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对谈实录|气候危机纪元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洞见对谈实录|气候危机纪元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时间:1 月 1 日晚 8:00
主题:「气候危机纪元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洞见嘉宾:知乎气象学话题答主、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科学有温度魏科 ,对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 @朱江

演讲正文

大家好,我是知乎答主科学有温度魏科,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一名研究气候动力学的研究人员。今天和大家一起关注下,全球最大的环境危机:全球变暖问题。

2022 年,11 月 6 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 2022 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估计 2022 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 1850 到 1900 年的平均温度高 1.15 度,过去八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

2022 年我提出了「气候危机纪元」的概念,「气候危机纪元」意味着我们不光处于全球变暖之中,而且已经置身危险、非常紧急了。气候纪元时代的起点可以设在 2020 年,之所以是 2020 年,可以有很多依据。这一年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呼吁全球进入到气候紧急状态,这一年,我们国家也开启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最重要的一点,这一年,全球天气气候灾害突然多了起来。我们可以回顾一下, 2020 年,从澳大利亚的创纪录山火、到南极的西瓜雪、东非西亚的蝗虫爆发、非洲博茨瓦纳 330 多头大象死亡、俄罗斯北极圈内高温达到 38 度、三个台风袭击我们国家东北、这背后都是气候异常造成的高温和极端天气事件。

我们面临最大的危机,不仅仅是全球变暖,还有「气候的紊乱」。根据联合国 United in Science的报告,过去 50 年里面灾害增加了 5 倍,平均每天造成 115 个人死亡,每天造成了 2 亿美元的损失。未来还会快速增加、越来越多。

2023 年很快会有一个新概念成为教材上的标准,就是「人类世」。这是地球 46 亿年历史里面一个全新的时期,我们非常幸运又非常不幸运地生活在地球 46 亿年历史上的一个全新的时期,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人类世。过去十年,每年大气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约 2.5 个ppm, 是过去数百万年里面最高速度的数百倍以上,所以 「人间一日,史上一年」,全球气候变化史无前例,开启了地球历史上的全新时期。

2023 年,「气候危机纪元」的第四年,全球的气候灾害会更多吗?答案是 Yes。随着拉尼娜事件的结束,全球温度也将冲击下一个最高值。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气候危机纪元」的第三年,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热。全球都很热,南亚地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热的 3 月和 4 月,创下了 122 年来最高的纪录,期间印度的最高温度达到 47 度以上,5 月初巴基斯坦的最高温度到 49.5 度。气候温和的伦敦,去年最高温度达到了 40 度以上。我们国家遭遇多轮的高温,重庆最高温达到 45 度,长江流域干旱持续至今。这一切的现状都在提醒我们人类,解决问题早已刻不容缓。然而,遗忘、无视和拖延让问题变得日益紧迫。

去年 11 月 8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说:「我们正在通往气候地狱的高速公路上,猛踩油门」。根据现在的预测,未来二十到三十年里,全球升温还将持续,并且会突破 1.5 度,之后是继续上升,还是达到一个峰值转为向下,取决于未来二十年我们如何作为,如果全球行动能快速实现碳中和,那么我们有可能只是短暂突破 1.5 度,然后往下走。而一旦无法实现,那可能是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曲线,一个完全陌生的未来。我们能够避免气候灾害性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怎么办?面对未来,您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的城市、乡村和社会做好准备了么?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我们快速减少碳排放量,向低碳社会转型,然而碳减排的难度非常高。比如我们经常说新能源电动车,尽管电动车不烧汽油,然而电动车用电,电力主要来自燃煤电厂。所以我经常有这样的画面感:一个电动车拖着一个煤炉在路上跑。我们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其目标就是把这个拖着的煤炉,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碳排放差距报告,2020 年疫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仅减少了 4.7%,而为了达到减排目标,从现在到 2030 年,全球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45% 以上,看得出来,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难度远超应对疫情。难度大,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作为科研人员,我们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加快新能源和相关新工艺的研究,用一场全新的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推动社会走向更加安全。在应对全球快速转型时期的消费者,我们首先需要减少浪费,尤其是食品浪费,目前我们国家的食品浪费的比例大概是在 20%-30% 之间,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其实都有碳排放。

其次,精明购物。在很多人无法避免这个买买买的冲动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产品生命期的碳排放,选择更低碳的产品。比如选择智利的车厘子,还是北京大兴的樱桃;选择新西兰的奇异果,还是陕西的猕猴桃;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会影响生产者,然后影响整个社会的趋势,懒人也可以改变世界。所以是拯救未来世界的英雄,还是愧对子孙后世,未来 8 年将见分晓。

我们还要升级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尽量的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里我要提醒每一位城市管理者,我们未来应对的,不是普通的高温和暴雨,而是创纪录的高温和暴雨。像 2021 年郑州的 720 大暴雨,2022 年重庆高温这样级别的,未来这样的事情还会反复出现,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从 2023 年开始,我们需要为未来的社会准备好「避难所」和「伊甸园」。所谓的「避难所」,是我们遭遇灾害时可以紧急避难的场所,未来城市的政府机构、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公共设施,都得承担起「避难所」的功能。所谓「伊甸园」,是我们不惧极端天气的,更加韧性的家园。

