚的医学书她都会马上借过去看,真正想当医生的是她,看到女医生也会极度羡慕的是她。

看完这本书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作者的处女作,可能主要是因为《情人》着重描写一种意境一种feel,《无声告白》着重于讲述一件事。只能说我太喜欢这本书了,这本书也将成为我床头常备书籍,常看常新。

编辑于 2023-02-16 15:22

人物关系图有人画了,不再重复。

PS:我真的觉得这本书没有宣传的那么那么好,那么那么令人恍然大悟

包括 《岛上书店》也没有很惊艳到我。。。感觉有些过誉了。。

可能是我的领悟能力略差吧,anyway,never mind~以下是个人感觉。

---------------------------------------------------------------------------------------------------------------------------

我觉得大概讲了这以下三个问题:歧视(包括男女歧视,对华裔的歧视)母亲强迫女儿实现母亲未实现的理想,还有家庭关系

当时两天没忍住刷完了整本书。唯一的感觉就是,玛丽琳这样的家庭其实很恐怖的。

父母的童年的阴影或是遭遇影响了父母,使他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都变得有些偏激。

玛丽琳在妇女歧视的阴影下长大,詹姆斯在美国人对华裔的歧视下长大

他们都很像摆脱这种歧视,于是 他们在哈佛相遇。

这样的两个人组成家庭之后,把他们对世界的有些不太对的认知带给了下一代。

并将他们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了一个女孩的身上。

而在经历了母亲离家出走后的那几个月的凄凉的日子。女孩开始对家庭的破碎感到恐惧。

她所接受的一切,她所做的一切 妥协,都是因为恐惧

因为她以为,她听话,就不会被抛弃。

于是慢慢的她失去的反击的欲望。麻木了。、

但是当她唯一可以讲心里话的哥哥将要离去,而且她发现了爸爸的外遇时。。。

她的恐惧加剧了,当这一切压抑的不能再压抑的时候,她终于有了爆发的欲求。

她的爆发大概不是愤怒,而是因为,她累了。

她无法再堆满笑脸的去接受一切不情愿了,

可是她没有武器反抗啊,她只有逃了,她只能死了。

当她死后,玛丽琳和詹姆斯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也回忆了莉迪亚的童年,终于真的了解到了,莉迪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当内斯终于发现自己的在莉迪亚心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终于发现自己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在乎的是什么。那么莉迪亚也算死而无憾了吧。至少。她在乎的人都听到了她的想法,她无声的告白。

发布于 2016-05-13 00:48

无声告白——是谁呜咽梦中语

莉迪亚走了,到处也找不到她。故事一开始就把读者拉进高压阴闷的氛围里,她去了哪里——那个乖巧懂事的宠儿。华裔父亲詹姆斯李陷入焦灼莫名的恐惧,而她的美国母亲玛丽琳则更是跌进惊慌不安和无声等待的压抑深渊。哥哥内斯竭力思考妹妹的失踪,而小女儿汉娜茫然无措。她在哪里,她在哪里,直到周四清晨,警察抽干湖水,找到了莉迪亚。

故事的第二章便开始倒叙女孩父母两人的相识相爱的,同时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讲述两人迥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格追求。玛丽琳不服平凡,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反抗社会套在女性身上婚姻与家庭的枷锁,她不屑家政,不甘成为平凡的为家庭牺牲自我的妇人。她无视社会歧视,追求特立独行,高度信仰女性自由。相反,詹姆斯李作为从小生活在白人排挤,饱受种族欺凌的环境中的美国华裔,他渴望着平凡,确切的说他渴望融入与他格格不入的美国社会。他自卑而怯懦,对于伤痕只是掩藏于心,甚至对于朝夕相处的妻子也不肯吐露他的痛苦与难堪。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因为说不清的爱情选择婚姻。

婚后的玛丽琳放弃追求挚爱的理想,这使她悔恨终生,她心有不甘,甚至于一度抛夫弃子独自继续狂热追求和探险,终因于意外的怀孕而宣告失败。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她把年幼的莉迪亚当成心灵寄托,她或威逼利诱或哄骗嘱托,逼迫女儿按照自己的理想轨迹奋斗,殊不知自己的高期望和无休止的监督给一个年幼的孩子多大的压力。而她的任性又给家庭带来怎样不可愈合的伤痕。