1998 年,当我刚进入大气科学领域的时候,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长江大堤决口,数千人在这场洪涝里遇难。2020 年长江洪涝再一次袭来,雨下得甚至比 1998 年还要快还要猛,然而我们保证了长江大堤的安全,因灾遇难的人数,也减少到了 1998 年的十分之一以下。这种进步得益于过去二十多年里,我们在长江及支流上建起了一系列,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加固长江大堤,也进行了退耕还湖和海绵城市等等生态系统的修复,预警和管理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一个不惧极端风雨、更加坚韧的「伊甸园」,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我们还需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掌握应对灾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出行多注意预警和预报。

2023 年已经来了,你做好准备了么?新一年,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账号:科学有温度魏科。我会继续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观察、讨论我们的气候与环境,谢谢大家。


魏科x朱江对谈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魏科老师精彩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到对谈环节,有请魏科老师,我们来到对谈区。接下来让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总工程师朱江老师。他从线上接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气候变化和环境的问题。朱江老师好。

朱江:大家好。魏科好。

主持人:有人开玩笑说 2022 年是目前有记录以来最热,但是在未来十年来讲,可能是最凉快的一年,朱江老师认可这个观点吗?

朱江:有点认可这个观点。比如说我们在 2015 年是最热的一年,像这些年,我们还没有超过 15 年。从这个全球平均温度来说,这地球表面的温度,总有一天大家会想到,它会超过这个温度,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大气中的温度会被海洋吸收,当你海洋在吸热的时候,大气温度就会降一些,所以海洋它是个调节器,它是把整个地球系统的这个能量,93% 的热量储存在海洋中,这个 93% 也不是固定的值,这个上下也有个波动。

所以呢,它这个变化像是决定了我们表面温度,当它吸收热量的时候我们就会降温,但是当它哪天一放出来,那我们就要有可能会增温。所以厄尔尼诺现象 2015 年发生了。所以那个时候,它就会大量的向大气中释放热量。这几年呢,实际上我们经历的是三个拉尼娜现象,每个拉尼娜现象大概持续三五个月。一般是在这个冬天,比如 11 月到 2 月这一段时间,这三个拉尼娜实际上都是在大气中向大气中吸收热量,把大气中的热量吸收到海洋中,因为它海洋变冷,拉尼娜是海洋冷。连续 3 年发生拉尼娜现象,实际上在历史上并不多,二三十年才出现一次。目前我们看到的是 70 年代出现过,1998 年至 2001 年之间也出现过,我们的模型现在也在预测概率比较大。2023 年的冬天,会出现一个厄尔尼诺。大气会变得比较热,如果那次厄尔尼诺会很大的话,那有可能又会创新高,都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朱江老师做出了他的一个预判,就是 2023 年可能在三重拉尼娜结束之后,会迎来一次厄尔尼诺。这种极端天气的发生,它是让气候变得不规则、不均匀,让大家很难去摸到它的规律,这是一个问题。魏老师不知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魏科:它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那么在这个趋势上,它会叠加一些波动,就是每年和每年的波动,而每年和每年的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状况,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所以我们如果要判断未来长期趋势,那么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未来一定会越来越暖。尤其是未来的 20 到 30 年里面,这个趋势基本上是确定的,但是我们要具体到,未来几年里面的某一年,那我们还需要考察,未来这一年里面是不是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会有异常变化,尤其是会不会出现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出现厄尔尼诺的话,全球的温度会在这个长期趋势上,再往上升一级。如果出来拉尼娜,它会稍微往下有所调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今年是最冷的一年,这个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是全球的变暖。但是不确定点就在于未来会不会再波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就像咱们的这个曲线一样,它会上下波动。总之能够确定的是极端天气是频发的,当然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两极的这个天气的变化,包括两极冰川的一个融化,对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会有很大的一个影响,两位怎么看?

魏科:全球变暖的问题,它在两个极地,尤其是北极,有一个现象叫做「北极放大效应」。也就是说,北极地区的增温的幅度,是全球增温幅度的 3 倍左右,这个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导致了「北极放大效应」。那么北极的增暖之后,它会反馈回来。它会进一步增强全球变暖,因为北极地区本来它是冰雪覆盖,它的反照率很多,也就它可以把大部分的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去。但是当它融化之后,它就变成了海洋,海水会吸收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所以就是增温导致积雪减少海冰减少,海冰减少了吸收了更多的热量,吸收更多的热量,让更多的冰雪融化,所以它会增加。另外一方面,因为原来是冰雪,它会隔绝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这个,热量的交换,那么现在没有了,这个交换会变得更强,所以暖的海洋会把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去,会让大气变得更暖。所以对于两极而言,它是放大全球变暖的这样的一个效应。

朱江:我同意魏科说的这两点,尤其是像这个绝热效应,我补充一下吧。比如说到了哪怕是冬天,在极区,海洋还是零度,因为它这个海冰的传导率非常低,大气温度都零下几十度了,所以如果没有海冰,那这个零度和几十度的差,它就会向大气中大量的释放热量,所以这块,它就会导致极区地区的这个气温会快速上升。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补充,就是反照率和绝热。它是当地的现象,但海平台如果一旦发生了,极区的这个变化,增暖以后,实际上它会对我们中纬度,甚至低纬度它都会有很多的影响,会加速这个寒潮的入侵,这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极区和中纬度,它之间的温度有个差,所以我们这个环流基本上是沿着纬度这么走的。

主持人:那么朱江老师想问您,就是在 2021 年的时候,欧洲其实很多地方是出现洪水的,但是在 2022 年的时候,清一色全是高温天气引发火灾,这个是否说明我们气候变化,可以有规律可循?