而詹姆斯李,饱受傲慢的打击和异样的歧视,他自卑无助,不敢正面反抗,而是紧推他的孩子去融入社会。他希望儿子和杰克成为好朋友,他希望女儿是社交圈的明星,他把儿子赶到泳池里美国孩子中间结果让他饱受屈辱,他不断要求女儿融入社交,结果使她饱受尴尬和打击。他甚至不了解女儿莉迪亚是多么脆弱和孤独。

哥哥内斯。目睹了妹妹的无助却又羡慕她得到父母三千宠爱。他是深爱着妹妹的,他关心她,呵护她,然而在学校的受到欺凌和在家受到的漠视让他无法呼吸,母亲的抛弃和父亲的背叛又让他迷惑痛苦,遍体鳞伤以至于只想逃脱这个家庭,逃离压抑的空气。

莉迪亚,习惯顺从的女孩。疲惫戴着各种面具活在虚伪的世界里,被安排的人生,限制的自由,同学的歧视,父母的殷切盼望,糟糕的成绩成为她人生一重重枷锁 它们推着她走向冰冷的湖底。

汉娜,被所有人遗忘的孩子,默默承受着家人的忽视却始终爱着家人,她爱只关心莉迪亚的哥哥内斯,爱脾气古怪爱生气姐姐,爱歇斯底里的妈妈和压抑沉郁的爸爸,她承受着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然而却始终勇敢地爱。我想汉娜才是整个唤回整个家庭的天使。

文章最后,负气出走的詹姆斯李回到家中,而杰克饱受爱与痛的折磨无助面对内斯。内斯坠入湖中却不愿沉下,他在呼喊,因为他看见了妹妹的眼睛。看似莫名其妙的结尾别有深意,也许就是作者希望的在压抑中的挣扎吧。

长沟流月==

编辑于 2017-06-28 08:44

感触:


真想做什么事,自己下场吧,别太指望他人代劳。


争取能争取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发布于 2018-11-06 13:35

来一发书评:

[每周读书 九十一] 伍绮诗——《无声告白》 - 每周读书 | 枫言枫语 - 知乎专栏

2014 年 6 月 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的首部小说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在美国出版,迅速受到美国读者关注,成为 Amazon 2014 年最畅销小说。今年(2015年)7 月简体中文版正式登陆中国,于是出版社与各大媒体争相造势,什么“中国女作家跻身美国文坛”、“打败斯蒂芬金成为 2014 年亚马逊最畅销小说第一名”之类的新闻比比皆是。

这些媒体不要脸的吹捧我们且抛下不理,单就《无声告白》一书来说,作者的写作技巧非常成熟,擅长人物塑造与情感描写,通过 6 个各不相同的主要人物把异类、歧视、压力等话题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此书水平不错,但是单就一次 Bestseller 并不能代表作者就真的在美国文坛占有地位了,我们拿之前 The Martian ( 每周读书 七十一 Andy Weir《The Martian》)在 GoodReads 上的数据对比,The Martian 有 176,258 ratings,28,212 reviews 而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只有 55,435 ratings,6,812 reviews(截至9/3/2015)。已经算很多人关注的小说,但并没到疯狂的地步。

回过来看作品本身。小说第一章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美国混血家庭,以找不到女儿 Lydia 为契机,使第一章处于纷乱与麻烦之中,最终以警察抽干湖水发现 Lydia 的尸体结束本章,情节非常紧凑,轻描淡写之间描述了由白人母亲与中国父亲结合的家庭,以及家里 Lydia 集所有聚光灯于一身的地位。不得不说,这个开头非常漂亮!