朱江:事后总结肯定是有规律的。但是让我们事先,现在来预报它,我们还有一些难度,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这个,对整个地球系统的理解,还是比较弱。我们要预报十几天天气,我们大概差不多。但是你要预报几个月以后的事,是概率预报,因为我们知道,它这个做预报的时候我们现在是用这个模型,气候模式,地球系统模式来做预报。知道了我们大气实际上没有什么记忆力,记忆力很小。就包括我们这个,大气污染也知道,一场风就把它刮光了,所以它记不住。但海洋能记住,海洋有很长的记忆力,所以对这个的预报实际上,我们要依赖于我们质表层海洋的一些信息,但有的时候这个信息并不一定很准。现在你获取的手段也有限,所以要差一点,有可能几个月以后情况就导致不同的预报结果。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是采用的不同的初值,利用模型来做这个预报,像我个人感觉这里,主要还是在信息方获取方面,还有一些问题,还不是抓得那么准。尤其很多时候,它是个小信号,有可能就是 0.1 度的海洋,在某一片海区你把它搞错了,可能,后面的预报结果就不一样。

主持人: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提给魏科,人类具体到有哪些行为,造成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又应该具体再做一些什么,来共同应对、延缓气候变暖这个趋势?

魏科:我们现在很难找到就说我们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活动。所以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分为两点。第一就是,就是我们能不能把碳排放量降低下来。那么我们就需要斩断我们提高生活和碳排放量之间的这个联系的纽带,如果能够把所有的碳,我们所有的能源消耗转化为新能源,比如说风能、太阳能,这些整个的消耗,虽然也给我们提供能源,但是它不产生碳排放量。所以这是我们国家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事情,减少碳排放量。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做好适应工作。未来它不是一般的高温、酷暑和暴雨。它是像 2022 年的重庆的 45 度高温这样的天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那么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我们的社会能不能撑得住,不能等到灾害发生的时候,我们再做事情,而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把城市和乡村建得更加强韧。这时候遇到灾害,我们就可以非常从容地应对它。

主持人:对,魏科提到了,从各个维度提到了这个,降低碳排放的一些途径。2030 年,碳中和碳达峰,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希望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我们共同地努力去践行实现这个目标。好的,非常感谢朱江老师、感谢魏科,今天来参加我们「洞见·对谈」,谢谢两位。也欢迎各位关注魏科的知乎号:科学有温度魏科,谢谢二位。


「2023 洞见对谈」七大主题演讲完整实录: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气候危机纪元四年,我们该做些什么?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2023 年我们还会遇到新的大流行吗?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2023 年,AIGC 将如何变革内容创作行业?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2023 年,中国如何保障供应链安全?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中国离自己的「哈勃」「韦布」空间望远镜还有多远?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2023 年,AI 为医学带来哪些想象?

知乎日报:洞见对谈实录|2023 年,我们怎样获得松弛感?


时代在前行,思想永无边界。

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洞见」未来。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珠海打签证流水保定打印工资证明莆田代开银行流水修改金华代办工资银行流水宜昌银行流水PS样本武汉查询流水账单岳阳房贷工资流水 公司南京银行流水修改多少钱天津打签证银行流水湛江银行流水电子版价格泰州流水价格成都查询入职流水汕头代开工资流水app截图金华打印工作收入证明佛山做工资流水天津银行流水电子版办理中山工作收入证明代办银川车贷工资流水 图片金华查询自存银行流水洛阳打工资流水单赣州企业流水打印制作莆田打工资流水账单铜陵车贷工资流水 开具三亚企业对公流水多少钱包头工资证明公司三亚公司流水代办威海签证银行流水 打印成都办理离职证明江门日常消费流水打印合肥购房银行流水代办香港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卫健委通报少年有偿捐血浆16次猝死汪小菲曝离婚始末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高校汽车撞人致3死16伤 司机系学生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杨倩无缘巴黎奥运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郑州一火锅店爆改成麻辣烫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沉迷短剧的人就像掉进了杀猪盘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开除党籍5年后 原水城县长再被查凯特王妃现身!外出购物视频曝光初中生遭15人围殴自卫刺伤3人判无罪事业单位女子向同事水杯投不明物质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路边卖淀粉肠阿姨主动出示声明书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老人退休金被冒领16年 金额超20万西藏招商引资投资者子女可当地高考特朗普无法缴纳4.54亿美元罚金浙江一高校内汽车冲撞行人 多人受伤

代做工资流水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