带着“Lydia 死因未明”的主题悬念,作者开始为我们展示父亲 James 的家庭背景:上世纪 60 年代年幼的他随着偷渡打工的父母亲到美国,从小在学校就被视为异类,一直渴望却永远无法融入大家。以及母亲 Marilyn 的家庭:她有位传统的母亲,她自己一直渴望过得与母亲不同,却因为是女性的身份而郁郁不得志。

这些背景故事单独拆分都可以写出不错的情感故事,但是作者拖着“Lydia 死因”这个悬念却一直在讲述她父母亲的故事,回忆的部分太啰嗦,令人感觉情节拖沓,类似火影的“回忆杀”。但是这一部分又是后面情节发展的必要铺垫,不可或缺,如果作者处理得好应该可以更简洁一点,或者处理得更起伏得当一点,就是说:你可以做背景描述,但是不要描述得太无聊。我觉得这一部分当是全书写得最差的地方。

作者为每一个主要人物都准备了大量素材,用于表现他们在社会群体中被排挤,被欺负,被歧视等苦痛,但是过于细碎,作者擅长细节描写,尤其是以小女儿 Hannah 童稚的视角看到的世界,令人叹服,却不怎么擅长组织起所有的细碎的材料,在表现 James 与 Nath 相关背景故事上堆积了诸如泳池、运动会等故事,却没有层次感与递进感,与其堆砌所有的材料,还不如只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几个场景。这种琐碎的分散感还体现在几个主要人物的份量上,从故事上来看 Lydia 无疑“应该”是最重的主角,因为她是这部小说的开篇,她的死因是整部小说的主线悬念。但是她的死因与家庭的每个人都有关联,于是作者又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在父母亲与哥哥 Nath 身上,一旦写到父母亲就必须写父母亲各自的家庭,很容易就分不清轻重。如果每个人物都是主角,这本书就没有主角。

而说到本书情节最紧凑,情感起伏最大,每一个人物的表现都有血有肉又哭又笑生动活现的部分,应当是 Marilyn 离家出走去实现自己读完大学成为一生的梦想,但发现自己又有了第三个孩子不得已回归家庭的那一刻。在这个支线中,每个人物的性格、地位与内心的渴望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

Marilyn 渴望摆脱母亲的命运,渴望与众不同,渴望成为医生,但是与此同时,又与其他普通人一样在医院里看到女医生会觉得奇怪,这种矛盾的心理赋予了 Marilyn 鲜活的人性。

James 则渴望融入社会,渴望别人接纳自己,一生生活在自己受尽排斥的阴霾之中,看到儿子 Nath 逐渐成为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开始疏离儿子,而妻子 Marilyn 无故地离家出走又让他觉得果然白人是看不起中国人的,跟他结婚就是不应该的,多年的疮疤再度被揭开。

还有女儿 Lydia,脆弱的内心一直单纯地祈祷让母亲回家,只要母亲回来就好,于是这种渴望在母亲回家后成为 Lydia 内心最大的负担。好在有哥哥 Nath,这个习惯了被父母忽视的男生,自立自强,一直坚信有一天能够离开这个令人不开心的家庭,找到自己的自由。

我觉得这一段真是全书写得最精彩的一段,每一个人物都各有牵绊,各有自己的打算,各有自己的悲伤。而 Marilyn 的离家出走以及回归,则使各个人物后面的心理发展成为自然。情感的澎湃在孩子们呆视母亲仿如陌生人,又肆泪拥抱母亲的那一刻达到顶点。

这一段大约在全书 50% 的位置,这个位置是个分水岭,前半部分除了开头之后情节拖沓,但是交代的背景又不可或缺,后半部分有了前面的铺垫,展开来顺风顺水,自然得多,只是还稍微嫌有点太长了。

最后故事的结尾在 Nath 和 Jack 在湖边的打架结束,Nath 沉入湖底,感受了妹妹当时的感受,随后又浮出水面,“太晚了。他已经学会了怎样不被淹死。”

我觉得故事的结尾有些过于平淡。按照作者开篇的悬念来写,如果把 Lydia 的死因放在最后揭示会更令人感动。作者在书中把 Lydia 深夜划小船到湖中央的原因处理成是给自己一个借口,从来不会游泳的她如果能够游到岸边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否则就让一切都结束吧。这种解释始终有点牵强,毕竟带有的乐观成分太高,而 Lydia 给人的感觉是她已经受够了这个高压炉了,她已经完全受不了了。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让这本书卖得不错,一个好的结尾可以让你的下一本书卖得不错。这本书的开头不错,中间部分有点拖沓但很令人感动,如果结尾能够再掀高潮就更好了。

15.09.03/夜
于自宅

发布于 2015-09-10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